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国竞争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主线之一。由于国内动员力和技术的局限,除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外,20世纪前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依靠常备军争夺领土等针对局部战略利益的有限战争。20世纪以来,大国战略竞争步入全新阶段,参与者不仅超越传统欧洲国家范畴,更通过政治与技术变革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之争。两次世界大战的地理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对于不同国家影响之深都表明,基于技术、经济和政治社会变革,大国掌握了前所未有的竞争能力,"总体战"成为大国竞争手段和结果。二战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深刻演变和中美关系的重大变化,构成当前国际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战略竞争成为国际变局的重要风向标。特朗普政府决定历史性地调整对华政策,前所未有地开启了对华竞争与排挤的进程,这是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背离,反映出美国战略界的对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调研》两编辑部的协助下,与中国新闻社研究评价中心联合举办了国际热点问题战略评估第二次研讨会“国际战略竞争与中国企业竞争力”。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竞争格局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换期,可以预见,这一时期至少会延续到21世纪中期前后。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经济竞争将与国际军事竞争、国际科技竞争、国际文化竞争相比肩。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富强之国,不仅需要建立一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队伍还要求政府和学术…  相似文献   

4.
大国关系是影响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国关系出现了新的特征与趋向: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既相互尊重,又相互制约。中国正确处理与大国竞争及合作的关系:坚持战略对话,增进一致共识;坚持经贸双赢,促进相互合作;坚持安全互需,维护共同利益,有力促进了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20,(19):80-80
《世界大变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书获中央部委重点立项,是中国国际问题学界对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审视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格局的历史演进,以中国视角客观详实地分析了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对百年变局下中国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以及美、俄、欧盟、日本、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走势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政治权力由极化趋向消散化,大国合作与竞争同步上升,中小国家战略地位提高,这些国际政治的新特征给各国外交政策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应当敏感而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挑战与要求,以更宽广的国际战略视野和国际政治胸怀,完善和调整对外战略思路,开辟通向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丁晓星:中俄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多年高水平运行,日臻成熟。中俄对当前国际秩序和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看法一致,中国认为国际局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俄认为全球秩序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两国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演变。中俄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两国领导人每年会晤四至五次,就全  相似文献   

8.
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和中国的安全形势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要求中国重新认识安全问题,同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战略。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中国的人口和地域都决定了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如果发生世界战争,中国就难免被卷入其中。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都表明,无论中国是否愿意,世界战争一旦发生都可能被强加在中国头上。历史经验使毛泽东以来的中国领导人都把世界战争的危险作为第一安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特朗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大国战略竞争将取代恐怖主义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安全关切,将中国、俄罗斯列为其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宣告世界重回大国竞争时代。为赢得大国战略竞争,美国战略学界及政府明确提出要仿照里根政府时期的对苏政策和策略,对中国实施竞争战略,这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安全的概念明显扩展和延伸;大国关系对和平至关重要;世界经历世纪之交将展现光明前景。国际安全形势的时代背景我们正处在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里所说的和平,指不打世界大战,并不包括局部战争;这里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是指社会制度的变革)。由于经济成为各国发展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重点,相互依存和国际化的空前发展,促使世界各国只能长期处于又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中(这里要指出的是科技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中国与大国的关系很不平静.大国战略关系是否将发生质的变化,大国战略竞争是否将重新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2012年中国与大国关系是顺着2011年的轨迹惯性发展,还是会出现转折点,重新回归往年的平稳状态,这是一个未知而又特别重要的问题.本文依据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外关系定量预测小组的数据,简要描绘了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历史轨迹,并对2012年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可能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友好圈、经济合作圈、军事交流圈:以之为后盾推动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与20年前中国国际战略和政策开始历史性转变时相比,新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的背景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战略机遇和五个方面的战略风险。五大战略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地区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国际安全领域,恐怖主义在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带来的非传统后果促使大国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同时,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表现在欧洲地区和东亚地区。大国合作的趋势未变。虽然大国战略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确…  相似文献   

13.
新冠疫情全球扩散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不仅威胁人类生存、重创世界经济,也将对国际秩序产生重大影响,深刻改变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图景。2020年3月底以来,俄罗斯防疫形势急剧恶化,政府被迫改变原来比较松弛的心态,进一步强化防疫力度。但相对而言,俄在世界大国中受疫情冲击最小。在其他大国严重受损之际,俄战略界认为迎来了克里米亚危机甚至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二代工业化国家,20世纪初已经成为实力最强的工业化国家,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制造业发展,战后长期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的爆发、来自联邦德国和日本的经济竞争、严重的"滞涨",以及老工业基地的衰落等,极大动摇了美国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出现了典型的"去工业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召开了国际热点问题战略评估第五次研讨会,对世界能源战略格局进行了评估。与会学者认为,有三大态势特别值得关注: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1、石油需求多元化。虽然发达国家石油需求仍然主导世界石油需求市场,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追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多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墨西哥、越南、菲律宾、土耳其、埃及、伊朗、泰国和南非等发展中地区大国都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的阶段。2、石油供应多元化。欧佩克在世…  相似文献   

16.
俞邃教授是大家熟悉的一位苏联—俄罗斯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也是本刊的老作者、老朋友。最近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了近60万字的《俞邃文集》,收编了他多年来、主要是苏联东欧剧变之后撰写的一批文稿,包括苏联演变教训与世界社会主义、俄罗斯转轨历程与内外政策、世界战略形势与大国关系、国际关系理论与认识论方法论、中国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等方面,还有若干篇回忆录、书函和述评。其中一些文稿曾发表在《世界知识》上。这里特摘中联部副部长蔡武同志为《俞邃文集》写的前言。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际体系深度变迁的背景下,国际安全形势表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由于世界局势发展难以清楚预期且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一些国家战略忧虑趋于增加,大国竞争呈加剧态势,并向网络、太空、深海等新型领域延展,围绕有关地区热点的地缘政治博弈也趋于增强,叙利亚冲突也预示了战争形态的重大改变。与此同时,由于跨国性和全球性安全挑  相似文献   

18.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笔者从二次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德国两个共和国的议会民主政治及其运作、经济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是由于这三个要素及其交互作用,使一战后德国建立的魏玛共和国仅15年后即为第三帝国所替代,德国再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而作为战后德国主体的联邦德国却在废墟上站立起来,成为世界经济巨人.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权力流变的大势意味着霸权政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前途也决不能寄托于成长为新的霸权。未来的大国之争,不是霸权之争,不是实力之争,也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对世界融合的贡献率之争,是对世界全体人民的人心之争。某种意义上,能否理解和尊重小国,是一个大国是否成熟、理性、明智和自信的标志之一。一旦"中国被需要"成为大势,中国就真正获得了塑造地区乃至世界秩序的国际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前45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有人把20世纪称为“战争的世纪”。残酷的战争给人类留下难以弥合的创痛。二次大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就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这正是建立联合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