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质疑基于模型推理的认知论题,尝试对在自然化认识论纲领下的认知-历史分析方法进行规范性研究。类比建模是基于模型(Model-based)推理的主要形式之一,类比建模的基本机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模型来源的泛化抽象,二是基于目标域的特征对模型来源进行限制或修正。这两步反复操作,最终构造出适用于目标对象域的模型。模型与对象域的适切性(fitness)则是对以上机制恰当性的基本评价标准,类型层级理论对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为测度适切性提供了一条可操作的方法。基于类型层级理论,并结合贝叶斯方法可以解释类比建模何以能够提高模型的可信度,以及类比的创造性与科学合理性之间的关系。这一工作对基于模型推理的科学认知论题的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驳。  相似文献   

2.
“强纲领”是埃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提出的研究知识社会成因的社会学形而上学理论。巴里.巴恩斯和大卫.布鲁尔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他们把自己的纲领定位在“相对主义知识观”上,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他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反对逻辑的合理性是人类理性活动的普遍合理性的标准。然而,他们的论证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来自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面对同侪分歧时坚持己见具有认知益处。这一认知益处在多大程度上对同侪分歧的调和论立场构成挑战,亦或为坚持论立场提供支持,取决于我们如何恰当地回应两个关键性的质疑。其一,分歧的认知益处论证因何是一个相关于合理信念的论证,而不是关于其他态度的论证;其二,如何诉诸一种广义认知合理性理解,来论证面对分歧时基于认知益处而坚守信念是一种认知上合理的回应。由此,一种基于认知益处的论证有望为同侪分歧的认识论难题提供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科学研究以多种方式生成和使用数据,数据集经过降噪、拟合等过程构建起数据模型。传统观点认为数据是经验内容,模型则属理论内容,而数据模型处于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但苏亚斯等哲学家强调模型的代理推理这一认知功能,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操作与数据处理过程发挥认知功能。因此一种自然主义的数据、数据模型区分方式应当被抛弃。数据模型以基于推理的表征观为认知力来源。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功能神经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家越来越多地运用反向推理策略来建立和评价各种认知假说。科学哲学家们在讨论反向推理的性质时多把反向推理当作演绎或归纳,企图从有效性和可靠性角度来分析反向推理的合理性。分析表明,这个做法是失败的。反向推理中演绎和归纳交织在一起,同时还要参照其他认识论价值标准,应当被理解成一种溯因推理。反向推理作为溯因推理不仅对形成新假说有启发作用,也能够以最佳解释推理的形式对竞争假说做出筛选。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的科学哲学自然霸权到SSK建构理论,发生了本体论的转换和认识论的飞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SSK的代表人物卡琳·诺尔-塞蒂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出知识的建构模型,扩展了考察对象,拓宽了认知层次,把认知视角从实验转向了实验室,突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增加了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本文中,从自然对象、科学家和表征三个角度论证了科学知识建构过程的可塑性问题.强调了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创新了知识认知模型,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的科学哲学自然霸权到SSK建构理论,发生了本体论的转换和认识论的飞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SSK的代表人物卡琳·诺尔-塞蒂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出知识的建构模型,扩展了考察对象,拓宽了认知层次,把认知视角从实验转向了实验室,突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增加了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本文中,从自然对象、科学家和表征三个角度论证了科学知识建构过程的可塑性问题。强调了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创新了知识认知模型,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拉尔夫·约翰逊指出推理理论的研究是哲学领域亟待填补的空白,并指出对推理概念本身的探讨是推理理论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基本问题。文章讨论了目前学者对这个概念的各种用法并试图解释推理与论证之间的概念混淆。为了澄清推理的概念,文章试图从形式逻辑研究抽象推理形式的角度和非形式逻辑研究真实推理的具体特征进行论述,提出了一个相对广义的推理之概念,以涵盖更多推理理论研究试图探讨的理论内涵。最后,文章再次指出了推理理论研究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东荪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自己多元交互主义知识论,注重知识所受的社会文化影响.他认为,知识是一种解释,知识之真是一种文化满足,真理是在某种境况决定下不得不信的理论.这是中国学界引入与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最早理论尝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真理问题的理路.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科技跨文化和跨国家传播的研究中,巴萨拉模型和佩尔森的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全球西方化的实证主义科技观;后殖民科学观,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地方性科技之间的永久隔阂,走向文化相对主义;当前的后殖民技科学观从全球性与地方性之间相互冲撞的关系视角去关注着全球性与地方性之间各种异质性要素的辩证冲撞与互利发展,这种视角的理论基础实际就是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