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科学研究,体感温度=气温-4(每秒风速(m/sec)),可见人的感觉,特别是对外界冷暖的感觉与风的速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是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气象因素,笔者对人的体感温度与风速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期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蒋文 《科学之友》2009,(8):98-99
据科学研究,体感温度=气温-4*(每秒风速(m/sec)),可见人的感觉,特别是对外界冷暖的感觉与风的速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是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气象因素,笔者对人的体感温度与风速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期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英国公布了一份长达700页的全球气候升温报告,再次向人们敲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警钟。该报告指出,全球升温带来的经济破坏规模,与重大战争和经济大萧条相比不相上下。因此,该报告预估,这种升温趋势倘若得不到逆转,全球经济将在今后10年间付出3.68万亿英磅(约合5.9万亿人民币)的沉重代价。全球气候升温以后,将对世界各地产生何种影响?这原本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的科研课题。然而这份振聋发聩的报告,却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着手研究以后才作出的。这事引起了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高度关注,使他在该报告公布当天就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原来,前世界银行…  相似文献   

4.
东南极Dome A 近地面气温及雪层温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在Dome A 获取的2005~2007 年自动站观测资料, 分析了冰盖近地面3 个高度的气温和近表层4 个深度雪温的季节变化及其差异特征, 并分析了近地面底层逆温及大气稳定状况, 最后对近地面观测气温、10 m 深度雪温以及地面气温的关系作了探讨. 结果表明, Dome A近地面温度变化具有典型的无芯冬季特征, 在长达半年的冬季期间近地面存在强而稳定的逆温. 雪层中季节温度波动的振幅随深度衰减, 同时位相逐渐滞后, 导致近表层内季节温度的垂直分布廓线具有显著差异. 由于很强的近地面逆温效应, 自动站观测的近地面年平均气温比 10 m 雪温所代表的年平均地面温度高得多. 而根据边界层理论对地面气温进行近似推算得到的年平均地面气温与10 m 雪温十分接近, 考虑到其极低的10 m 雪温和很强的近地面底层逆温, Dome A 可能是地球上地面温度最低的地点,这有待于观测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气温与下垫面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这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不同地区地面的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地面的地理因素从大范围来讲,主要指水陆分布大势和大地形的特点,区域气候就是在这两个地理因素对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对于小范围的地区来说,地表的地理特性主要指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夏季东北地区低温与全球气温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名立 《科学通报》1980,25(19):893-893
我国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与夏季温度的高低关系很大.近二十年来,在东北平均3—4年就有一次严重的夏季低温冷害出现,影响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初步的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的出现不是局地的,暂时的现象.事实上,它是全球气候异常在一个地区的表现,为此  相似文献   

8.
气温对云量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逸贤 《科学通报》1983,28(6):384-384
云量的辐射效应可以引起气温较大的变化。这是当今研究气候异常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探讨云量对温度的影响,我们将其他要素(太阳辐射、大气成份、地表性质以及大型涡旋热量输送等)取气候平  相似文献   

9.
赵峥 《科学通报》1983,28(7):398-398
黑洞视界的温度,最早是由Bekenstein理想实验(即卡诺循环)定义的。以后又从Hawking辐射和温度格林函数的讨论得到支持。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是黑洞视界确实存在温度的可靠证明。我们在工作中,论证了在一类较一般的四维静态黎曼时空中不依赖于时间的视界面普遍会产生Hawking辐射,辐射温度正比于视界的表面重力k  相似文献   

10.
严继民 《科学通报》1977,22(8):351-351
在喷气及火箭发动机中,在现代化大规模的石油炼制、化工生产中,在照相感光工业的乳剂生产中等,都涉及液体的喷雾、分散及输运过程,这些过程的性能都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较大的关系。因此,通过表面张力研究流体的二维结构及其运动状态,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由于20世纪90年代是有记载以来全球气温最高的年份,就使得“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这一问题成了研究热点。但是从有记载的年代起,大气就已经不断地被温室气体污染,所以对于引起20世纪气温剧变的原因很难简单确定。不过我们可以在不考虑现代人类影响的情况下,看一看变暖的20世纪之前的1000年里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呢?表面看来,答案可能很简单,20世纪变暖之前是一个“小冰期”,再向前就是所谓的“中世纪变暖期”了。不过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就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莱姆是第一个提…  相似文献   

12.
《温度、可靠性与人类寿命》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对人类37℃的体温提出疑问,并提出降低体温,延长人类寿命的设想。会不会如作者所说:“不论现在看来主张降低人体体温是多么‘大逆不道’,但未来也许可行”?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气象学家的意见,化学物质并非是南极上空平流层内臭氧层空洞发生的全部祸首。大气科学家将在10月监视南极天空年年出现的空洞情况。现行的学说认为氯化合物及其它化学物质破坏了臭氧层。但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瓦尔特·克姆赫(Walter Komhyr)及同事说,“赤道上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可能影响着南极和别处上空的臭氧水平”。研究人员研究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已有25年。他们发现赤道上东太平洋1962~1975年间海面温度较低,与此同时的全球臭氧水平升高。1976~1988年期间该水域较温暖,全球臭氧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地球气温可能会在本世纪上升7摄氏度!负责这项研究的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谢尔洪伯说:“这是科学界对192个国家气候谈判代表的最后呼吁,这些代表必须在哥本哈根启动气候保护列车。他们有必要知道全球变暖的赤裸裸真相,以及它所带来的空前风险。”  相似文献   

15.
蒋维东 《科学通报》1991,36(4):284-284
南极地区气候状况特殊,是全球大气和海洋循环的热汇之一.南极地区在全球气候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观测事实研究和模式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我们在中国南极长城站考察期间发现,当极地气旋过境时,气压急剧下降,有时会出现超出气压计的自记范围,并且没有对应的水银气压表读数的情况.降水、风等要素的测量也遇到  相似文献   

16.
陈烈庭 《科学通报》1990,35(14):1080-1080
大气低频遥相关型的研究对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变化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Walker和Bliss早年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平面气压场确定的南方涛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南方涛动与赤道太平洋的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量观测事实表明,南方涛动和厄尔尼诺不仅对它们所在热带地区的云量和降水存在直接影响,而且还同温带大气环流异常有关,是目前预兆世界性年际气候异常最有效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千年全球气温中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维宏  陆波 《科学通报》2010,55(32):3116-3121
采用最新重构的千年全球代用与器测气温序列、近400年太阳辐射和北太平洋海温指数序列, 分解了不同时段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全时间域上的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 探讨了气温周期变化的成因. 千年全球气温序列中清楚地存在中世纪暖期(MWP)、小冰期(LIA)和全球增暖期(GWP). 剔除这3个时期的基本气候态后, 气温序列中仍然存在准21年、准65年、准115年和准200年的周期变化. 这4个气温变化的自然周期中, 准65年的周期与海温变化有关, 而其他3个周期与太阳辐射变化有明确的位相滞后关系. 准21年的气温周期变化形成了十年暖期和十年冷期的交替. 21世纪之交形成了过去千年中首次的上述4个周期暖位相的叠加, 也就形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增暖和暖平台现象. 根据长期趋势和周期振荡的叠加, 预计全球气温会在21世纪30年代进入一个冷期, 而在21世纪60年代达到一个新的暖期.  相似文献   

18.
正云是由被称作气溶胶的微小颗粒凝结而成。人类污染形成的气溶胶(主要以硫酸的形式呈现)造成了多云阴暗的天空。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通常认为,远古时代地球的天空要比现在晴朗得多。然而,现在有三个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树木中自然释放的气体也能形成云的种子颗粒。这不仅说明过去的天空云雾较多,同样也表示未来的天气有可能会更加凉爽。假如地球的气候对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不那么敏感的话,那么正如研究所证明的那样,未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近日通过实地研究发现,适度的温度升高和大气污染带来的更多氮有利于森林的繁茂。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们20多年来一直在对密歇根硬木森林进行研究,他们日前公布了这一新的令人吃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气温对上海市居民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温对上海市居民死亡的影响》一文从统计角度初步揭示了气温与死亡的关系,提供了不少死因与气温相关的统计模式,这类文章国内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