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方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7,(4)
总设计师邓小平以高度的智慧、战略的胆识,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问题,提到一定历史范围之内,置于生产力标准的基础之上来解决,成功地建立起他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卓越理论,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世界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格局:新的现代化理论提出,现代化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立足于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开放的、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标准的作用与意义,以及管理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即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关系:企业标准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关系等内容;为推动目标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企业强化标准化管理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丰国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48-5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中华民族的关键在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因此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是各级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在选才用人时怎样把握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用人标准呢?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农业是根本"的思想、"两个飞跃"的理论预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指导了我国农村经济变革的顺利进行,使农村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总结国内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结合,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同时也表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9.
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揭示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的形成过程;深入分析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力求阐明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当代意义,对研究邓小平思想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实现现代化的宏伟战略;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实现现代化的策略选择;保持稳定是邓小平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结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所特别关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的思想,多层次、多视角地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状况,并提出了许多关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问题的精辟见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优化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是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的现实出发点和着眼点。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光斗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5):24-28
从中国历史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特别是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大转折、事业大发展的大局来看,中国的一切大变革、一切大发展都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事实证明,中国正跨入现代化的起飞期、关键期、定型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思想不可动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3.
严辉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82-86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为困果的,城市化又是城市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城市现代化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利用城市现代化的衡量指标,对重庆市城市现代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重庆市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旺生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4,12(4):7-9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发展环境、 发展道路、发展内容、发展构想、发展动力、发展手段、发展质量、发展保障、发展评判等构成。本文就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构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龙秀艳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1):20-21
邓小平同志在外交实践中所蕴涵的国家主权思想,其坚决性与灵活性原则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当时的中国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同时,又不失国家发展的机遇与稳定。即便是在今天,邓小平同志的国 家主权思想也仍有其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当今中国面临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要关头,为中国领导人提供了一定的经 验与理性的选择,同时也是对以美国之流的西方国家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16.
袁君刚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1):19-22,44
以文化(文化模式)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宏观分层,旨在说明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几种文化模式同时“在场”,造成社会成员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以不同的文化模式为内在根据和指导原则,进而以对不同文化模式的认同形成不同的阶层。而以文化为标准而形成的阶层结构对于分析和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