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谢朓诗风接受史上,李白、杜甫的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李白称赞谢诗“清”的一面,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不以为然,但他的诗作却实际上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而杜甫,则既推许谢诗的“清”,又完全接纳谢诗的“丽”,从更客观全面的艺术价值角度审视关照谢诗,其诗作全面接受了谢朓的诗风,从而完成了谢诗诗风接受的转关。  相似文献   

2.
"言为心声",谢朓的作品也正是他矛盾人生心态的反映.一方面他拥有优游富裕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社会,他惆怅郁闷.笔者试图去解读谢朓作品中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即抒写他那种雍容优裕生活之中忧谗畏祸、思乡怀归、精神苦冥等怅惘心绪,并由此进一步深入了解谢朓乃至整个南朝时期士人的生活境遇.  相似文献   

3.
谢朓,是出身世族大姓、受过良好文化教养、拥有多面才华的人物。十九岁即步入仕途,走进皇室藩王诸王幕府,颇受重用和信赖。他的新体诗,在中国诗史尤其对唐诗风格形成上,具有深远影响。然而,他一生最辉煌最富有治理创新业绩的,则是三十二岁至三十三岁一年零三个月的宣城太守任上。因此,研究谢朓,必须从他宣城太守任上的史实入手。广搜涉及谢宣城诸文献和宣城实地调查,对谢朓出守宣城的政治背景、莅职与离任的具体时间,以及他对宣城山水的独钟情愫、爱民惠民的大德举措,一一进行探素、追踪与梳理。结论是:谢朓是位纯正的为民之官,他与宣城百姓结下的深厚情谊,千古流芳。  相似文献   

4.
身为"古文运动"领袖的韩愈,其诗歌的光彩常为文章所掩,然而韩愈诗歌对唐诗的发展、宋诗风格的形成、元明清诗歌的承继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韩愈的诗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韩愈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中,其诗风从清新雄豪到奇崛瑰怪再到古朴清新,天赋个性、创作心态、社会风尚等是其在人生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诗歌风格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谢朓,字玄晖,是齐梁时最杰出的诗人。他生活在政局动荡,形式主义浊流泛滥诗坛的时代。而谢朓的诗作却以其“清丽”之美倍受人喜爱。谢朓诗中抒写的感情大致不外是:忧世之叹、思乡之情、隐逸之志、欢聚之喜。而这些感情又经常是互相联系,交织在一起的。通过这些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和诗人追慕的清逸情趣。而诗人写得最多,又最为擅长的则是以写山水景物为主的五言诗。他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  相似文献   

6.
杜牧和谢脁     
谢脁的诗清丽新警,圆美流转,不但其清丽的诗风对杜牧有影响,其山水诗和咏物诗也对杜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诗歌进行解读.文章主要从诗人对诗歌在特定环境下所担负的职能和诗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的思考来发掘希尼的诗学伦理思想及道德原则,由此展现希尼对爱尔兰民族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红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51-52,60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诗歌进行解读。文章主要从诗人对诗歌在特定环境下所担负的职能和诗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的思考来发掘希尼的诗学伦理思想及道德原则,由此展现希尼对爱尔兰民族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9.
“言为心声”,谢脁的作品也正是他矛盾人生心态的反映。一方面他拥有优游富裕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社会,他惆怅郁闷。笔者试图去解读谢脁作品中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即抒写他那种雍容优裕生活之中忧谗畏祸、思乡怀归、精神苦冥等怅惘心绪,并由此进一步深入了解谢脁乃至整个南朝时期士人的生活境遇。  相似文献   

10.
青海谢玛拉依沟金矿区植物群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省玛多县谢玛拉依沟金矿区的植物组成、群落结构、种群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群落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谢Zao诗歌尤以山水诗创作成就高,其诗歌中描绘的清新秀丽山水多见于仕宦揽游之中,谢Zao不仅将自然山水和都邑风物相结合,而且于山水之中将宦游中的欢快开朗、忧谗畏祸、抑郁感伤和羁旅思乡等情感寄寓山水,从而推动了山水诗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谢胱与谢混的渊源关系不仅体现在两人诗歌都以写秀丽的山水诗见长,而且还体现在诗风的清新自然上。谢胱的山水诗既有清新明丽的一面,也有警策有力的一面,并对鲍照的山水诗有所继承和发展。谢诗工于发端,而往往“末篇多踬”。结合钟嵘的审美理想和时代风气,笔者认为钟嵘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  相似文献   

13.
西昆体后期领袖晏殊因为不满于前期西昆体诗人的过于雕琢堆砌、浓艳脂腻,所以通过努力追求清境,推崇气象,导致自己的诗歌取得了清新雅丽的不俗成就,受到后人称赞。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史记》的具体内容,从三个方面反驳了谢文否定《史记》的人民性,从而也否定了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据,认为《史记》的精华正在于体现了一定的“人民性”,不能在批判其封建糟粕的同时,将《史记》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精华一起抛弃。  相似文献   

15.
黄节先生曾致力于汉魏六朝诗注,成就斐然。《谢康乐诗注》便是其中的经典注释之一种。黄节先生之所以以诗为业,写诗注诗,一是为教化人心、匡正世风;二为保存国粹、复兴古学,重振"国家特别之精神";三是心系康乐诗散亡、不易为人理解之忧而纠谬释误;四是与谢灵运精神相通、情感契合所致。《谢康乐诗注》继承李善《文选》注的传统,扬长避短;以史论诗、以诗注诗;案语严谨折衷、集众家所长。对于地名和声韵的注释,也颇具特点。以上笺注特色均为今人读解谢诗带来了很大帮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清丽山水中见宦游之情——论谢朓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朓诗歌尤以山水诗创作成就高,其诗歌中描绘的清新秀丽山水多见于仕宦揽游之中,谢朓不仅将自然山水和都邑风物相结合,而且于山水之中将宦游中的欢快开朗、忧谗畏祸、抑郁感伤和羁旅思乡等情感寄寓山水,从而推动了山水诗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每当国家军事力量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之时,政府往往会出台一些政策鼓励民间武装进行有限军事行动。邓、傅二姓义社民兵组织,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于两宋时期江西东部地区的准军事组织。他们通过长期军事实践和重大牺牲,逐步取得政治、军事和社会地位;这些民兵组织曾支持谢叠山及其他将领组织的军事行动,在抗元战争及维护地方稳定的战斗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士禛一生两次入蜀,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凭吊古迹,状摹名胜,即景感怀,声情悲壮。蜀地之行的亲身经历,千古三峡的雄奇险峻,自然淳朴的民风民俗,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激发了诗人内心的灵感,而且也成就了王士禛在诗歌创作上一次质的飞跃。从此一扫前期迷蒙玄远、清幽澹泊的诗风,变得意境开阔,风格苍劲,气概非凡。  相似文献   

20.
程钜夫是最早进入元朝中枢机构的馆阁文臣之一,然其诗歌研究至今寥寥,较有艺术特色的题画诗更长期为学人所忽略.程钜夫题画诗的情感内涵以钦慕归隐为主体,主要采用复原型、评议型两种创作模式,对画作进行再创造处理.受其品性、诗学及艺术观念影响,其题画诗形成"清俊和融"的风貌.其题画诗承续元初南北诗风融合的硕果,对元中期"雅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