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成都地区分离出的543株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中,抽取61株菌对11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对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及氯霉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得到68株志贺菌,血清学鉴定其血清型,K-B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血清学鉴定显示68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41株,宋内氏志贺菌25株,鲍氏志贺菌2株。志贺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较敏感,对喹诺酮类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大理地区以福氏志贺菌感染为主。在志贺菌治疗中可首选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  相似文献   

3.
分析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158名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资料,对脑脊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共培养出致病菌17种158株,其中格兰阳性菌10种73株(46.21%),革兰阴性菌7种85株(53.79%)。格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的3种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76%)、肺炎链球菌(6.96%)、表皮葡萄球菌(5.70%),该组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格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的3种细菌是大肠埃希菌(9.49%)、铜绿假单胞菌(8.86%)、阴沟肠杆菌(8.86%),该组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的病原菌,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吉林地区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115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情况,并用K-B纸片扩散法对其耐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36株,阳性率为31.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所有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吉林地区儿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并呈多重耐药性.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ESBLs大肠埃希菌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及产酶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菌株的ESBLs,并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415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其标本来源和病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ESBLs总检出率为50.8%,其中ESBLs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普外科、脑外科、肾内科、骨科、呼吸内科。所有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均对Imipenem和Meropenem敏感。产ESBLs株对其他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本地区ESBLs检出率较高,分布科室有特殊性,产ESBLs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从腹泻实验兔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对一株从因腹泻而死亡的SPF级实验兔体内分离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遗传谱系、抗生素敏感性、消毒液敏感性以及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 该大肠埃希菌属于B1型遗传谱系,携带毒力基因eaeA,属于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常用的5种消毒液敏感,对于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等11种抗生素耐药,携带aadA1,gyrA,sul1和tetA等4个抗生素耐药基因。结论 从因腹泻而死亡的SPF级实验兔体内分离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一株B1型遗传谱系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常用的消毒剂均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方法:应用VITET-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头孢类、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75%、75%、20%、70%、55%、50%、13%,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他啶(7.22%)和头孢吡肟(11.86%)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其全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其它菌耐药率都超过14%。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医院检验科应加强细菌感染控制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流行血清型。对分离自腹泻仔猪粪便的131株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生化试验、溶血性试验分析,并对其血清型进行鉴定。121株分离菌符合大肠埃希菌的生化特征,鉴定率为92.37%;有溶血性的菌株占总分离株的81.82%(99/121),其中23株出现β溶血现象,76株出现α溶血现象,22株溶血现象不明显;血清型定型104株,占分离株的85.95%(104/121)。这些定型菌株涵盖了13种血清型,其中O80血清型分离率为28.85%(30/104),O141血清型为19.23%(20/104),O139血清型为9.62%(10/104);O6,O9,O20,O101各有6株;4株及以下的血清型的有O38,O45,O93,O138,O147,O157。血清型O80,O141和O139为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9.
志贺氏菌是引进细菌性痢疾的重要病原菌,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卫生条件不平衡的地区,可造成爆发性流行.本研究用鸟枪法对痢疾志贺氏菌8型的O—抗原基因簇进行测序,得到序列全长为9227bp.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共发现7个基因,分别是:单糖合成基因gne,糖基转移酶基因(4个);O—抗原转运酶基因wzx和O—抗原聚合酶基因wzy.并用PCR的方法筛选出了针对痢疾志贺氏菌8型细菌的特异基因,可以用于基因芯片或PCR方法对痢疾贺氏菌8型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外科感染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时监测和回顾性分析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药物敏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数据库关于外科感染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检出株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1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7%;其后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等。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者有1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仍具有极强的耐药性,而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00%敏感。结论长期监测致病菌种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应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状况及其耐药性 ,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推荐的初筛和确证实验 ,对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的检测 ;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 7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ESBLs阳性 11株 ,占 15 .7% ;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舒普深、头孢西丁、丁胺卡那的敏感率分别为 10 0 %、90 .9%、81.8%、72 .7%、72 .7%。结论 :本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情况尚好 ;临床治疗应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用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舒普深、头孢西丁、丁胺卡那等药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国际(GB4789.28-84)的检验方法,对4450份猴粪便检测,检出志贺氏菌172株,阳性检出率3.9%,取其中50株做血清学分型,皆属于B群志贺氏菌,主要血清型为3c型32株(占64%),Y变种12株(占24%)其次4b型3株,X变种2株2a型1株(分别占6%,4%,2%),以此50株福氏志贺氏菌对10种抗菌素作了敏感度及抑菌效果评价,结果丁胺卡那霉素及先锋霉素V敏感度为100%(高度敏  相似文献   

13.
在患腹泻的金黄地鼠体内分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其血清型为O44:74,小鼠LD50测算为2.04亿。实验证明,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金黄和小鼠有一定的致病力,是引起金黄地鼠湿尾病的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肠艾希氏菌(E.coli)中的大部分菌种是人与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一般情况是,对机体无害,并能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B和K,产生大肠菌素,对机体有利。随着kaufman的血清分型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细菌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也有部分菌种对人和动物有害,是肠道致病菌,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这一类大肠杆菌称为可致病的大肠艾希氏菌或致泻大肠艾希氏菌。目前已确知的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能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杆菌(ES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等。大肠艾希氏菌O抗原已有180种,H抗原有60种,K抗原已超过100种,能引起人出血性腹泻的目前认为有O_(157)∶H_7、O_(26)∶H_(11)、O(111)∶H_8、O_(125)∶N_M等血清型,其中O_(157)∶H_7是主要血清型。现将肠出血性大肠艾希氏菌O_(157)∶H_7(ECOH)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非临床标本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b)的情况及检测最佳底物,以利于ESBLs菌的监控,防止ESBLs菌的传播和区域性流行.方法:用NCCLS推荐的双纸片协同筛选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对50例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非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为896,用于ESBLs筛选的最佳底物是CTX,其次为CRO,而CAZ敏感性较差.结论:检测ESBLs,应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初筛,对可疑菌株再用表型确证实验确证.对底物选择应使用两种以上的头孢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冯红玉 《甘肃科技》2023,(3):89-91+94
探究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临洮县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在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同意下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90例,根据年龄不同为患儿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年龄1~2岁,共45例)和对照组(年龄5个月至1岁,共45例),对其实施粪便细菌学培养鉴定,并针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2组不同年龄层患儿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实验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达到了66.67%,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2组志贺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儿的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达到了51.11%,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实验结果看到不同性别检测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实施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时,其结果同年龄相关,但与性别无关,检验结果以轮状病毒为主,需根据实际情况为患儿实施针对性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采用CIN培养基,从海南岛300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分离培养出耶氏菌11株.其中,小肠结肠炎耶氏菌4株,血清型0:3;中间型耶氏菌7株.这7个中间型耶氏菌菌株均能分解鼠李糖、密二糖和棉子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南宁市新生儿腹泻的病源谱和医院内感染特点,有效控制新生儿腹泻,作者于1988年3月至1993年2月对南宁市内5家医院787例新生儿腹泻粪便进行了病原检测和外环境监测。检出致泻病原体261例,总检出率332%。共检出病原体24种,细菌性感染占966%。社会获得性腹泻检出率为275%,病原性大肠菌为主要致泻菌(713%),以EPEC最多(88/160)。医院内获得性腹泻检出率490%,沙门氏菌为主(455%),次为EPEC、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社会外环境(水源)病原性大肠菌连续监测结果,与同期新生儿病原性大肠菌肠炎粪便分离的菌型基本相同。医院内外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暴发性流行的传染源来自社会获得性患婴及住院患腹泻的产妇。医院内流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系婴儿粪便管理不当、消毒制度不严和工作人员双手不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性分析武威市凉州医院胆囊结石患者胆汁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武威市凉州医院住院的胆囊结石患者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309例,选择WHONET5.6软件统计数据并分析。309株病原菌全部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2株,占71.84%,革兰阳性菌87株,占28.16%。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较敏感,耐药率均30%;肺炎克雷伯杆菌除头孢唑林耐药率为33.33%之外,其他可选择药物敏感性均30%;未检出美罗培南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分别为84.78%和76.19%,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9.13%和23.8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胆囊结石患者中主要感染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临床医生需根据本地区细菌耐药形势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经验治疗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20.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588株细菌进行鉴定,并用K—B纸片法作药敏分析。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3.8%),前4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45.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6%)、假丝酵母菌(11.1%)、肠球菌(7.8%)。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29%和32.1%,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41.2%。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