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殖民批评视角下的加拿大《印第安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是加拿大最早的居民和主人的印第安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组织结构,自主地管理着本族事务。欧洲移民的到来,使得印第安人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和自治的权力,沦为附属和被监护的地位。以后殖民视角从1876年颁布的《印第安人法》入手,探讨印第安人与欧洲殖民者的关系,揭示加拿大印第安人从中心走向边缘的过程,旨在为研究印第安民族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张明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1-46
面对白人社会及其文化的侵蚀,坚守传统文化,心怀万物平等观念,视自我为人类共同体、大地共同体一份子的印第安人,达到了人性与自然世界之本性的相融相合,实现的是深层生态学提倡的"生态自我",而切断了与自然、部落文化的关联,被西方文化同化的印第安人实现的是非生态的"小我",从而导致身份危机;印、白两种文化对土地和自然解读的巨大差异是导致印第安社会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文学发展的各历史时期,众多作家们用不同的文学样式吟唱着相同的一个主题,向往自由与和平、追求民主与幸福的传统精神。而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恰是一部热情歌颂和平劳动生活和印第安民族兄弟友谊的诗歌,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它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卓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的小说《绿房子》选择皮乌拉的第一家妓院作为“文明社会”和土著聚居区的交错点,让代表“融合”的各个阶层、各种血统的人物在此粉墨登场,后殖民批评层面的内容充斥于字里行间。一方面,作者利用几个事件穿插叙述,体现了拉丁美洲所承受的殖民影响,塑造了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间于“中心”与“边缘”的尴尬身份使得后殖民话语在其创作中如影随形。不同于以往的是,本文将剖析焦点由小说的文本结构转向其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5.
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特别是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下,北美大陆的有识之士开始认真思考科学技术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精神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影响。以克雷夫科尔和贝弗利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作家通过对印第安人纯洁高尚的品行和健康自由的生存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身处工业文明的人们对印第安古老文化发自内心的赞赏,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因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而导致的道德沦丧和人性异化的担忧,今天读来仍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选择和建构的结果,关乎该民族的生死存亡。厄德里克的著名小说《爱药》探讨了当代北美印第安民族内部成员之间如何共处,呈现了印第安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四种文化形态:纵欲轻生的原始文化、苟且偷生的保守文化、爱生护生的女性文化和兼收并蓄的创新文化。小说揭示了爱在凝聚民族力量方面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7.
赵娜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117-120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写黑人女孩佩克拉的遭遇,批判了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黑人的人性被扭曲,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性的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抵抗白人文化霸权的糟粕,建立黑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相似文献
8.
段云峰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73-77
乔治.桑早期的小说曾致力于妇女问题的探索,她的成名作《印第安娜》描述了一位纯洁善良的女性,她为了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爱情,所遭受压迫和阻碍的故事。用结构主义批评文论中的二元对立来解读小说,分析其人物情节中相对应的因素,进而揭示《印第安娜》这部作品的深刻意义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10.
许吟雪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5)
《宠儿》和《慈悲》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莫里森从女性奴隶母亲的角度描写了奴隶的真实内部生活,揭示了掩盖黑人真正历史的沉重黑幕,唤起黑人群体正视历史,探索了非裔女性如何更好地确立自身的身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我爱比尔》是直接回应当下语境的小说。在后殖民图景下,迷失的阿三之流的第三世界女性,舍生忘我地进军欧美,结局却是那样的令人无奈和沮丧。阿三的生存境遇显然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困境暗合,王安忆把一个复杂而沉重的社会学问题渗透到个人化的故事里,古老的中华在后殖民图景下边缘化了,怎样进入国际关系的主流,理应成为整个民族普遍性的焦虑与困惑。这也正是《我爱比尔》的题旨所在。 相似文献
12.
曾伟妹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97-101
东方主义是西方虚构东方的一套思想体系,其话语霸权阻碍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对《南岳之秋》中意象的分析,体现了英国现代诗人燕卜荪对东方主义的话语成见的有意识纠正,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思维定势,并探寻了燕卜荪在后殖民语境中再现真实中国的思想根源。同时,阐述了东方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揭示了超越东方主义需要东西方学者的共同努力,要挣脱东方主义的桎梏,就必须具备回归历史客观现实的有意识纠正。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和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的主人公都是比较敏感内向的小男孩,两位作家通过对两个青春少年生活片断的切入,深入到其内心深处去反映他们对生活和爱情的反思及内心的成长,揭示了反思和内心成长的主题。本文拟从写作细节上来对照赏析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无归属的印第安人埃贝尔如何依托印第安传统文化重新确立印第安信仰、找回自己本来具有的身份的过程,探讨部落土地和传统仪式在寻求身份认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雷祖威的短篇小说集《爱的痛苦》,通过细微的心理描述展现了生活在中美两个世界之间的华裔美国人的种种心态。本文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解读该作品中二代华裔男性的生存状态,指出他们在"第三空间"生存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亦可充分利用"第三空间"的优势,综合利用两种文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跨越种族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主流文化也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的局限性,积极从其他文化中吸取有益成分,寻找替代性生态思想资源,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印第安人是北美大陆最早的居民,他们在自身生存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尊重生命”、“天人合一”等要素渗透于他们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7.
18.
祁亚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6):133-137
布莱恩.弗里埃尔的代表作《翻译》被誉为爱尔兰戏剧史上的分水岭。在爱尔兰被视为一个后殖民语境的前提下,从3个方面解读该剧中的爱尔兰文化身份之重构过程:语言和文化身份塑造,(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与文化身份建构,以及重写历史与文化身份之重构。同时,指出弗里埃尔并非仅仅停留在后现代的虚无主义之上,而是通过否定和颠覆"既定"的现状积极地为爱尔兰文化身份之重构创造新的表达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主要讲述了四位出身、性格各不相同的中国女性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的女儿在美国出生、成长的故事。本文结合后殖民理论中他者的概念,来探讨《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作为华裔女性,所遭受的来自于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创伤,试图探讨她们创伤的根源以及她们是如何努力摆脱创伤的。 相似文献
20.
董学栋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5):85-87
V.S.奈保尔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和境况。自我追寻和家国寻根的主题贯穿整个创作的过程,这一主题在他的讽刺长篇小说《模仿者》中得到了极富哲理的诠释。本文从小说的主题中凸显出来的殖民地人和移民者在强势宗主国文化下所表现的幻想破灭的惆怅感、身处他乡的疏离感和回归故土的无归属感以及漂泊流放的虚无感为切入点作深入探讨,揭示出现代社会是个荒谬、混乱、毫无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体破碎,自我遭到扭曲和肢解,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