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尽管美方刻意降低"政府高官访台""陆战队进驻"等议题敏感度,但实质具备"大使馆"等级的AIT新馆落成后,不但是美台关系升级的"宣示",更可能转型为"军情堡垒",促成美台军事、情报和商业领域的更多合作,成为美国支配台湾服务其"印太战略"的重要抓手。6月1 2日,"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内湖区新馆举行落成仪式,这是美国出台"与台湾交往法""2018国防授权法"后,双方首  相似文献   

2.
正第17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主要讨论了"印太战略"、南海、朝核、反恐、地区安全合作等问题。关于"印太战略"和南海问题的讨论透露的出来的信息比较复杂,也更值得分析。美印勾勒各自版本"印太战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着重阐述了美国的"印太战略"。他说,"印太"是美国最关注的地区,美国的利益与之紧密相连。美国"印太战略"基于"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目的是构建"平安、安全、繁荣、自由的印太地区"。该战略将遵循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特朗普展开其执政后的首次亚洲之行。在此前后,美国政府正式提出"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将"印太"作为推进外交战略的地缘框架,宣称美国将与印太地区建立"新伙伴关系"。这一战略旨在替代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正日益成为美国对华展开地缘竞争并制衡"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依托。美国的"印太战略"并非空架子,过去一年多来不断得到充实和细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加大对华"战略竞争"是当前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变化的关键性因素。"印太战略"是美在地区层面与中国竞争的重要抓手,意在遏制中国,维护自身在地区秩序上的主导权。拜登政府在"印太战略"上的延续性大于变革性。由于美国内对中国的基本认知没有改变,拜登执政后基本全面接盘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  相似文献   

5.
卢昊 《世界知识》2022,(4):23-25
<正>岸田政权上台后,日本在既定对外战略路线上发起新一轮"外交攻势",重点在战略协调、防务合作层面强化"印太战略",力图使其迅速转化为新政权的"外交业绩"。巩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岸田就任后,将推动对美外交特别是访美会见拜登作为"当务之急"。但在疫情严重的形势下,直到2022年1月21日岸田才得以与拜登进行视频会谈。日本外务省官员称会谈气氛"相当积极"。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近期之所以如此"挺台",原因很简单,就是要激活且强化台湾"棋子"身份,让台湾在"印太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日前,美国联邦参议院、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接连表决通过旨在支持台当局维系、拓展"国际空间"的"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 of 2019,简称"台北法  相似文献   

7.
正1月20日,美国新总统特朗普正式上台执政。特朗普强烈的"美国优先意识"、反全球化思维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仅将对国际经济形势、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对台湾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冲击与影响。蔡英文对外经济战略遭遇重挫特朗普当选与上台执政后美台关系的变化,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人们的视线大多集中在美国对台政策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而对台湾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1月,东盟峰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其间,美日澳印四国的高级官员举行了单独会谈,"四国联盟"之说再度引起关注。在特朗普政府强推"印度洋—太平洋"(印太)概念后,印度与美国等国的亲密互动和战略热度不断攀升。四国不断靠拢,究竟缘于何种考虑,印度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想象的"利益共同体美日澳印四国联盟一说由来已久,各方共同的"利益基础"是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其想象中的"威胁",共同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8月公布的"新南亚政策"中重点强调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10月18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出访南亚之前,在华盛顿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题为《确定下一个世纪我们与印度的关系》的演讲,除了将"印太自由开放"作为主题外,也把印度同日本、澳大利亚一道列为美国区域战略的支点国家,并赋予了印度在其南亚政策中的核心地位。这使美印两国媒体和智库对于美印"新蜜月"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首份《印太战略报告》,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则利用赴新加坡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之机对外阐述了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强调美国将加大资源投入以推进"印太战略",这意味着美国"印太战略"的进一步实化和深化。与此同时,美国的盟友伙伴也在纷纷"跟进",规划制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9月,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与美国总统拜登、英国首相约翰逊举行了一次视频会议,之后宣布三国建立简称AUKUS的三边安全合作机制,美英还同意向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提供技术支持。这意味着美国为了全方位遏制中国进一步升级了"印太战略",同时也表明澳为了自己的地缘战略利益,在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当中明确选边美国,充当美"印太战略""急先锋"。  相似文献   

12.
2月11日,时隔两年多之后,美国再度发布"印太战略",这也是拜登政府上台一年多首次系统性地阐释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区别于特朗普时期由国防部发布,此次"印太战略"出自白宫之手,更加注重对经济和地缘政治两条主线的平衡.对于前者,用大量笔墨试图勾勒出以供应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更高"贸易规则等为核心的"印太经济框架"...  相似文献   

13.
卢昊 《世界知识》2021,(2):16-18
过去一年,在亚太战略博弈强化背景下,美日澳印四边机制的强化乃至"升级"趋势受到瞩目。即使经历了政权更替,日本政府仍从推动"战略性外交"目标出发,围绕"印太构想"推进外交部署,积极促进美日印澳四边战略互动。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10月以来,随着美国铺陈"印太战略",中美博弈走向全面、深入之际,美方接连数次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其战略力量有向台海集结态势。从美国近期对"台湾牌"的升级运用来看,美方的"以台制华"正在深度融入到美国对华"全面竞争"和"政治战争"的战略中来,体现出高度的进攻性、策略性和复杂性。美国"台湾牌"五箭联发一是彭斯发表"讨华挺台檄文"。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长篇演说,除批评中国发展模式、指责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底特朗普政府抛出"印太战略"并启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以来,外界普遍认为印度是"四边机制"中的薄弱环节。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有奉行不结盟政策的传统,且与日澳不同,并非美国的同盟体系成员国,另一方面,印度是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缺美"机制的重要成员,并且莫迪总理在2018年6月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阐述的印太政策与美国的印太战略"立意不同",似乎表明印度不会完全"随美而动"。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7日,美日印澳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四国安全对话。这是2017年底美国正式出台"印太战略"以来,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重启后的首次外长会晤,意味着原来的司局级磋商正式被提升至部长级。四国拟于今年11月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美日印澳四国"印太战略"出台,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更加受人关注,对于印度洋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更加充分的讨论。浏览一下近年国际上关于"印度洋世纪"的研究,似乎人们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假定:在实现了"太平洋世纪"之后,"印度洋世纪"将在21世纪下半叶来临,印度洋将在未来的国际政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这一假定恐怕也是各种版本"印太战略"出现的背景之一。然而,这一假定本身是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究的。印度洋的确重要,但  相似文献   

18.
正9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印太合作战略》(The EU strategy for cooperation in theIndo-Pacific)(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自今年4月欧盟外长理事会发布《欧盟印太合作战略报告》,以及7月欧盟委员会公布"印太战略"指导意见以来,欧盟官方发布的第三份"印太战略"文件,标志着欧盟官方的整体性"印太战略"正式出炉。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美国在台协会(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发表言论,表示对台湾2016年"大选""美国不会闷不吭声",受到台湾政界的高度关注。显然,美国已经开始关注并有意影响2016年的台湾"大选",让选情向着有利于美国管控台湾的方向发展。同时,美国又开始讨论是否需要重新检讨新形势下的现行美对台政策。事实上,多年来美国一直在管控台湾,特别是在政治上绑架了马英九,现在只不过是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中国大陆强势崛起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对台湾的管控,维护美台政治结盟与准军事同盟关系,让台湾继续扮演牵制中国大陆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正>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其台海政策的走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16年12月2日,特朗普以候任总统的身份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直接通电话,并以"台湾总统"称呼蔡英文,打破了美台高层互动的限制和约束。紧接着,特朗普又利用就职前的模糊空间,公开质疑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必要性,试图以"交易策略"将台湾作为与中国在贸易、汇率和国际事务上讨价还价的筹码。直到2017年2月10日,特朗普在执政后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