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VR电影对空间声的追求,探索了电影声音设计和制作的理念,研究了VR电影中声场呈现和过渡的设计方式,以及语言、音乐和音效在设计上有别于传统电影的方面,提出VR电影声音设计应具备全向思维,可以用声音来主导或推动叙事,其最终目的是营造超真实的幻象世界.  相似文献   

2.
老城区城市生活空间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华庭是合肥市老城区中的一幢新建筑,文章通过老城区更新改造中新建筑的设计实践,对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界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旨在关注建筑空间与城市肌理的关系,寻求老城区中城市生活空间更新和营造街区生活新空间的恰当语境。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影响城市老中心区空间形态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应的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城市老中心区建筑模型、公共空间模型和交通模型3个方面进行权重确定,并将权重与城市区域网络的变化建立函数关系,在函数图像中与各个一级指标的最佳舒适值进行对比,进而确定在某个合适的区域面积内城市空间形态的最佳状态。最后,文章以杭州市上城区老中心区为典型案例验证了该文提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VR技术通过虚拟场景漫游创建一个形象极其逼真的虚拟感觉空间,通过数字化手段为红色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本文以厦门总工会旧址为例,研究VR技术应用于红色历史文化建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实地测绘、三维模型构建和交互设计3方面对VR技术在红色历史文化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基础分析与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长沙湘江风光带的景观特色日益模糊,无法彰显地方特色﹒本研究基于景观叙事学理论,根据前期研究所总结出来的湘江所具有的5种特色事件空间模式(名人事件空间模式、工业建筑保护模式、历史文化事件空间模式、历史遗迹事件模式和神话故事模式),科学归纳出了2种景观叙事类型、4种叙事语言,并结合湘江边事件景观模式的地方特征来一一例证.最后,从湘江叙事资源的保护角度出发,结合地方故事与湘江现有景观,阐述了长沙湘江风光带地方景观叙事空间营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晶晶  刘纯翰 《甘肃科技》2012,28(7):142-143,152
城市,是以“城”+“市”的模式,把建筑空间和人的活动,延伸到大地环境中的人化空间实体.一些学者混淆了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把城市社会的现象、属性错接到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空间上,把城市社会的特性、本质和定义当成了城市(空间实体)的特性、本质和定义.因此,从城市设计层面上对于空间实体性和社会性进行概念区分,明确社会性是通过人的社会活动来营造的,而城市的实体才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7.
陆和峰 《工程与建设》2011,25(5):615-617
结合居住区规模的不断加大,浅谈住宅区环境、空间的营造以及住宅区内配套工程的配置。从住宅建筑的不断发展,对住宅区环境空间的重新思考,以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从而使城市环境空间质量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洁 《甘肃科技》2012,28(13):111-112
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作为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见的是城市空间形态遭到破坏,高层建筑自身也缺乏美感.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多方面考虑的.考虑城市空间形态,在高层建筑体形设计时注重:建筑后退形成城市广场;把握外部尺度关系,寻找城市的尺度;对建筑体量进行控制;高层建筑顶部处理与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关系.从研究高层建筑体形设计为出发点来谈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试图找出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整合城市空间的创伤.  相似文献   

9.
基于福州城市的整体空间特色,分析福州城市滨水空间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亚历山大模式语言方法,提出福州城市滨水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特色有机协调的构建模式.选取市内双抛桥点状滨水空间、连潘河线状滨水空间进行现状空间分析,做出改进设计分析,提出可供规划设计参照的福州城市滨水空间有机构建对策:滨水空间的建筑规划应拟定滨水空间范围的建筑控制高度、建筑红线退让,使滨水空间有足够的景观视线通道宽度,滨水建筑与水环境应建立有机的邻里关系,形成建筑空间与水空间的相互流动、渗透;并结合福州水文化特色,适度开发滨水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影响了城市发展,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好坏也有一定影响,建筑应与城市空间相互协调,与城市营造相互配合,即高层建筑设计通过建筑设计及规划相互作用完成.高层建筑的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文章从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两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了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土地集约利用矛盾最突出的功能区——城市中心展开研究.从城市空间角度出发,结合实地调研的国内外50个特大城市中心区矢量数据,以定量研究为依托,从空间形体、结构要素及服务功能3个方面,对建筑、用地和交通等集约利用的3个层面进行解析,构筑了9项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逐项量化对比研究的方式横向展开,建立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以此对国内外典型城市中心区作全面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将中心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分为相应的4种方式,即全面多项集约利用、单项集约利用、均衡集约利用以及局部集约利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从建筑、用地和道路等方面剖析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探讨建筑叙事与历史建筑修复的关系,以建筑叙事与历史建筑修复相结合为基础,衍生新的多元化的建筑叙事发展方向与设计手法,从城市发展与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将岳阳市聂市镇历史街区作为实践对象,提出关于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空间发展潜力研究是实现低碳化城市空间规划的基础.以城市空间低碳化为目标,运用GIS技术,选取空间导向资源和价值导向资源作为空间资源评价项目.在此基础上,选取土地发展潜力、产业空间发展潜力、空间人口承载潜力3个评价项目建立了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空间发展潜力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上海松江新城北部片区的空间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为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空间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是对城市空间研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城市景观因城市空间扩展和建设活动的空间非均衡性而存在景观生态空间分异,而建筑与城市景观生态关联密切,且明显影响城市景观生态的空间分异.因此,基于城市景观生态空间分异进行建筑的生态优化,其中设计优化是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城市景观生态在区域、建成区和场地3种尺度上的空间分异表现,阐明了建筑与城市景观生态的关联特征,以及基于城市景观生态空间分异进行建筑生态优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筑生态的设计优化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为建构安全健康的城市,营造儿童成长的家园,通过调查浙江金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儿童游戏场地,从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概念不明确、场地互通廊道不足、儿童使用率过低等问题.由此提出:在城市规划中需以儿童安全与健康的视角进行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规划与合理设计,并作为评价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城市的同质化问题凸显,这将削弱城市竞争力,滞缓城市发展。从现象学出发,以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为核心,探讨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重庆、贵阳的几个网红节点空间为例,从历史文化传承,环境利用,空间、建筑、景观设计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和特征。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与建筑环境的共同作用是网红节点的形成基础。规划设计中:应更多关注人的体验,回归城市设计的根本,使节点空间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将人的意识作用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反作用于人的行为;同时,在节点空间营造上应注重场所感,突出城市文脉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一系列评价指标,利用GIS强大的数据采集和空间分析功能,对城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利用GIS进行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库建立与空间分析和土地质量评价3个方面.从评价结果发现:城市土地质量受经济水平影响显著,土地质量与其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密切相关,土地质量线性分布明显、利用GIS对城市土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较好的反映了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因素对土地质量的综合影响,其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传统的评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空间叙事理念探讨了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其在建筑空间设计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空间设计理念及空间叙事理念下的室内装潢设计,旨在增强室内装潢设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与VR技术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照  吴宏斌 《科技信息》2007,(10):189-19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空间环境设计领域的深入,GIS与VR技术在城市建设领域开始得到应用,本文阐述了基于GIS与VR技术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室外空间的设计在进行着千变万化.文章就建筑室外空间尺度设计的功能性、存在的不足及其设计存在的价值进行探讨,只有对城市建筑室外空间尺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城市空间才会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