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作为一种高档溶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以乙二醇单乙烯醋酸酯的合成为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流动态微波辐照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反应物配比,微波功率,反应液流量,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锆基催化剂合成醇醚醋酸酯的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锆基催化剂合成乙二醇单甲酯醋酸酯、乙二单乙醚醋酸酯和乙二醇单丁醚醋酸酯,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根据非等温变体积条件下的动态法锆基催化剂合成醚醋酸酯液-固相反应的特点,导出了反应速率方程,计算结果表明,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乙二醇单乙醚 醋酸酯和乙二醇单丁醚醋酸酯的合成反应服从二级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活有分别为114.74kJ/mol,125.75kJ/mol和155.32kJ/mol,频率因了分  相似文献   

3.
结合稀土盐在乙二醇单乙酸醋酸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特性和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分解(TPDE),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手段,对稀土盐催化剂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所得结果与催化反应动力学规律相关联,对稀土盐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乙二醇单乙酸醋酸酯做为一种高档溶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动态前提下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对这一酯化反应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了催化剂种类及其加量,带水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物配比,升温速率,搅拌速率等直接影响合成的反应条件,继而合成了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并采用红外(IR)及核磁(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确定。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酸(AA)与乙二醇(EG)为原料,经直接酯化制备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的反应。通过实验与检测修正,找出了反应中实际分水量与酯化率的关系,绘制出了酯化率计算工作曲线,研究了反应条件变化对此测算方法的影响。实验证明,此方法可实时、快捷地计算出反应中的酯化率,误差较小,利于对反应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6.
考察超声辐照下影响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反应的因素(溶剂、底物摩尔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酶量和超声功率),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10 mL的正己烷溶剂中,0.164 g维生素A醋酸酯和0.32 g棕榈酸,在酶与维生素A醋酸酯的质量比为1∶4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下,超声功率为90 W,反应6 h,酯化率可达82%。并对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非线性拟合得到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初速率(rmax)为0.522 mmol/(min.g);维生素A醋酸酯的米氏常数为0.404 mmol/L;棕榈酸的米氏常数为0.034 mmol/L。  相似文献   

7.
锆基催化剂合成醇醚醋酸酯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锆基催化剂合成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和乙二醇单丁醚醋酸酯,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根据非等温变体积条件下的动态法锆基催化剂合成醇醚醋酸酯液-固相反应的特点,导出了反应速率方程.计算结果表明,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和乙二醇单丁醚醋酸酯的合成反应服从二级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14.74kJ/mol,125.75kJ/mol和155.32k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1.20×1014L·mol-1·min-1,1.27×1016L·mol-1·min-1和8.56×1019L·mol-1·min-1.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一致性,证明了利用动态原理对此反应体系的动力学研究的简便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经过胺化法提纯得到脱氢枞酸,继而与乙二醇进行双酯化反应,制备了脱氢枞酸乙二醇双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响应面软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带水剂二甲苯用量等诸因素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n(脱氢枞酸):n(乙二醇)=2.37:1,对甲苯磺酸5%,二甲苯20ml,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8.0h,酯化率达到99%左右.  相似文献   

9.
蜡质玉米淀粉在BMIMCL介质中的均相乙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以离子液体氯化一丁基三甲基咪唑(BMIMCL)为反应介质,均相合成了高取代度的蜡质玉米淀粉醋酸酯,并用FT-IR、lH NMR、SEM、XRD、TGA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最大能达到2.96,此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醋酸酐与脱水葡萄糖单元摩尔比5:1,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4h;淀粉分子的羟基上成功引入了酯化基团;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及与醋酸酐的反应过程中,淀粉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形成了新的结晶结构;淀粉醋酸酯的热稳定性优于原淀粉,并且取代度越高,热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
过量的乙二醇与三氧化二锑在一定条件下直接酯化脱水,一步法合成了聚酯催化剂乙二醇锑.运用正交设计原理,探讨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乙二醇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氧化二锑与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1:45,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50 min,产品收率达81.12%,所得乙二醇锑中锑含量优于现行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11.
固体超强酸催化反应合成丙二醇甲醚乙酸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了以固体超强酸硫酸钛为催化剂精馏反应合成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的新工艺,考察了原料醇与酸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原料醇完全转化的适宜反应条件原料乙酸与醇的摩尔比1.60,带水剂环己烷与醇的摩尔比5.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3.5%,反应时间3.5h。  相似文献   

12.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1200(MPEG 1200)与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反应制得聚羧酸类减水剂活性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 1200).通过正交实验,评价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分数(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计)、携水剂质量分数(以反应总质量计)、阻聚剂质量分数(以甲基丙烯酸质量计)、酯化时间对酯化率和双键摩尔分数的影响,确定合成MPEGMA 1200的最佳工艺条件,即酸醇摩尔比为2.0∶1,阻聚剂质量分数为2.5%,催化剂质量分数为4%,携水剂质量分数为40%,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其酯化率达到98.9%,双键摩尔分数为91.1%.  相似文献   

13.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二乙酸乙二醇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由乙二醇和乙酸合成了二乙酸乙二醇酯,当0.2mol乙二醇,0.5mol乙酸,15ml和1.0g催化剂一起加热回流分水1.5小时,酯收率达94.9%.  相似文献   

14.
硫酸铝钾催化乙酸异戊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戊醇和冰乙酸为原料,采用硫酸铝钾作催化剂合成醋酸异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硫酸铝钾作为催化剂的较优合成条件:酸醇摩尔比为1:1,催化剂用量为乙酸质量的16.7%,反应时间90min,酯化率可达97.6%。  相似文献   

15.
以正丁醇和冰乙酸为原料,采用硫酸铝钾作催化剂合成醋酸正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硫酸铝钾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较优条件:酸醇摩尔比为1:1,催化剂用量为乙酸质量的8.33%,反应时间1h,酯化率可达97.7%.  相似文献   

16.
动态法研究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合成反应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锆基催化剂在乙二醇单乙醚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特性,利用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作为动态分析手段,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在催化剂上的乙二醇单乙醚和液相中的醋酸经液-固相反应进行产物酯,且由此机理导出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粉炭基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催化油酸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在催化剂和甲醇用量一定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并根据油酸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用微分法建立油酸酯化反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计算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剂油比9%(催化剂质量占油酸质量的分数)、醇酸物质的量比8∶1、反应温度68 ℃、反应时间10 h时,油酸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0.09%。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1.683,活化能为6.23×104 J/mol,频率因子为2.17×1013 mol-0.683·L0.683·h-1。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磁性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乙酸异戊酯的合成,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酸的用量为0.1mol时,异戊醇为0.11mol,催化剂为1.0g,带水为剂15mL,反应1.5h时,酯化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以冰乙酸和环己醇为原料合成乙酸环己酯.研究了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优化反应条件为:n(乙酸)=0.2 mol,n(环己醇)∶n(乙酸)=1.5∶1,催化剂用量1.5 g,反应时间45 min,带水剂环己烷10 mL,酯化率(以冰乙酸计)达9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