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福麟教授主持的、戴彩丽博士和王业飞博士后等人参加完成的“先进型油井堵水方法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尚平、中石化股份公司何生厚副总工程师等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提出的概念和方法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我国石油开发过程中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项成果是科研人员在分析目前油井堵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先进型油井堵水新概念,包含了油井区块整体堵水…  相似文献   

2.
随着石油的需要越来越多,对于老旧的油田我们也要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开发,对此各石油企业展开了研究,尤其是对较大的厚层里薄夹层的堵水技术研究比较广泛。讲述油井的堵水技术的过程机理,像它的是否满足公司的需要,是否试用,施工过程要考虑的条件等。为了满足需要,各企业公司相继开发了有关技术,本篇文章就介绍了这项技术的组成,介绍它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技术参数,它的工作原理和实际中应用的效果。讲述各种配套工具的结构特点,它的应用效果如何,而事实证明它确实满足了堵水的需要,实现了卡的准、封的严、能取得出的目的。这字儿堵水技术提高了整体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3.
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的结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项将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相结合的新技术。该结合技术由吞吐剂技术、油井堵剂技术和工作液注入技术组成。其核心是先后向地层注入吞吐剂和油井堵水剂,使后者将前者封存在高渗透层中,随后前者被沿高渗透层迫近油井的水(注入水、边水等)带至含油饱和度较高的中、低渗透层将油驱出,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并降低产液中含水率的目的。介绍了工作液配方的确定、用量计算、注入顺序和将工作液过顶替入地层等技术步骤。该项技术已在濮城油田S1^下油藏的油井成功地进行了试验,证实了该结合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从渗流力学基础理论出发,利用压力恢复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计算油井堵水的决策指数fPBD的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影响堵水油井选择的含水上升率指数和剩余油饱和度两个因素,运用综合模糊评判方法求取油井堵水综合决策值,对需堵水的油井进行选择。对垦东521区块某小块7口油井进行堵水选井决策。结果表明:fPBD与水相渗透率相关,可以作为堵水油井决策的依据;该决策选井方法考虑因素完善、数据易取、决策准确,与成功的经验选井方法得出结果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福麟教授主持的、王业飞博士和戴彩丽博士等人参加完成的“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尚平、中石化股份公司何生厚副总工程师等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创造性地成功解决了我国目前石油开发过程中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关键难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项将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相结合的新技术。该结合技术由吞吐剂技术、油井堵剂技术和工作液注入技术组成。其核心是先后向地层注入吞吐剂和油井堵水剂 ,使后者将前者封存在高渗透层中 ,随后前者被沿高渗透层迫近油井的水 (注入水、边水等 )带至含油饱和度较高的中、低渗透层将油驱出 ,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并降低产液中含水率的目的。介绍了工作液配方的确定、用量计算、注入顺序和将工作液过顶替入地层等技术步骤。该项技术已在濮城油田S下1油藏的油井成功地进行了试验 ,证实了该结合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堵水调剖决策系统在七区中注聚后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东油田七区中注聚后部分油井见聚浓度高,注聚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为此,应用聚和物堵水调剖决策系统对目前七区中注聚后的窜聚井进行了综合治理,对高见聚油井采取了干灰阻聚措施.通过对注聚井的防窜及油井阻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后对整体堵水调剖效果进行了评价,为同类油藏的堵水防窜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8.
油井选择性堵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控制水从油层产出,建立找水堵水法和不找水堵水法.由于不需找水并能从油层深部控制水的产出,所以不找水堵水法更为重要.不找水堵水法使用选择性堵剂和堵剂选择性注入工艺,达到油井选择性堵水的目的.介绍了选择性堵剂的类型和作用机制,分析堵剂选择性注入工艺中如何利用出水层的特征(高渗透、低流动阻力、高含水饱和度和易于泄压),将堵剂选择性地注入出水层,给出一些油井选择性堵水成功的矿场试验实例.不找水堵水法的应用和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厚油层层内堵水技术存在有效率低、有效期短的问题,以高强度层内深部堵水技术研究为出发点,研究了用于油层深部封堵的颗粒溶胶高强度堵剂、用于近井地带封堵的暂堵型高强度堵剂以及层内堵水的优化设计方法。室内研究表明,颗粒溶胶堵剂的封堵强度大于5 MPa,暂堵型高强度堵剂的抗压强度大于20MPa,漏失量与水泥类堵剂相比下降40%以上;现场试验表明,研究的层内堵水工艺可大幅降低油井产水,提高油井产量,堵水有效期达到1 a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孔、缝、洞发育且储层非均质严重,底水易从高角度裂缝窜进并产出,油井治水
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多级分段堵水技术研究,该技术根据油井漏失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堵漏剂和堵漏工艺进行预
堵漏,以不同密度可固化颗粒为主体堵剂,通过多级段塞、分段注入的施工工艺和堵后控压酸化求产工艺,实现缝洞型
油藏油井的高效堵水。多级分段堵水技术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有较好的适应性,现场应用有效率达70% 以上,
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由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福麟教授主持完成的“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尚平、中石化股份公司何生厚副总工程师等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在调剖充分程度的判别、堵剂系列的建立、高效驱油剂配方的筛选和驱油剂用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高含水期油田堵调综合治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孤东油田八区5-6层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高含水期油田以注水井调剖为中心,辅以油井堵水的堵调综合治理方法。利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优选最佳的堵调措施井,设计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并根据油水井的生产特征实施了不同堵剂组合的堵调工艺措施。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措施水井的视吸水指数下降,压力指数上升,吸水剖面明显改善,对应的油井含水率下降,日产油量上升、水驱开发效果有所改善,原油采收率提高了5.5%。  相似文献   

13.
调剖堵水的潜力,限度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油田试验证明调剖堵水仍很在潜力,这一方面是由于试验区的采出程度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区块整体调剖堵水技术在决策技术和堵剂技术上有效的突破。调剖堵水的潜力随着开发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调剖堵水的潜力、限度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田试验证明调剖堵水仍很有潜力,这一方面是由于试验区的采出程度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区块整体调剖堵水技术在决策技术和堵剂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调剖堵水的潜力随着开发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调剖堵水有两个限度:一个是堵剂使用的数量限度;另一个是堵剂作用机理的限度。调剖堵水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对这两个限度的突破所进行的努力,其中包括降低堵剂成本,合理组合堵剂,把握堵剂注入时机,延长堵剂有效期,提高堵剂的整体效果,发展一种在最大限度发挥二次采油作用的同时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2+3”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黄侠  文权  张云宝 《天津科技》2014,(10):46-49
针对金县海上高含水油藏,分析了油井出水原因,采用测井找水技术,从泡沫堵水机理入手,优选了氮气泡沫堵水工艺,通过实验进行了起泡剂的起泡性能评价,起泡浓度优选,确定了采用强化泡沫体系;优化了堵剂用量、气液比、注入工艺等工艺参数,制定了具体的工艺施工方案;现场施工中优化了施工流程,保证了泡沫质量;产油量增加。从综合效果来看氮气泡沫堵水工艺在同类油藏中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控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上油田采油特点,分析了海上油田控水的迫切性。海上油田产出水主要来源于注入水、边水和底水。为了提高采收率,任何形式的产出水都要控制。海上油田控水技术由注水井调剖技术和油井堵水技术组成,这两项技术都由措施必要性:划断、堵剂选择、堵剂用量计算和堵剂放置工艺等技术组成。海上油田调剖堵水成功的矿场试验说明,海上油田控水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双液复合型聚合物油井堵水剂 .它兼有聚氨酯胶和环氧树脂胶的优点 .考察该堵水剂的性能 ,并进行模拟试验 .结果表明 ,堵水剂的甲、乙组分混合后 ,反应速度快 (数秒即反应并初凝 ) ,转向性能好 ,承压强度高 (反向承压 >1 0 MPa) ,封堵浅 (封堵半径 0 .2 m) ,封堵效率高 (每米厚度平均堵水剂用量 30 kg) ,易解堵 .适用于单层堵水、封窜、压裂层段堵水、薄隔层封堵、 5m以上厚油层封堵等 .已经完成了 5口井现场试验 ,封堵有效率达 1 0 0 % ,施工成功率 1 0 0 % ,共增油 1 4340 t,降水 62 730 m3.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石油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剧烈,传统的分层采油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了,为了提高采油效率和实现石油的深度开采,采油工艺技术上必须加强改造和创新,应用新技术和新的采油设备,以充分挖掘油田的潜能,才能使石油行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该文介绍了一些石油行业的新型采油技术,如堵水调剖工艺、机械采油工艺、防砂工艺、稠油开采工艺等,特别介绍了新型微生物采油工艺,并对石油采油工艺的发展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问题,研究了水平井堵水选井决策方法。考虑对水平井水淹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确定了底水油藏水平井堵水选井决策指标体系。利用专家系统知识的不确定性表示方法,对各指标进行量化表征,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建立了堵水井选择的优化模型,根据变权多因素多级决策结果,筛选综合指标较高的井作为堵水井。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影响油井水淹的各种因素,规避奇异因素的影响,使堵水井的选择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0.
牛居油田是受岩性和构造双重因素所控制的多断块,多含油层系的油藏.从1983年底开始投产,初期和中期效果较好.1988年以后,部分油层水淹,从1990年起,油田进入低速开采阶段.近几年,运用了分层注水、间歇注水、油井堵水增排、衰竭采油井等技术,从而控制了含水上升率,减缓了油田产量递减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