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压力AB5型储氢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利用我国丰富稀土资源来开发具有较低压力AB,型储氢合金,且具有较大的储氢量和良好的动力学、热力学性能。利用Mn、Al、Cr等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置换B侧Ni,使得晶格扩大,可以降低合金的离解压。在A侧,采用高镧含量的混合稀土可以得到储氢性能(平衡压力低)和活化性能更好的、符合研究要求的稀土储氢合金。  相似文献   

2.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了Mg2-xNdxNi(x=0,0.1,0.2,0.3)储氢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合金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等容压差法分析测试了合金的压力--组成--温度(PCT)曲线和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研究了烧结温度、稀土元素Nd对储氢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影响,比较了SPS技术与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的Mg基合金组织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异同.结果表明:SPS制备的Mg2-xNdxNi(x=0~0.3)系列储氢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良好;Nd元素有利于Mg合金化,不利于储氢量;烧结温度对储氢量、PCT曲线平台性能有明显影响;当Mg2-xNdxNi系合金中含有Mg和NdMg12相,PCT曲线出现双平台现象;与铸态合金相比,SPS制备的Mg1.7Nd0.3Ni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较好,但储氢容量、放氢率和PCT曲线平台性能更差.  相似文献   

3.
稀土系储氢合金的添加对Co-B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炼法制备稀土系储氢合金及Co-B合金.研究了稀土系储氢合金的添加对Co-B合金的结构以及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合金后,Co-B合金的电化学容量和抗腐蚀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婷  曹中秋 《甘肃科技》2005,21(12):86-89
文阐述了储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对储氢电极合金的性能要求,介绍了镁基储氢合金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Ni—MH二次电池负极用镁基储氢舍金的研究发展概况,讨论了改善电化学性能的一些方法,同时给出目前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具有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储氢合金有很高的储氢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自行设计安装了一套测量储氢材料储氢性能的装置,以V基固溶体储氢合金为实验样品进行了测试,并对样品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6.
质量轻、储量大、清洁的氢是未来一种比较理想的能源载体.而氢的安全、高效存储是实现氢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一种储氢材料的储氢合金一直是储氢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A2B型Ti2Ni基储氢合金具有较大的理论储氢容量(约500mAh/g),受到广泛的关注.介绍了晶态Ti2Ni合金的结构特性,概述了Ti2Ni基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TiFe储氢合金理论储氢量为1.86 wt.%,且分解压力适中,循环稳定性好,价格便宜且资源丰富,极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应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固态储氢材料.但传统的TiFe储氢合金存在着活化困难、有效储氢容量较低、抗杂质气体毒化能力很差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TiFe基储氢合金的缺点,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镁基储氢材料体系入手,综述了该体系的研究情况及近期进展.对镁基储氢材料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将其分为单质镁储氢材料、镁基储氢合金和镁基储氢复合材料.并结合各类镁基储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指出要改善镁基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必须走多元合金化的路线并在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优化合金成分与新的合成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储氢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金属Mg易热扩散制合金的特性,以化学镀Ni的碳纳米纤维(Ni-CNFs)为前驱物,制备出了Mg-Ni合金与CNFs的复合储氢材料.并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提出了镁基储氢合金与CNFs复合储氢材料的储氢机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两种不同配比La-Ni-Al的储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aNi4.061Al0.222储氢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为292mAh·g1(303 K),且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同时研究了Zr的添加对LaNi4.061Al0.222Zr(=0-0.2)储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2时,储氢合金电极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309.9mAH·g-1和高倍率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1.
Al-Li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新型的固态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技术为Al-Li合金的工业化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主要Al-Li合金(包括Al-Li-Cu、Al-Cu-Li、Al-Mg-Li)FSW技术的大致研究进展,总结了FSW工艺参数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is a common failure in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which widely occur in aircraft engines and aerospace thrusters; as a result, the development of anti-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materials has been pursued. Ni-based alloys are a common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 however, they are too expensive. High-entropy alloys are alternatives for the anti-oxidation property at high temperatures because of their speci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The recent achievements of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hase structure, alloy element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high-entropy alloys are summarized. The reason why high-entropy alloys have anti-oxidation ability at high temperatures is illuminated. Current research, material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3.
介绍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各向异性理论及FINEMET、NANOPERM、HITPERM等3种典型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研究进展,对于高温条件下使用的Fe Co基纳米晶软磁合金进行了讨论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应力腐蚀开裂(SCC)是金属材料的腐蚀问题中的重要部分。它指金属在特定介质中由于受稳定应力产生尖锐的裂纹而造成的金属材料的腐蚀破坏。它比较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对SCC的研究需要各方面的工作(图1)。 自1906年开始出现关于SCC的文章后的近80年中,人们从冶金学,断裂力学、物理和化学等各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有关机理。对六、七十年代此方面的工作已有许多人进行过归纳和总结。这里在简单回顾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归纳近两年来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温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铝化物为基的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和热腐蚀的性能,作为高温下工作的结构材料是很有吸收力的。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脆性断裂和低的断裂抗力限制了它们作为有实用价值的工程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有序间化合物合金的脆性断裂行为,并弄清了脆性断裂的内在和外在的一些控制因素。第一原理计算和原子结构模拟的新近研究结果能进一步帮助了解金属间化合物的原子结合键性质、位错组态和合金元素的作用。对基本问题的更好了  相似文献   

16.
非晶态金属是近几十年才发现的一种金属材料 .正是由于它的“年轻” ,许多人对它还不太了解 ,对它的结构、特性和应用方面的许多问题也正在研究中 .即使如此 ,非晶态金属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文章从一般的概念上介绍了非晶态金属这一近代的热门新型材料 ,从科普的角度而又不失专业特色地综述了它的结构、特性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了二种高强度锌合金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以及稀土金属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锌合金的性能优于常用的轴承材料ZQSn6-6-3。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AS系镁合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成形工艺和热处理以及合金化元素对AS系耐热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使AS系耐热镁合金主要的强化相Mg2Si晶粒细化,并均匀分布是提高其性能的关键。利用往复挤压等技术和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铸造AS系耐热镁合金性能的微观组织,添加适量的Ca、Sr、Sb、Nd和Y等元素也可以细化Mg2Si晶粒,提高其高温蠕变性能。  相似文献   

19.
Silicon (Si)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attractive candidate anode material for use in next-generation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 (Li)-ion batteries (LIBs) because it has a high theoretical gravimetric Li storage capacity, relatively low lithiation voltage, and abund-ant resources. Consequently, massive efforts have been exerted to improve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hile some progress in this field has been achieved, a number of sever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element’s large volume change during cycling, low intrinsic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poor rate capacity, have yet to be solved. Metho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ave been attempted via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ized Si materials. Unfortunately, reviews summarizing the work on Si-based alloys are scarce. Herein, the recent progress related to Si-based alloy an-ode materials is reviewed.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Si anod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used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re first de-scribed. Then, the available Si-based alloys are divided into Si/Li-active and inactive syste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ystems are dis-cussed. Other special systems are also introduced. Finally,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outlooks are provided to enable the wider application of Si-alloy anodes to commercial LIBs.  相似文献   

20.
金属植入物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中常产生较大的伪影,严重降低MRI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病理诊断分析。降低金属植入物的磁化率是降低MRI伪影的有效途径。医用锆合金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磁化率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回顾了锆合金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相组成和合金元素对锆合金磁化率的影响,详细介绍了Zr-Nb合金、Zr-Mo合金、Zr-Ru合金等低磁化率锆合金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锆合金作为医疗器械候选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