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0个月季品种及蔷薇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尔达考夫染色法、悬滴液发芽法测定其花粉生活力,并根据花粉萌发率对品种进行分级.结果表明:1)悬滴液发芽法更适合花粉生活力的测定,10%蔗糖浓度下适宜月季品种及蔷薇属植物的花粉萌发;2)30个月季品种和蔷薇中,花粉萌发率较高的是‘十姊妹’、‘橘红火焰’、‘小果蔷薇’和‘粉荷’,分别为84.20%、71.60%、59.20%和54.00%,花粉生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以花粉萌发率为判断标准,月季品种及蔷薇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品种:‘十姊妹’、‘橘红火焰’,萌发率高于50%;二级品种:‘粉和平’、‘摩尼卡’,萌发率在10%~50%;三级品种:‘光谱’、‘金阵雨’,萌发率低于10%.  相似文献   

2.
唐菖蒲花粉低温保存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超级红’等唐菖蒲切花品种的花粉为试材,研究了花蕾的开放状态、花粉含水量、不同干燥时间与不同保存温度、预冻方式和解冻方式对唐菖蒲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唐菖蒲4个栽培品种花粉的长期保存效果。结果表明:唐菖蒲花朵刚呈展开状态时的花粉萌发率最高;未干燥花粉和干燥1 h之内花粉萌发率次高。保存温度和含水量对花粉的保存效果影响显著,花粉在干燥0~1 h、-80 ℃温度下保存效果好;0 ℃预冻有利于花粉的低温保存;37 ℃温水化冻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其他解冻方式。唐菖蒲4个栽培品种花粉的长期保存以-80 ℃低温条件效果较好,保存时间可达1 a以上,0 ℃处理的次之,4 ℃和-20 ℃条件下保存的花粉萌发率较低,且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白蜡(Fraxinus sp.)花粉最适离体培养基,能够为后续的授粉受精和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绒毛白蜡‘金箭’(F.velutina‘Jinjian’)和美国红梣‘鲁蜡5号’(F.pennsylvanica‘Lula 5’)的花粉,比较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上花粉的萌发情况,选用适宜的离体培养法观察培养时间对花粉萌发情况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离体萌发培养基。【结果】(1)固体培养基上‘金箭’的花粉萌发率均显著高于液体培养基,02和03号固体培养基上‘鲁蜡5号’的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液体培养基。(2)培养2.5 h左右的花粉适宜进行生活力的观测。(3)正交试验表明:‘金箭’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50 g/L蔗糖+20 mg/L硼酸+30 mg/L氯化钙,‘鲁蜡5号’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50 g/L蔗糖+40 mg/L硼酸+30 mg/L氯化钙。【结论】采用150 g/L蔗糖+20 mg/L硼酸+30 mg/L氯化钙的固体培养基培养2.5 h后适宜统计两种白蜡花粉的萌发情况,但不同种的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的相关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组合溶液对‘凤丹白’(Paeonia ostii‘Fengdanbai’)牡丹花粉萌发的影响,探讨在适宜的培养质量浓度条件下不同的培养时间与萌发率之间的关系、不同温度条件贮藏后干花粉萌发率的变化情况,以新鲜的‘凤丹白’牡丹花粉为材料,用花粉离体萌发法进行活力测定并采用液体培养花粉的方法。结果表明:0.06 g·L~(-1)硼酸+100 g·L~(-1)蔗糖培养的‘凤丹白’花粉萌发率为63.22%,最适的离体培养时间为8 h,在5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后生活力变化显著,超低温(-80℃)状态下花粉生活力基本保持不变,可以长期贮藏;4℃,低温(-18℃)状态下花粉生活力下降较慢,可以短期贮藏;而在30℃和25℃状态下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快,不适合贮藏。湿花粉生活力在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下降的更快,在温度条件相同时湿花粉生活力均低于干花粉生活力。  相似文献   

5.
梨花粉在不同渗透压下萌发率会发生变化,用水通道蛋白的抑制剂Hg Cl2和激活剂β-巯基乙醇处理‘丰水’、‘今村秋’花粉培养基,会影响花粉萌发率.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低于0.01%的β-巯基乙醇可以提高花粉萌发率、增加花粉管长度,若浓度高于0.01%,β-巯基乙醇即会对花粉造成毒害作用;加入0.001 mmol·L-1Hg Cl2即可降低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变短,且抑制效果随浓度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专用型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材料,开展了花粉萌发率、柱头可授性及结实性研究。结果表明,‘凤丹’盛花期花粉萌发率高达68.40%,具有较高的活力;‘凤丹’花后第5~7 d柱头可授性最强,且柱头在花后第6 d分泌黏液,此时达到最佳可授性;‘凤丹’每花结籽数为22.1粒,每心皮结籽数为4.3粒。研究结果为提高‘凤丹’种子产量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贮藏方法对桂花花粉活力的影响,探索桂花花粉保存的适宜条件。以4个品种群中的9种桂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常温、低温、低温冷冻和超低温冷冻贮藏,并对不同贮藏时间内的花粉活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桂花花粉在10%的蔗糖、0.01%硼酸和1%的琼脂糖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24 h后花粉基本充分萌发,可用于萌发率的统计;光照和黑暗对花粉萌发无显著影响。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保存效果差异显著,室温条件(15~20℃)下,大多数品种花粉寿命为15~20 d;低温贮藏(4℃)花粉活力可延长至50 d,低温冷冻(-20℃)和超低温冷冻(-70℃)贮藏100 d后大多数桂花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在低温冷冻和超低温冷冻条件下桂花花粉活力下降较慢,可用于花粉较长时间的保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南疆杏栽培品种花的育性,探索杏败育机理,克服生产中杏败育现象,调查了新疆农科院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托乎提等10个新疆栽培杏品种的单花花药数、单药花粉数、花粉萌发率和雌蕊败育率。结果表明:1)不同杏品种间单花花药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托乎提的单花花药数最高,为32.72粒/花,黄胡安娜的单花花药数最低,为28.88粒/花;2)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单药花粉量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品种间的单药花粉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黄胡安娜的单药花粉数极显著高于晚熟杏和奎克皮曼;3)8个杏品种花粉萌发率为4.86%~15.02%,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4)10个供试杏品种的雌蕊败育率为27.00%~93.00%,其中,托乎提雌蕊败育率最高,为92.87%,洪待克雌蕊败育率最低,为27.15%。不同品种之间雌蕊败育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无核雪柑与普通雪柑两个品种花的形态特征、花粉离体培养的发芽率、授粉后花粉在柱头的萌发情况等.结果表明:无核雪柑无核不是由花粉不育造成的,其花粉可育,但发芽率很低,自交不亲和,坐果率低,无正常种子.  相似文献   

10.
20个荷花品种花粉活力测定及贮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荷花花粉的生活力,选择了20个荷花品种分别用TTC染色法、亚甲基蓝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了花粉的染色率和萌发率,并研究了不同温度贮藏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染色法不能作为荷花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离体萌发法结果更直观和准确;20个荷花品种间的离体萌发率差异明显,最高为13.1%,最低为0;不同品种在三种贮藏温度下萌发率变化趋势相同,4℃条件下贮藏较有利于荷花花粉生活力的保持.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内多胺的含量及花粉活力,分析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丰产潜力,为核桃丰产机理研究作参考.以‘豫丰’‘香玲’‘彼特罗’‘辽宁1号’4个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和花粉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二级质谱法(HPLC-MS/MS)测定4个早实核桃品种的混合芽内多胺含量,MTT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8—10月份‘豫丰’混合芽内的总多胺平均值为4 380.83 ng/g,精胺平均值为73.57 ng/g,亚精胺平均值为42.46 ng/g,腐胺平均值为4 264.80 ng/g,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早实核桃品种.‘豫丰’的花粉活力在常温和4℃下较其他品种均表现显著.在4个早实核桃品种中‘豫丰’的混合芽内多胺含量及花粉活力均高于其他品种,丰产潜力高.  相似文献   

12.
油茶熊蜂授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从欧州引种、在中国繁殖生产的熊蜂,为几个品种的油茶进行授粉试验,探索熊蜂为油茶授粉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在油茶花期试验地释放熊蜂,并给不同品种的油茶授粉。【结果】(1)熊蜂为油茶授粉后,不同品种之间坐果率差异较大,其中‘湘林210号’和‘长林4号’的坐果率和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2)熊蜂为油茶授粉的效果受蜂巢与树之间的方向影响较大,蜂巢东南方向的坐果率分别明显高于西北方向;在设置的范围内不同距离上熊蜂为‘湘林210号’和‘长林4号’授粉后坐果率大多差异不显著,仅‘湘林210号’在5 m处的坐果率显著高于30 m处的坐果率。(3)熊蜂为‘长林系’(多种长林品种混合)、‘湘林210号’和‘长林4号’油茶林授粉后,果实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72.39%、61.20%和28.39%。【结论】熊蜂不仅可以为油茶授粉,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一些品种的坐果率和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一品红7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组分、pH值、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对一品红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品红花粉较适宜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E3+15% PEG 4000+10%蔗糖(pH=6.0);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PEG 4000、蔗糖、ME3均可显著促进一品红花粉萌发,其中以添加PEG 4000萌发率最高,蔗糖次之;ME3还可提高花粉管质量,花粉管长度适中、较直且粗.花粉萌发适宜温度为20℃-25℃,固体和液体培养以及黑暗和光照条件对一品红花粉萌发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7个一品红品种花粉离体萌发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林院1号无核黄皮无籽结实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晓芳  黄宝灵  卢宣文 《广西科学》2001,8(3):223-226,235
为了探讨林院1号无核黄皮果实无籽的原因,于1992年-2000年在广西大学林学院观察林院1号无核黄的花器、花粉数量及饱满程度、花粉萌发情况,并和有核黄皮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林院1号进行自然授粉,去雄不授粉套袋、去雄后用有核黄皮花粉授粉并套袋的授粉试验,观察林院1号的授粉受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花器无畸形或无异常现象。胚珠和胚囊发育正常,与有核黄皮的花器构造相同,林院1号无核黄皮无籽并非其花器构造和组织畸形或异常、胚珠或胚囊发育不良所致,而是与其花粉和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林院1号无核黄皮花粉平均萌发率为3.07%,与有核黄皮花粉平均萌发率84.1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F=1544.97>F0.01=98.5);花粉管长0.263mm,比有核黄皮的花粉管(0.387mm)短,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58.17>F0.01=98.5)。林院1号无核黄皮在无花粉刺激下,座果率仍达19.3%,在有核黄皮花粉刺激的情况下,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平均座果率为77.1%,比自然授粉的平均座果率(29.3%)提高47.8%。具有自然性单性结实和刺激性单性结实现象,在有核黄皮花粉刺激下,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无核率仍高达76.0T,与自然授粉的无核率(91.2%),比较,有显著性异差(F=11.3>F0.05=6.94)。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东方百合品种‘wellikealberty’、‘sorbone’、‘rodina’的种内杂交,以及以亚洲百合‘Brunello’,‘Prato’两个品种为母本,东方百合品种‘rodina’为父本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通过测定蒴果的坐果率、膨大程度、有胚率和幼胚萌发率等指标来判断杂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16.
以分别采收于云南、青海的12个常规苦荞品种为试验材料,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分析其种子的千粒重、纯度、穗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平均发芽时间,并评价其种子质量。结果显示:青海和云南的12个品种纯度均高于96%;青海的10个品种千粒重大于20 g,云南的只有6个品种千粒重大于20 g;青海有5个品种存在穗萌发现象,云南有9个品种存在穗萌发现象,其中穗萌发最严重的是‘六苦04’,两地种子穗萌发率均在4. 0%以上;贮藏半年后,青海采收的‘黔苦6号’、‘黔苦5号’、‘苦荞1307-893’、‘晋苦荞6号’、‘云荞2号’、‘六苦04’、‘云荞1号’、‘川荞3号’、‘酉苦1号’和‘晋苦荞2号’仍具有种用价值,而采自云南的‘黔苦6号’和‘六苦04’则失去种用价值。结论:模糊隶属函数法可用于苦荞种子质量分析,多数苦荞品种在青海种植时种子质量更佳,采自云南的‘酉苦1号’表现最好,两地种植时评分均较高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酉苦1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哈密瓜花粉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对哈密瓜品种金皇后的离体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硼酸的不同浓度对哈密瓜花粉离体萌发具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硼酸浓度为20mg/L;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哈密瓜花粉的萌发率不同,25℃时哈密瓜花粉的萌发率达到了最大值,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随着温度的升高,花粉管的长度也相应的增加;另外,不同的贮藏时间和贮藏温度对哈密瓜花粉的萌发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花粉,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花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兰州百合和唐菖蒲花粉在离体培养中对外源糖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在定性分析这两种球根花卉成熟花粉糖类物质的基础上,对花粉萌发过程中糖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两种球根花卉花粉中都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可溶性糖,但仅兰州百合花粉中含有淀粉,且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以PEG4000+硼酸为培养基进行花粉培养,两种花粉均有较高的萌发率;唐菖蒲花粉在仅添加PEG的培养基中不能萌发,兰州百合花粉则可以萌发.在花粉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但兰州百合花粉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唐菖蒲花粉,蔗糖酶及乳糖酶变化显著,在花粉培养初期迅速下降.淀粉(兰州百合)、蔗糖及葡萄糖含量的变化也很显著,尤其是葡萄糖.因此,两种花粉在PEG培养基中萌发力的差异,以及对外源糖的选择性都或许与花粉中糖类物质的种类、含量及酶的活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三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牡丹花粉的储藏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丹白"等5个牡丹品种的花粉为试材,分别贮藏于室温、14℃和-20℃条件下,定期测定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牡丹花粉室温下安全贮藏期(T50)为5.90 d;4 ℃下花粉安全贮藏期为40.48 d;-20℃下花粉安全贮藏期为91.86 d,且品种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羊草(Leymus chinensis)结实率低是限制其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营养条件对羊草雄性器官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以水分胁迫和施氮为处理,采用TTC法和苯胺蓝染色法,对羊草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条件下,施氮处理对羊草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无显著影响,在对照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条件下,与水分胁迫条件下的不施氮处理和施氮处理相比,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仍未达到显著水平.只有在对照水分和施氮处理条件下,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羊草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与结实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在干旱与半干旱的松嫩草地,只有在维持一定土壤水分条件下同时施氮,才能显著提高羊草花粉活力和花粉萌发率,进而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