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解决南海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援 《世界知识》2012,(1):30-32
我们都说南海处于"多事之秋",那么"南中国海之冬"这股寒流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还是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目前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美国是为了凸显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非针对中国.二是认为美国就是为了包围中国、制衡中国.我个人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论美国是否有能力包围中国,其意图肯定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知识》:当前,海上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在您们看来,这种关注有哪些具体成分?朱锋:亚太海上安全局势依然处在不平静时期。不仅南海、东海的军事紧张态势未能降低,围绕着南海岛礁建设引发的"军事化"争议仍在升温。在中国和东盟共同努力下,南海主权争议是在趋缓,但从南海、东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伴随整体关系的下行,中美两军关系也出现剧烈震荡。美军大幅加强在南海和台海周边的军事部署和行动,并拟于11月在南海及台湾海峡进行大规模武力展示。此前的5月23日,美国国防部以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为由取消了对中方参加2018年"环太平洋"联合军演的邀请。9月20日,美国借口中方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对中国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及该部负责人实施制裁。中美是否已经陷入一种愈演愈烈的军事竞争?两军关  相似文献   

4.
拨开迷雾看南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 《世界知识》2010,(16):24-26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等个别域外国家不时对"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表示"关注",声称南海问题"是地区安全问题"。越南等个别南海周边国家则公开表示欢迎这些"关注",多方推动南海问题"地区化"、"国际化"。这些域外、域内国家在一唱一和。事实何在?用意何在?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新年伊始,美国海军就向南海派出了"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既耀武扬威,又展开"海军外交",一路停靠菲律宾、越南等国。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美国航母停靠越南岘港是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43年之后美国军舰首度造访越南。在中国与东盟同意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南海局势趋稳的背景下,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再度在南海兴风作浪,究竟是为什么?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战略有什么样的内涵?为什么南海局势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南海形势主要围绕南海仲裁案、南海岛礁建设、"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磋商,以及美国南海军事活动和台湾南海政策调整等热点议题展开,总体呈现复杂多变、稳中趋缓的特征。特别是随着7月12日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出炉,以及之后中菲关系的转圜,南海形势发展逐步回归缓和与合作的轨道,向好态势明显。但展望2017年,南海形势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变数仍在增多,仍面临诸多消极因素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年初以来,围绕中国在南沙岛礁开展的填海造陆活动,美国等国大肆炒作。目前,美国的关注点正逐渐转向岛礁建设完成后的用途问题,认为中国在岛礁上部署武器装备将导致南海问题的"军事化",菲律宾、日本等国也随声附和。南海军事化、南海问题的军事化"军事化"并非新概念,在不少领域也有运用,如太空军事化、外层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3,(7):20-22
第一,部分国家在"冷战思维"的影响下,联手制华意图明显,使南海、东海形势更趋复杂近年来,部分东南亚国家以及日本与中国的海洋权益争端愈演愈烈,南海、东海海域风起云涌,进入"多事之秋"。在此种背景下,美国通过频繁举行联合军演等方式显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达到为盟国"打气",威慑中国的目的。而本地区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加强与美国的联合军演,试图"挟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的南海局势极不平静,政治、法理、军事斗争与战略博弈全面铺开,错综复杂。前八个月中国为应对两大"转折"——美国的南海政策由不持立场、保持"中立"而转向公开介入、高调染指;南海矛盾的主要斗争形式由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转向国际司法斗争和中美海上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自2010年高调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力度不断提高,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美国拉开架势,直接从幕后走上前台,通过强化军事存在和推进规范构建的硬软两手,巩固和扩大其在南海的战略利益存在。2015年12月10日,美军出动一架B-52轰炸机,飞进我国南沙群岛华阳礁2海里水域上空,使得本来就扑朔迷离的南海形势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讲,南海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由有关声索方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1日,美国出动P-8A侦察机到南海巡逻,搅动了南海地区的和平,对中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构成了挑战。让人遗憾的是,台湾民进党对于南海出现的危机不但无动于衷,反而出现了为了迎合美国的需求,要求放弃南海"主权"的声音,这对我们释放出强烈的警示讯号。民进党在南海政策上存在着多种误区,让人难以放心。误区一:迎合美国,放弃南海断续线  相似文献   

12.
<正>7月11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富克斯(Michael Fuchs)在一家智库的研讨会上呼吁南海争端方自愿"冻结加剧南海紧张局势的挑衅行动"。他提出美国的"南海三不建议":各方不再夺取岛礁与设立前哨站;不改变南海的地形地貌;不采取针对他国的单边行动。这是美国首次就"各方冻结当前行动"提出具体建议,虽然富克斯声称在南海主权争端中持中立立场,但他对中国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来,美国在南海的战略投入很大。一般认为这是出于抗衡中国的需要。因而,美国支持部分地区国家搅浑南海问题,把地区安全纷争保持在合适的烈度上,既给中国添堵,又给美国"回归亚洲"开路,这样的战略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美国过去几年在南海的战术符合正常的逻辑。然而,最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作为则超出了正常逻辑的范畴。随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积极维权,美国的反应日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以来,南海形势进一步呈现总体趋稳的态势。中国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声索国之间的互信水平和海上合作不断巩固和深化,地区海上规则构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推进。同时,海上形势发展出现了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域内外各方围绕南海地区的权力分配、资源开发、规则构建和话语权争夺等的较量不断加剧和升级。未来一段时间,伴随美国倡导的"印太战略"逐步推进和落地,日本、澳大利亚乃至英国等域外国家加大对南海问题的军事介入有增无减,以军事互动和地区秩序构建为主要内容的地缘政治博弈将成为南海形势发展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析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改其过去所持的中立立场,开始积极介入南海问题,以从政治、军事上遏制中国,并掠夺南海的石油资源,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无疑会增加争端解决的难度,使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于恶并改变亚太地区原有的战略均势。  相似文献   

16.
胡波 《世界知识》2021,(5):74-74
1月23日至2月13日,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已经两进两出南海,而“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在从中东返回美国西海岸的途中,特意在南海与“罗斯福”号进行了双航母演习,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拜登政府要在南海对华采取更强硬的措施?美国频繁派遣航母在南海活动究竞有什么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美国宣布撤回对中国参加"环太平洋-2018"军事演习的邀请,这不仅是毁诺,还关闭了海上安全交流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近期中美两军关系重陷低潮的缩影,不仅高层级对话缺乏建设性进展,原有军事合作交流也趋于倒退,而且在南海、台海等热点问题上,双方呈现出正面对峙风险增大、心理安全系数降低、摩擦频率增快的趋势。军事关系是衡量国家间关系亲疏程度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8.
<正>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长期在南海进行着复杂多样的军事活动。大体而言,可将这些行动分为六大类,即宣示性行动、存在性行动、军事侦察和情报搜集活动、演训和演习、战场建设及作战概念验证和威慑行动。当然,在战争时期,还有各种高强度的作战行动,我们耳熟能详的"航行自由行动"(FONOPS)只是宣示性行动中的一种。宣示性行动。目的是以"力量投射规则",即动用军事力量对其认为  相似文献   

19.
2021年,南海地区形势在继续沿着"总体稳定可控、局部动荡不安"路径演变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南海依然是亚太乃至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热点地区,中美军事与安全较量的前沿地带;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海洋争端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关系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从历史角度看,军事技术优势是塑造战略和军事优势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西方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垄断,铸造了持续已一个半世纪的军事优势。美国崛起为全球霸权,一个重要依托就是登上军事技术金字塔的顶端。自二战后期以来,以"曼哈顿计划"为代表的技术崛起成为美国全球军事霸权的支柱,美国因而极其重视维持军事技术优势的战略价值,其在冷战期间的两次技术爆发都与争霸有关:一是"斯普特尼克(苏联、也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时刻"的出现,引起美国对丧失军事技术优势的极度恐慌,激发了其在教育、科技、军事等领域的体系化变革。二是"星球大战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