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减轻视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的照明能耗,利用主观满意度评价的方法,统计并分析受试者对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3种照明方式中不同照度与色温组合下光环境满意程度;通过阅读勾销实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用闪光融合频率仪测试人在短时暴露下的疲劳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相对节能的照明方案。结果表明:高照度、一般照明工况满意度较高,高照度整体上给人敞亮、轻松的感觉,但是能耗相对较高;中性色温局部照明有利于短时办公场景,并且能耗较低;闪光融合频率仪不适用于短期暴露下的视疲劳测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道路照明问题中的照度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一盏灯及多盏路灯的照明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应用matlab计算出最优照度下的路灯的最佳高度,从而为在道路照明中节能降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越发完善,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路灯照明是最为基础的条件,对于城市形象的建设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路灯照明的能源消耗实现快速提升。为了顺应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于路灯照明节约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通过利用节能技术来降低电能源的消耗。本文针对路灯照明节约用电进行研究,明确路灯照明节约用电的必要性,客观分析城市路灯照明节约用电主要坚持的原则,利用现代化的节能技术,实现城市路灯照明和节约用电的探索和实施,这会进一步降低我国路灯能源消耗,实现我国绿色经济的建设目标,同时也能切实改变城市路灯照明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降低,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还造成系统图像的退化.因为雾霾天气中水汽导致太阳光发生反射,降低了图像拍摄的清晰度.雾霾天气图像清晰技术在交通及遥感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已经是雾霾图像退化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在雾霾天气下还能够保持图像的清晰,该文从大气效应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出发,对雾霾天气退化图像的处理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两点数字化图像复原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国以及CIE的隧道照明设计规范和标准在隧道照明研究中都只考虑隧道路面的亮度或者照度水平,对于色温、显色性和光谱分布等因素对视觉效果的影响考虑不足,导致对隧道照明质量的评价不够科学。笔者从隧道照明光源光色对于驾驶员视觉功效的影响出发,选择两个隧道进行了小目标识别现场实验和不同色温反应时间测试实验,分析了驾驶员视觉功效受隧道照明光源的显色性和色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隧道照明光源显色指数越高,驾驶员的视觉功效越好;对于光谱能量分布相似的光源,背景亮度相同时,含有短波成分多的光源照明效果更好,驾驶员的视觉功效也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教室照明对生理节律的影响,研究采用汉语双字词卡片和“学习再认”实验模式,借助信号检测论中辨别力d作为指标,测试和分析了3种典型色温T5荧光灯在4种不同照度水平下对学生短时记忆再认能力和脑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非视觉效应影响,在一定时间长度内,学生在不同光谱、不同照度光环境下的汉语双字词短时记忆再认能力和脑疲劳各不相同,低色温、低照度对大脑具有“唤醒”作用,可提高短时记忆能力;中间色温为最适宜光环境,可使大脑保持适度兴奋,但该色温高照度下,脑疲劳相对较重,学习效率较低;高色温下脑疲劳最重;“时间累积”效应对短时记忆能力的影响显著,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照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以Lonworks为基础,结合电力系统方面的需求,对路灯照明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 Lonworks 现场总线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Lonworks总线与智能检测系统的组成,以及其在某市路灯监控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8.
加强道路照明节电及节能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伟 《安徽科技》2006,(5):44-45
一、路灯照明现状 据调查,我国大中城市在午夜12点到凌晨2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已经很少了,在这一时段低交通流量的道路上仍然保持较高照度显然没有必要.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城市和地区几乎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路灯隔盏关灯的方法,但也存在着路面照度分布不均,给治安及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后半夜电网电压的升高对路灯寿命的减损等弊病,因此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夜景照明建设成为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很多城市因支付不起沉重的照明电费开支,又不得不关掉近一半的灯,结果近年来新装的部分路灯形同摆设,造成变相浪费.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布灯方式对隧道照明的影响,采用照明设计软件DIALux设计了隧道模型。在隧道模型里,分别按对称布灯方式、交错布灯方式和中央布灯方式建立了照明系统,使用相同的LED灯具,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央布灯方式的路面照度、亮度及亮度均匀度最高,照明效果最好,交错布灯方式优于对称布灯方式。在满足路面照度、亮度及路面亮度均匀度要求的前提下,中央布灯方式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灯具,从而节省电能。  相似文献   

10.
林永宏 《广东科技》2013,22(6):130-131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路灯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照明的关注逐年提高,对路灯设施远程监控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依靠时钟开关控制方式和人工巡检的工作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目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物联网应用已经逐步在城市路灯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原有的路灯远程集中监控的应用模式下,可对路灯监控进行深化,实现单个灯具的运行状态监控,为路灯的日常巡检以及工况监视,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信息化的工具,并具备了一定的延伸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路灯是城市建设和市政工程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科学合理的照明系统、良好的照明效果对城市夜间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路灯灯泡在夜间连续高温工作,井受到温度,风力,天气的骤然变化都显著影响着路灯的使用寿命,因此,路灯的修理和维护相应成了市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城市规模大,路灯设置密集,这些都给路灯的维修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该文论述了基于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了一种自动换位新型路灯,能够显著增长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减少维护费用。本新型路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石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10):1616-1620
研究人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光源照度和色温对人体体核温度、皮肤平均温度和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探索光源照明对人体体温调节的作用.对8名受试者在人工气候室不同环境温度(18,30 °C)、光源照度(300,1 000 lx)和色温(3 000,6 000 K)下的体核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量进行了60 min的测量和记录.结果表明:无论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当人体暴露于低色温光源下时人的体核温度较高色温光源下时高;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量在冷色温光源下的值高于低色温光源下的值;在较高温度下,平均皮肤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在低色温光源下的值高于冷色温光源下的值.因此,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光源照明对人体的热调节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环境高温下以运用高色温光源为宜,反之亦然.这提示人们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对于光源照度和色温的选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除视觉需要外,选择时还应考虑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和舒适感.  相似文献   

13.
光的非视觉生物效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LED在室内照明中的广泛应用,LED照明与人体生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重要.心电图(ECG,electrocardiograph)是生理参数的主要表征之一.针对LED照明,以3种色温(3000、5000、6500 K)、5种照度(300、500、750、1000、1500 lx)为主要变量,研究不同光照时长(10、20 min)下,老年人心电指标对光响应的情况.结果显示,照度、色温等光照参数的主效应对老年人的ECG无显著影响,但照度和色温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的ECG影响显著.其中,3000 K和10001x的交互作用对P波时间和T波时间影响最大;6500 K和15001x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5000 K和7501x的交互作用对PR间期影响最大,6500 K和5001x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但较短光照时长下,老年人的ECG变化不明显.因此,有必要探讨更长时间(1h及以上)光照下,老年人的心电生理响应情况,从而为老年人健康照明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随着环保、节能发展主旋律的奏响,各地政府对道路照明的节能改造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增强,LED路灯产品在照明市场中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部分企业缺少对标准和检测的认识,在设计和生产中忽略一些关键细节,导致所生产的LED路灯及配件无法满足国家LED路灯的相关要求。LED路灯浪涌(雷击)抗扰度能力是路灯实际应用的重要电磁兼容(EMC)指标,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及项目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照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高速公路照明系统中引入集中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提高道路照明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干茼 《汉中科技》2012,(5):68-68,67
随着经济建设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建设配套的照明规模及数量越来越大,使我们的城市变亮了,夜晚更绚丽多彩了。但在城市夜景变美的同时,城市照明的用电量也在迅速上升。据计算,汉中市城区现在共有路灯40000余盏,按平均150W,  相似文献   

17.
小目标可见度是衡量驾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但夜间驾驶处于中间视觉的复杂环境,导致作为可见度水平的重要参数的阈限亮度差难以被准确评价。本文通过中间视觉环境下建立的背景亮度/敏感波长关系模型,对道路照明光源进行基于敏感波长的阈限亮度差研究,以实现对白绿色LED光源不同主波长的可见度研究。从负对比修正系数Kf和识别时间修正系数Kt出发,建立中间视觉阈限亮度差修正模型,提升可见度算法精确度,准确衡量照明光源安全性。利用小目标可见度算法在RP-8-00标准建议的夜间驾驶视看条件(视张角7.45′、驾驶员年龄60岁、识别时间0.2 s)下,对机动车道路面照明亮度环境(0.75-3.0 cd/m~2)中的照明灯具进行评价,得出在此视看环境下以528 nm作为主波长的白绿色LED光源可见度最高的结论,并通过道路平均亮度和反应时间验证了该光源相比传统照明光源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植物与雾霾     
雾霾,可以说是近两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关于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新闻已经有了大量的报道,但是它对同样生活在都市中的其他生命,比如植物和小动物是否也有影响呢?相关问题大家了解得可能比较少.实际上,对科学界而言,这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定量化的实验开展得也很少. 雾霾与光合作用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雾霾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雾霾天气爆发时,对天气最明显的影响是降低可见度;此外,空气流动性一般也较差,因而在城市及周边整体形成一个灰暗沉闷的空间,显著降低了光亮度.而一个灰暗、少光的空间必然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可见度模型的探讨及其在道路照明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在常用道路照明亮度水平下,反应日寸间随背景照度,照明光谱(s/p值),视标张角,视标对比度和视标偏心角的变化规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大视野范围内可见度模型的建立及对夜间道路照明设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路灯照明规模的发展,照明能耗也迅速上升,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节能照明电路.在后半夜,电路自动降低光源电压并稳压运行,达到节能目的的同时,还延长了路灯寿命.该电路能智能起停路灯,运行可靠,调压稳压速度快,无谐波污染,且检修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