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表明:在2000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强劲的增长.乐观人士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新希望.然而商品零售业销售额的持续下跌给这一希望蒙上了阴影.是哪些人不愿对政府刺激消费的举措作出反应?又有什么绝招能促使他们去消费?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旧观念已然过时,新思路尚未形成.因此,为进一步拓展中国消费市场,商家还需研究消费者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衡问题同时存在.面临未来食物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人民处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由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合理调整食物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的最佳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总结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发展的特点,找出当前消费存在的不合理性,消除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存在的差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膳食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面临着能源危机的今天,节约照明用电是节约社会总能源消耗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达到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住宅、通信、汽车及其相关商品仍然是消费热点,成为带动消费平稳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但现代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现代经济学有两个根本问题:一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问题;另一个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比如说,一件商品,在你没有购买之前,它无论是存放在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的"四种消费品"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中国 ,消费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那么 ,消费仅仅是可以拉动内需 ,把老百性的钱从口袋中掏出来 ,而再激活生产吗 ?于老的“四种消费品”理论 ,试图透过一般现象揭示出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些本质问题 ,回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消费问题能在当今中国成为如此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 ,消费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 ,发展的本质是什么等等。让我们认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以及消费在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这是于老的理论创新。当然 ,于老的理论创新 ,仍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有些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商榷。比如 :在那么多发展性的消费品中 ,为什么把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单独提出来作为这个理论框架中的支点 ?如何划分每种消费品之间质的同与不同的规定性 ?不同的消费形态究竟是人的经济行为还是文化行为 ?由人的消费行为引起的社会生产力规律的新变化是否是时代转换的标志 ?当人的衣食温饱得到满足后 ,产生的非物质的和非货币的消费形式 (如 :尊严、自由、友谊、幸福感等 )属于哪种消费品 ?那么这是经济行为还是文化行为 ?  相似文献   

6.
刘静  李备 《中国科技成果》2013,(5):79-80,F0003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中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三分之二以上,并且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对于严重依赖煤炭及相关能源的中国,煤炭、煤层气和煤系页岩气等能源的安全开采和综合利用,将继续影响能源供给和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
PX项目在中国多地出现争议和叫停,中国面临本土生产不足和消费需求巨大的矛盾。文章介绍了PX一词的技术含义,通过介绍针对减少污染,提高环保的专利技术,来引起人们对PX技术的客观认识,推动PX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1中国的能源发展、消费及相关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的能源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能源生产总量已达到10.9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为12.8亿吨标准煤.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原油约占21.4%,天然气3.4%,水电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大的是欧洲,每年鲜花消费92亿美元,人均年消费30美元左右。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年消费量30亿美元。世界上花卉出口最大的国家是荷兰,年出口花卉13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是目前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寒拉迈德的巨型中国紫藤,枝干长153米、重达252吨,覆盖面积4100平方米,每年开花150万朵左右。世界上最古老的花城是唐朝时的长安(今西安),当时有花3000余种。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现印度尼西亚“大花王”。“大花王”每朵花开5瓣,直径1.2~1.4米,重9千克左右。世界上最香的花,是荷兰的野蔷薇,香气可传5千…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绿色消费的生态哲学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绿色消费是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它既是时传统消费模式的反思批判,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有必要通过对绿色消费可持续性的生态哲学反思以及时现实格局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消费重要性的学术探讨,来更深刻地认识这一全新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在这样一种本质为"技消费"的新型消费形态中,信息技术在其中既"解蔽"又"遮蔽"了消费:一方面,它使我们已有的消费需求实现了从一定程度的"混沌"到更为清晰明了的转变,同时又使我们潜在的消费需求得到挖掘,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消费,从而通过技术使得消费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人的存在本性——需要;但另一方面,它会使共享经济中我们的消费理性和消费技能建立于技术理性之上,消费者受到技术更大的"宰制",这可能引发"技术理性战胜个体理性"和共享经济中"操作自主性"的加强。为了避免共享经济中新的消费"遮蔽"所带来的负面可能性,需要在社会建构技术的基础上,改写已有共享经济中的"技术代码",从而避免消费个体可能因"遮蔽"所带来的新的"异化"。  相似文献   

12.
防不胜防的"地沟油",让人们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忧到了几近崩溃的地步。然而,同为食用油消费大国的日本却无"地沟油"事件。日本人因有吃油炸食品"天妇萝"的习惯,每年从餐饮业、食品加工企业及家庭厨房中产生大量的废弃食用油。据日本全国油脂事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统计,仅2008年全年,日本共消费237万吨食用油,产生约45万吨废食用油,其中30万~35万吨来自  相似文献   

13.
符号消费是现代技术发展引发的新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从STS视角揭示和剖析符号消费的本质及其社会后果,可以为建构现代技术发展与大众消费活动的合理关系提供一种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观点出发;把消费分为两类:生产资料消费——生产消费;生活资料消费——生活消费。  相似文献   

15.
田萍 《科学大观园》2004,(10):49-49
如果说,在过去漫长的消费领域里,一直是成年人唱“主角”的话,那么,今天的孩子(独生子女)们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消费领域的“次主角”。他们中不但有不少人露出现代“富翁”的派头,而且,越来越多地主宰自己的消费行为,并影响着成人、家庭和社会,有的“小富翁”的高消费水平已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对此,有关社会问题专家发出如此感叹:中国孩子们的消费意识过早地成熟了。孩子高消费现象触目惊心物质砝码的倾斜与奢侈浪费的享乐主义蔓延,给涉世末深的青少年带来的劣性刺激与心理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眼前的现实,也确实令人担忧啊!“贵族学校”…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保健品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保健品的消费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①消费区域由城市逐渐扩大到农村,由发达国家延伸到发展中国家;②消费对象由过去的老年、儿童为主,扩大到中青年和妇女;③消费选择由过去着眼于病后康复,现在扩大到节性和常年性的保健消费;④消费目的由防病治病扩大到抗衰老、美容健美等多种需要;⑤消费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就消费而言,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富裕家庭高于一般水准的家庭;⑥消费需求由一般营养保健品扩大到中高档滋补保健品,求新、求天然品、求品牌、求疗效好,是当今人们对保健品的新趋势.这一新变化将给国内外保健品市场带来一个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技术消费是技术哲学、传媒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边缘产生的概念。消费技术视野中的传媒教育是对以商品符号的增值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消费社会的描述以及试图在物的消费中建立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的学说引起的技术消费的积极思考和技术消费下的传媒教育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1,(3):10-11
透视中国 作为全球最火爆的新兴汽车消费市场,中国,能否把稳汽车产销的飞快节奏?如何应对汽车消费带来的种种深层次社会问题?怎样在车与路的较量中确保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赢”?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该抱有“浪漫主义”的期待还是“现实主义”的理性?种种问题,答案在社会现实中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但中国木材资源消费也在稳步上升,林产品加工出口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因此中国林产业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环保组织攻击的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认证已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和相关认证体系研究与应用是我国目前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铅工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铅生产、消费中心,中国铅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的精铅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了423万吨和429万吨。随着我国交通工具、移动通信、核电等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我国金属铅需求量将超过60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