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2):6455-6459
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指当骨骼肌收缩时,肌纤维所产生的微弱电信号在皮肤表面的募集。一般情况下,表面肌电信号特别微弱,频率主要集中在10~500 Hz范围内,幅值在10~5 000μV,很容易受到工频50 Hz噪声干扰。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采用Ag/AgCl电极拾取SEMG信号,设计了仪表放大电路,带通信号调理电路。实验证明,所设计的电路能有效提取带宽为10~1 000 Hz的表面肌电信号,实现了简捷有效的表面肌电信号拾取。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心率监测的一种方法,由于人体心电信号属于低频微弱信号,故经导联输入后,从体表获得的心电信号经滤波滤除高频干扰后,再经50 Hz陷波器进一步抑制电源干扰,最后通过MSP430单片机的A/D转换,得到数字化的心电信号。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心电图仪显示的心电信号清晰稳定,基本满足临床监护以及病理分析等要求。  相似文献   

3.
工频干扰是微弱生物信号采集过程的常见噪音源之一,特别会造成像心电之类信号的信噪比的显著下降.自适应滤波技术对于去除心电信号工频干扰噪音有着显著的效果,但自适应滤波技术中的自适应滤波器阶数确定是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多阶自适应滤波器中适于去除心电信号的阶数选择策略.在以单路正弦波为模拟工频干扰信号源进行实验中,根据提出的阶数选择策略,确定5阶自适应滤波器对心电信号的工频干扰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实验还证明,与自适应滤波器中的对消器相比,策略所确定的5阶自适应滤波器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并且还能在工频波动处取得更好的处理增益.  相似文献   

4.
心电信号是一种极易受环境影响的微弱信号,其中夹杂的各种干扰噪声增加了心电信号的分析和诊断难度.针对心电信号中的肌电干扰信号,设计改进型分布式FIR低通滤波器.以MIT-BIH心电信号数据库为样本信号,对该滤波器进行数值仿真和电路测试,研究表明该滤波器能有效滤除肌电干扰信号,能提升信噪比、降低均方差,提高心电信号检测的准确率.因此,该设计对去除肌电干扰信号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在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中,微弱信号转换精度、稳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仪器的性能.为了对极微弱信号进行高精度模数转换,本文设计了以传感器为信号源,仪表放大、低通滤波,运算放大和AD7705芯片为主要结构的转换电路.该电路能够完成对传感器产生的极微弱低频信号进行放大、去噪和模数转换,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电路能够有效转换极微弱电信号,为极微弱信号传感器在智能设备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眼电信号很微弱,需要设置前置放大器和滤波器,用于探测微小的生物信号并将信号滤波,传输到ADC.设计了一种基于蓝牙4.0的微型低功耗眼电探测系统.无线功能的实现是基于BLE Soc芯片CC254,该芯片基于蓝牙低功耗技术(BLE)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距离大于100 m,速度高于16 Kps,平均功率低于26.7 mW,待机功率低于2.7μW.能较为成功地提取眼电信号,并基于蓝牙4.0进行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7.
李富强  郑宝周  贾树恒 《河南科学》2011,29(12):1509-1512
针对心电信号常被工频干扰污染问题,为了从观测信号中有效分离出心电信号,采用了基于负熵最大化的FastICA方法.仿真中,观测信号由心电信号和工频干扰通过混合矩阵线性叠加而成,无明显心电信号特征.经具体方法基于负熵最大化FastICA方法处理后,分离出的心电信号很好地逼近了理想心电信号,具有明显的心电信号特征,心电信号提...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震信号的心率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向外泵血引起与心跳同步的身体的震动,产生体震信号,其规律与心率相关,可在脊椎轴上通过敏感的力传感器检测出来.体震信号微弱且易受干扰,针对此特点设计了传感器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说明了检测方法.所获得的原始体震信号先经预处理去除噪声,再应用模极大值算法得到每个心动周期中的峰值点,最后求得心率.采集体震信号时,同步采集一路单通道心电信号作为基准,评价测量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体震信号的心率测量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包括诱发电位在内的微弱生理电信号的特点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讨论了在强背景噪声下微弱生理电信号的检测与处理技术及其结果,并指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MATLAB软件,以数值模拟的方式,构建神经网络纤维方程.以单个神经元模型为基准,研究神经纤维细胞中膜电阻,膜电流,以及膜电压的数值关系.以人体中常见的Na+离子,K+离子,Cl-离子为研究对象,经过数值模拟,得到在神经纤维模型下,膜电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神经纤维传导距离的增大,神经纤维中的电信号传导的能力发生了变化.Na+离子产生的膜电位逐步减弱,生物电信号逐步减弱;而K+离子,Cl-离子产生的膜电位逐步增强,随之生物电信号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