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自身因素、团体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都参与了心理疲劳的形成。同时,针对上述观点引起的心理疲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更好消除心理疲劳,完善人们对大学生的心理疲劳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降低大学生的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知觉、自我控制与心理疲劳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压力知觉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心理疲劳量表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3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压力知觉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效应显著(β=0.397,t=6.842,P<0.01);压力知觉与自我控制交互项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效应显著(β=-0.012,t=-3.123,P<0.01).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压力知觉可以正向预测心理疲劳,且自我控制在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疲劳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可通过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措施降低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表明,当代女大学生生理、心理向成熟发展,但情绪上敏感、含蓄,耐疲劳能力较差。对此,应注重开展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确立培养女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表明,当代女大学生生理、心理向成熟发展,但情绪上敏感、含蓄,耐疲劳能力较差。对此,应注重开展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确立培养女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流通馆员心理疲劳的概念,分析了流通馆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调适流通馆员心理疲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戴玉英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158-159,166
采用《90项自觉症状评量表》(SCL-90)和《体育锻炼动机问卷》对1000名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妄想、恐怖、精神病性和躯体化等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与躯体化的预测都达到了显著性,良好的心理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主观锻炼体验,具体表现为更好的积极情感、更少的负性情绪、较低的疲劳与烦恼。积极的体育锻炼对积极心理的正向预测以及对疲劳与心理烦恼的负向预测都说明,体育锻炼行为对运动参与者的心理主观体验而言是降低其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心理疲劳的表现形式,分析了馆员疲劳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危害,提出了消除和调节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友爱心理有不同的特点和类型,冲突习理、闭锁心理、相互牵制心理、走极端心理是影响大学生交友的几种主要心理现象。大学生友爱心理有人缘因素和排斥因素。诚、厚、仁、义、信是维持和发展大学生友谊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采用《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运动领域完美主义量表》和《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对20名贵州省优秀射击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与完美主义、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男性射击运动员较女性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情况更为严重,国家一级运动员较健将级和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情况更为严重;完美主义的关注错误维度与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心理疲劳各维度及其总分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训练比赛满意感与心理疲劳的各维度及总分都呈显著的负相关,能够对心理疲劳各维度及其总分起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煦东 《科技信息》2010,(36):I0074-I0074,I0076
随着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直线上升,以及当今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象和成因,对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为有助于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消极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动态及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动态入手,全面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心理动态,论述调适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从挫折心理的角度来探析学生社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求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心理调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调适作用的路径选择表现在:寻找控制挫折源;通过多种途径调适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偏向对考试管理的干扰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几种心理偏向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偏向对考试管理的干扰,重点阐述了考试违纪的危害性,并就如何纠正大学生心理偏向,预防学生考试违纪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顾欢 《科技信息》2010,(36):65-66
大学生群体经常性发生心理心理障碍与心理畸变问题,有的心理问题甚至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大学生还不能尽快适应社会及大学环境,另外家庭剧变、经济困难、学业受挫等都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安全,必须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的系统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创业心理资本关系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情况看,相应的教育体系缺乏专门针对创业心理资本的教学方案.基于我国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所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揭示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现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吴虹琼 《海峡科学》2014,(10):80-82
“郁闷”是一种笼统的心理亚健康情绪反应,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生动写照.大学生郁闷心理的成因主要是:理想和现实矛盾、网络化冲击、就业和学习压力、恋爱和人际关系困扰.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危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该文认为,应当通过第一时间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大学生正确调适郁闷心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构成,从有效性、实用性和发展性出发,依据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理念、原则,构建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模式,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走出困境,学会自我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19.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累”已成为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一般来说,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后,人就会感到累,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有时,学生会莫名其妙地觉得疲劳,无精打采。这种由心理原因引起的懒散、萎靡不振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疲劳”。处于心理疲劳时。人的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大部分人会表现出消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心理危机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对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和支持系统的有效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