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Agent的网构软件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吕建  陶先平  马晓星  胡昊  徐锋  曹春 《中国科学(E辑)》2005,35(12):1233-1253
以开放网络环境下的网构软件需求为切入点,基于软件Agent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系统分析了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学的经典软件结构模型及其支撑技术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开放协同软件模型来作为网构软件的基础模型.结合其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协同程序设计技术、多模式交互机制及基于Agent中间件模型和面向体系结构的协同程序设计方法,并探讨其在主流软件技术中的应用,初步形成了一种适合于开放网络环境需求的技术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建立基于Agent的网构软件模型的技术途径,即网构软件模型=开放协同模型+环境驱动模型+智能可信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前言     
《中国科学(E辑)》2008,(6):817-817
在信息技术中,微电子是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施是载体,软件是核心.21世纪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向软件与微电子新技术提出了重大挑战,同时也为建立新的软件与微电子技术体系提供了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软件的开发模式、运行环境和提供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的协同工作环境,其中孕育的大规模协同创作机理对软件开发和应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将其与工业化可信软件生产相结合以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是网络时代软件技术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提出汇聚群体智慧的可信软件开发新方法——群体化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群体协同、资源分享、运行监控、可信分析",支持创新软件作品向可信软件产品转化,支持软件的可信演化.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的可信软件概念模型,将软件在开发阶段、分享阶段和应用阶段的基础数据作为软件的可信证据,并据此建立了软件演化过程模型;提出一种支持可信软件协同开发与演化的服务模型,支持软件创作与生产深度协同的可信软件社会化生产、开放有序的可信软件资源分享,以及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的软件可信评估.最后以"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项目"高可信软件生产工具及集成环境"为背景,阐述了面向群体化方法的关键技术、开发环境和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4.
一种以软件体系结构为中心的网构软件开发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梅宏  黄罡  赵海燕  焦文品 《中国科学(E辑)》2006,36(10):1100-1126
作为Internet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软件形态,网构软件对传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方法与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作为一种以软件复用为核心思想、以软件构件为基本实体、以软件体系结构为中心、以软件中间件为运行支撑的软件开发方法学,ABC(architecture based component composition)方法能够有力支持网构软件的开发.其中,基于特征的领域建模以及特定应用的特征模型剪裁方法和技术,反映了网构软件在问题空间实现自底向上、从“无序”到“有序”的构造过程;基于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支持自适应网构软件的开发;具有反射机制、支持自主构件的中间件平台则为网构软件的运行,尤其是网构软件结构的自适应和实体的自适应提供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构化软件处于开放、动态、难控的环境之中,需能感知并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持续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传统软件构造技术缺乏对环境感知和适应的系统支持.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网构软件的软件结构,通过为软件系统配备先验的环境模型和环境规约来实现环境处理的显式化.进而,介绍了我们使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开放环境之分布异步性、感知信息的不一致性以及环境中人类用户行为特性等的若干具体技术进展.而后,讨论了一种先验环境模型及环境规约的开发方法原理,给出了相应的环境驱动逻辑的静态表达与运行实现机制.该方法和机制可较好地支持环境处理与应用业务逻辑间的关注分离.  相似文献   

6.
由于网络化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设计可伸缩的软件体系结构,开发可演化的软件系统遇到了挑战.挑战之一是很难把软件模型与原系统说明区分开来,使得软件系统的可演化性受到限制.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可范用软件体系结构的抽象模型,指导网构软件设计,从而提高软件模型的概括能力和可伸缩能力.本文提出一种网构软件体系结构代数模型,其中一个创新思想是把网构连接子解释成网构变量的运算.结合代数学方法和软件实现技术,定义了6种网构连接运算,所有运算是对连接子的代数抽象,因此软件体系结构的抽象表达能力得到了加强.为了展示提出代数模型的建模与分析辅助作用,介绍了一个基于代数模型的网构软件设计与演化的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软件的可信机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怀民  唐扬斌  尹刚  李磊 《中国科学(E辑)》2006,36(10):1156-1169
通过分析互联网软件的可信内涵及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特征,指出:一方面,在开放、动态的互联网环境下,软件的身份可信、能力可信都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基于自主协同运行模式的新型网络应用需要对软件群体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以保障其行为可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面向互联网虚拟计算环境(iVCE)的互联网软件可信概念模型,并提出集身份可信、能力可信和行为可信为一体的网络软件可信保证体系,并以跨域的授权管理机制、高可用的服务保证机制和面向自主协同的行为激励机制为突破口,研究和探索互联网软件可信问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动作和进化的模型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改进有关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多类逻辑作为刻画动作的形式基础,定义所谓的极小动作理论,并着重从模型论的角度研究它。在此基础上结合数理逻辑的有关方法,分析研究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反应新体系、分析应用新方法、与分离技术联用、试剂衍生与固定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创新既包括对农业未知领域扣新科学方法与知识的探索,也包括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支撑。由于农业在一国的经济中往往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在建设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从法律、宏观科技管理、科研体系设置和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等方面均拥有十分有力的制度保障。本文对国外支持农业创新的制度保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从立法、科技管理和成果推广三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种规模的组织逐渐开始应用基于云的软件即服务(SaaS)来支持其业务活动。本文在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技术-组织-环境(TOE)分析框架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面向SaaS的技术-组织-环境-服务(TOES)的组织采纳模型。通过采用Logistic等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研究了影响组织SaaS采纳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发现技术兼容性、环境竞争压力和服务质量显著影响组织的SaaS采纳意愿;而组织高管支持、环境的合作压力、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显著影响实际的SaaS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着制造业向社会化、服务化、互联集成化与平台化发展,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社群化制造模式契合了当前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升级和创建新业态上的愿景.据此,本文在对当前制造模式演变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信息-物理-社交互联驱动的社群化制造模式体系架构和运行逻辑,进一步探讨了社交传感器驱动的社群化资源聚...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航天嵌入式软件可信性保障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航天嵌入式软件的可信保障技术体系,并针对动态时序正确性、程序实现正确性和控制行为正确性保障等核心关键可信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相应的保障工具,形成了航天嵌入式软件可信性保障集成环境.本文的研究成果在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软件研制中进行了应用,为飞行任务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用的软件生产技术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软件复用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与软件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在此,重点论述与软件复用及软件构件技术相关的系列问题:描述构件本质特征的构件模型、以领域工程为主要途径的构件获取技术、以构件库为核心的构件管理技术、以应用工程为途径的系统集成组装技术,以及以软件再工程为途径的软件演化技术等.最后,介绍将上述各软件生产技术进行有效集成的软件开发环境:青鸟软件生产线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硬件能力的快速增长和软件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软件的复杂性也在持续增长,并始终制约着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软件的结构复杂性,尤其是高层结构的复杂性,是软件复杂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如何实现对软件高层结构复杂性的有效控制,是当前开放、动态、难控的网络环境下大规模软件系统开发与演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设计阶段高层结构复杂性的控制模型―软件体系结构模型―扩展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提出了一种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软件开发方法―ABC.该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核心制品与活动,统一到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及对其连续迭代的细化、映射和转换,实现对软件高层结构复杂性的一致、灵活、系统化的建模和管理.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总结ABC方法在软件体系结构建模方面的成果,并重点介绍近几年在协同式特征建模、运行时体系结构生成、体系结构逆向恢复与建模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对于运行在开放、动态、难控的互联网环境的网构软件,其可信性保障与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的研究多是基于信任网络思想的信任度量及演化模型,这种模型对于网构软件来说,在信任的来源、实体间信任关系的约束、信任传递参数的设置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因此,本文引入可信计算中信任链模型的思想,提出了一个网构软件可信智能实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评估的信任度量方法.首先通过动态自省、显式自明和自主演化的机制保障了实体本身的可信,建立了信任的基点;并给出了形式化的描述及交互行为的动态监测;然后通过建立Bayes网络综合推荐信任并使用评估方法加以修正,以精确计算信任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参数,建立了信任链传递过程中的可信认证机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程序理解是一个从计算机程序中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获取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以理解开发者的意图,从而支持针对现有或遗产软件系统进行软件评审、错误定位、反向工程、再工程、迁移、维护和复用等软件工程实践.本文提出一种设计模式指导的分簇方法,该方法采用程序中蕴涵的设计模式信息指导开源软件的分簇,运用"分而治之"的策略辅助程序开发者和维护人员快速、方便地理解代码.首先,采用设计模式检测技术从程序代码中抽取设计模式信息;然后,基于设计模式中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检测出的设计模式信息指导分簇;最后,对分簇结果可视化,以辅助程序理解.基于以上研究工作,开发了原型工具TasteJ并进行了实例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以人工为基准的实验来检验本文提出的软件分簇方法,并通过7个软件分簇度量函数,从统计的角度将其与现有主流软件分簇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出本文所提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可信计算是一种信息系统安全新技术,它已经成为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热潮,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我国在可信计算领域起步不晚、水平不低、成果可喜.我国已经站在国际可信计算的前列.文中综合论述近年来可信计算理论与技术的一些新发展,特别是介绍我国可信计算的一些新发展,并对目前可信计算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9.
软件系统开发完成后,验证其是否完成了软件设计说明书的所有功能并且与设计算法一致,是软件测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人工遍历分析源代码来完成实现与设计的一致性验证是复杂费力的,并且需要测试人员具备丰富的编程经验和较强的算法分析能力.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调用路径的软件实现自动验证方法.从设计文档和源代码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其函数调用关系,提取函数调用路径,生成功能簇模型.其中文档方面通过人工理解设计文档,确定函数调用关系,然后自动生成标准功能簇模型;源代码方面通过静态分析,自动获取函数调用关系,提取功能点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提取功能点的具体实现算法,自动生成软件的实际功能簇模型.对比两个功能簇模型,验证软件实现与设计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准确获得软件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实现算法特征,对软件实现与设计的一致性做出有效判定,为软件实现与设计的一致性自动化测试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单步延迟无序量测滤波算法的最优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通信时间延迟和量测预处理时间,导致在实际的集中式多传感器融合跟踪系统中,常会出现多传感器量测数据不能按正常时序到达中心处理器的无序量测(OOSM)现象,中心处理器处理这类无序量测数据时将遇到负时间更新问题.针对单步延迟无序量测更新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Bar-Shalom提出的A1算法的最优性,指出其最优性与过程噪声的离散化模型有关,证明A1算法在过程噪声直接离散化模型(DDM)下不是最优的,它仅是过程噪声连续离散化模型(DCM)下的最优滤波算法.提出了DDM条件下的一种改进算法,它能获得比A1算法更高的无序量测滤波精度.提出了一种与过程噪声离散化模型无关的最优无序量测滤波算法,此算法在两种过程噪声离散化模型下都能达到有序量测处理时的滤波精度.对两个新算法的滤波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Monte Carlo计算机仿真实验比较了新算法和有序量测处理时的滤波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