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制备了羧甲基化壳聚糖(CMCTS)、琥珀酰化壳聚糖(SU—CTS)及羟丙基化壳聚糖(HP-CTS),通过FTIR表征了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测试分析其分子量、取代度、吸湿保湿性能、增稠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种,比较了壳聚糖及各类衍生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与CTS相比各衍生物的抑菌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CMCTS和SU—CTS具有相对较高的抑菌性,HP-CTS具有较好的吸湿能力和保湿效果;而增稠能力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膜的制备及膜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20000,350000,500000,68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以及脱乙酰度分别为90%,94%,95%,97%的680000道尔顿壳聚糖制备壳聚糖膜,研究各膜的结晶性、力学特性、溶胀性、纯水通量及截流率等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膜的各种特性大多与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关,高分子量的壳聚糖膜力学特性、截流率较好;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膜力学特性及截留率较差.在本研究范围内,相对分子质量对壳聚糖膜的影响相对于脱乙酰度对膜性质的影响要大.膜的结晶性和超微结构决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膜具有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是带正电的天然高分子混凝剂,具有环境协调、安全等优良性能,易被生物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SMP及TOC是反应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壳聚糖为絮凝剂,考察壳聚糖对污泥混合液的SMP及TOC的影响,确定壳聚糖减缓膜污染的可行性,为预防和减缓膜污染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氧化淀粉凝胶材料因其具有亲水性和电荷性、易反应与组装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材料,但其作为热挤压3D打印凝胶材料时却存在打印成型性较差及凝胶强度较低等缺陷。本研究提出利用壳聚糖与氧化淀粉分子间的非共价及化学交联作用对其进行调控,探究不同壳聚糖添加量对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打印成型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糊特性依然呈现典型的剪切稀化特征,随着壳聚糖添加量增加(0.5%~2%),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体系中存在氢键及静电吸引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黏度增大,触变性先提升后下降,流动应力(τf)先减小后增大、屈服应力(τy)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氧化淀粉凝胶,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均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尤其是当壳聚糖添加量为1%时,复合凝胶触变性最好,流动应力(τf)最小、屈服应力(τy)最大,因此打印成型性与打印精度最佳。此外,由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希夫碱化学交联作用,使得氧化淀粉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稳定性提升,凝胶强度显著增大,且随...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及生物降解性,在医药、环境、印染等领域有较多应用.本文利用壳聚糖的优良成膜性能制备了系列壳聚糖膜,同时对壳聚糖膜的吸水性、耐酸性、耐盐性、透光率、强度等性能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壳聚糖膜的拉伸强度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随着铸膜液浓度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经戊二醛交联后膜的尺寸稳定性能、耐化学品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壳聚糖膜的透光度与壳聚糖浓度、交联剂加入量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谢涛  郭小强 《科技资讯》2013,(30):123-123
简述了壳聚糖的结构,天然抗菌机理和保险性,分析了壳聚糖在水果蔬菜中的应用及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抗菌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3种不同取代度(DS:37.3%,56.0%,81.5%)的壳聚糖季铵盐,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所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吸湿性等相关性质,同时对其成膜性、膜抑菌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和吸湿性随着壳聚糖季铵盐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所得膜透明光滑,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均明显优于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以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和生物活性等优异性能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拓宽其应用范围,对壳聚糖的化学改性进行了研究。综述了壳聚糖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及衍生物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对目前的一些改性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特别对反应位置明确的一些改性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为壳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的药物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壳素/壳聚糖的共价键结合的高分子直链类似纤维结构和分子间力的存在决定了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的不溶性,难吸收性;6-C上羟基的存在可预见醇的性质;2-C上氨基的存在表现出壳聚糖的碱性及氮原子、氧原子的配位性;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性。这些性质是甲壳素/壳聚糖的降血压抗癌等药物功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水溶液中能以静电自组装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复合物结构,考察复合物的结晶性、吸湿性及压片后的崩解性.结果表明,壳聚糖-海藻酸盐复合物呈无定型态,其吸湿性明显高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本身,特别是在pH值为5.0条件下得到的复合物吸湿性较大.崩解性实验表明,复合物具有相当好的崩解性能.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材料兼具了壳聚糖的抗菌性、成膜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纳米TiO2的抗菌性、光催化作用等特性.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从应用的角度,综述了其在去除污染物、果蔬保鲜、纺织材料整理、智能传感器、医疗领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炭纤维增强壳聚糖复合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短切炭纤维对壳聚糖膜进行复合改性以提高膜的力学性能和抗湿态卷曲性。实验表明炭纤维与壳聚糖有良好的复合性,可以明显改善膜的力学性能,解决了壳聚糖膜的不可缝合性和湿态卷曲性。通过对炭纤维复合量、干燥温度、膜的柔软性等研究,找出较佳的炭纤维复合量和适宜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加药物的靶向性、负载性及控释性能,将其包覆在微球中。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制备微球的载体。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乳化交联法、凝聚法、溶剂蒸发法等。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羟丙基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备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水凝胶并研究其药物释放性能.考察羟丙基壳聚糖质量浓度、聚乙烯醇与羟丙基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测定凝胶对温度和pH的敏感性;以利巴韦林为模型研究凝胶对药物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温度及pH敏感性,对利巴韦林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望用于新型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5.
用壳聚糖制备可吸收性手术缝合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用从虾蟹壳中提取的壳聚糖制备医用外科可吸收性手术缝合线的研究,并将该缝合线同羊肠线在小白鼠体内进行了缝合实验,通过组织切片、电镜扫描观察证明了壳聚糖手术缝合线在机体内的吸收优于羊肠线;也研究了缝合前后小白鼠体内的同工酶变化情况以及缝合后兔白细胞的变化及免疫反应.实验结果证明:用壳聚糖手术缝合线缝合动物伤口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酯酶无变化,其中性粒细胞变化也不明显,不产生急性炎症反应和病理变化.同时在壳聚糖含量为1%时,实验动物不发生免疫反应.从而证明了壳聚糖手术缝合线是无毒、无害、无任何副作用,易打结、易被机体吸收的优良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6.
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非离子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2-羟基-3-丁氧基)丙基-丁二酰化壳聚糖(HBP-SCCHS)。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在壳聚糖分子上已成功地引入了疏水和亲水基团。研究表明,该新型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泡沫性和乳化性,可以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低分子量壳聚糖为原料,与乙醛或己醛反应形成Schiff碱,再与硼氢化钠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引入不同的烷烃基团到壳聚糖分子链上,以实现壳聚糖的烷基化疏水改性。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表明反应后烷烃基以共价键的形式连接到壳聚糖分子链的氨基上。改性后壳聚糖的疏水性明显提高:N-乙基壳聚糖在稀醋酸(壳聚糖的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N-己基壳聚糖则完全不溶于稀醋酸。Zeta电位测试表明引入烷基后电位下降,表明质子化作用减小,而质子化作用是壳聚糖在弱酸中溶解的基础,因此改性后壳聚糖疏水性增加、溶解性下降。粒径测试表明改性后壳聚糖粒径增大,分布变宽。核磁共振图谱还表明该该反应有较高的烷基取代程度,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大批量生产制备中。  相似文献   

18.
以五氧化二磷、甲烷磺酸为反应试剂,均相制备磷酸化壳聚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显示其磷酸根的取代位为6位羟基,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试磷酸化壳聚糖的取代度为0.22,比浊法测定等电点为pH 5.0.磷酸化壳聚糖和海藻酸通过静电作用制成复合膜后,石英微晶天平(QCM)评价膜对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及血小板的吸附作用,与单纯壳聚糖膜相比,复合膜对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吸附量减少,对白蛋白的吸附量增多.磷酸化壳聚糖与海藻酸复合膜具有一定抗凝血性的特征,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并将壳聚糖衍生物作为抗菌整理剂对聚丙烯腈进行了改性,以期获得具有抗菌效果的纤维织物.利用壳聚糖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化学合成了季铵盐壳聚糖(HTCC),由壳聚糖与一氯乙酸反应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CMC),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利用离子滴定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考察了HTCC与CMC的取代度(DS).结果表明,在一定原料比例条件下HTCC的取代度、产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由分子量高的原料壳聚糖制备的HTCC的产率大于原料壳聚糖分子量低的,而以水作溶剂制备的HTCC产率小,溶解性差.CMC的取代度与反应时间、原料比例、溶胀碱化时间、加碱步骤等条件有关,而且采用低碱法进一步改进了CMC的制备方法,使制备反应更加环保、高效,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FTTR、NMR、TGA对HTCC及CM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了季铵基团、羧甲基团分别被成功引入到壳聚糖结构中.制备的壳聚糖衍生物在水和NaSCN溶剂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将制得的壳聚糖衍生物HTCC和CMC与聚丙烯腈溶解于NaSCN溶剂中,制备了PAN-HTCC、PAN-CMC的复合膜,并通过FTIR、DSC、TGA、XRD、WAXD对其拉伸性能、相溶性及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与HTCC、CMC可以在NaSCN溶剂中混溶,其相溶性、拉伸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明胶-壳聚糖膜,并以不同的方式在其中引入纳米SiO_2分别获得明胶-壳聚糖膜、明胶-壳聚糖-明胶2%SiO_2膜和明胶-壳聚糖-壳聚糖2%SiO_2膜,分别研究了三种膜在乙醇、甲苯和水中的溶胀性。结果表明,三种膜在乙醇和甲苯中溶解,在水中溶胀,在乙醇中的溶解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明胶-壳聚糖膜、明胶-壳聚糖-明胶2%SiO_2膜和明胶-壳聚糖-壳聚糖2%SiO_2膜;引入纳米SiO_2后膜在甲苯中的溶解率稍增大;在水中的溶胀率依次为:明胶-壳聚糖-壳聚糖2%SiO_2膜、明胶-壳聚糖膜、明胶-壳聚糖-明胶2%SiO_2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