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牛顿宇宙模型、奥伯斯佯谬、哈勃定律与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认知历史;分析证明牛顿宇宙模型和奥伯斯佯谬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指出奥伯斯佯谬的隐含错误和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证据尚不充分;提出零密度宇宙模型并证明该模型可以解析宇宙学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得到了 近似下的诱生引力宇宙波函数,当诱生引力耦合常数取牛顿引力常数时,等效标度因子α的数量级为普朗克长度。在U(α、x)<0的Lorentz区,宇宙演化为Desitter宇宙。  相似文献   

3.
1923年哈勃通过对星云距离的测量最终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后来又发现了普遍的星系红移,推测宇宙在膨胀,自然宇宙的过去比现在小,最小为零,这样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渐渐地形成了.可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物质是宇宙的全部还是部分?可以发现当年宇宙学家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宇宙大爆炸一定产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质,这仅仅是个假设,标准宇宙模型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本文尝试从另一个思路,重新对宇宙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按宇宙在大尺度上均匀、各向同性的假设,运用经典力学理论,由质量连续性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哈勃常数与宇宙膨胀时间的关系以及宇宙质量密度、宇宙尺度与宇宙膨胀时间的关系.哈勃常数的计算结果与观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Lema tre-Tolman-Bondi(LTB)宇宙模型是对超新星亮度变暗的观测事实的另一种解释,其优点在于不再需要引入神秘的暗能量.在特殊情形下,LTB宇宙模型能够约化到通常的Friedmann-Robertson-Walker(FRW)宇宙模型.对于一般的LTB宇宙模型,通常的Friedmann方程必须作出相应的推广.由于LTB宇宙模型是非均匀但各向同性的,因而推广的Friedmann方程应含有两个哈勃参数.但在LTB的相关文献中,所讨论的是单哈勃参数的Friedmann方程,它无法完备地描述宇宙的演化.仅从牛顿引力理论即可导出单哈勃参数Friedmann方程,还进一步定义了LTB宇宙模型中无量纲参数,给出了双哈勃参数Friedmann方程的另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宇宙进化的8个层次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爆炸宇宙模型 [1 -3]1 宇宙演化与生命起源是自然界最大的奥秘自古以来 ,无数先哲和学者为揭开宇宙的创生和生命的起源提出了种种假设。相传5000年前伏羲氏得《河图》而创画八卦。伏羲八卦方位图的要义是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生六十四爻。这就是说 ,天地宇宙是由简单向复杂演化的。我们的祖先能在几千年前对天地万物的生长发展过程 ,提出这样高度概括的哲学总结 ,实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发现的宇宙观 ,并不带有上帝创造世界等神话迷信色彩。这是朴素的唯物论 ,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二进位记数制 ,直…  相似文献   

7.
依据表征物质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罗意,爱因斯坦关系,从微观意义上获得和说明了牛顿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发现了决定时间之箭的物体自身质量时变关系,并推导出著名的哈勃定律,论述了推动宇宙和地球演化的主要动力,揭示出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是微观,宏观,宇观统一运动的根源,是实质上处于演化之中的物理世界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爆炸宇宙理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宇宙理论,它在经过古斯等人提出的暴涨理论修正后日趋完善。但即使这样也还存在几个难题无法解决:(1)欧洲普朗克望远镜揭示的宇宙背景辐射的不对称性;(2)宇宙中所有物质来源于大爆炸没有实验依据;(3)存在暴涨中宇宙膨胀的超光速问题。为了解释上述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大爆炸宇宙理论基础上的多宇宙模型:总星系局爆宇宙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文中提出了检验理论模型新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最终确认真实的宇宙到底更符合哪个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三维平直空间和牛顿引力理论为出发点,计算了宇宙的总质量。计算结果小于天文观测的所有星系的质量(本文把它当做宇宙的总静止质量)。由此得出结论,宇宙是一个束缚体系,它不会永不休止地膨胀下去。  相似文献   

10.
刘亚 《枣庄师专学报》2007,24(5):100-103
本文将虚数引入太极宇宙模型并建立起太极宇宙模型的数学模式,利用现代宇宙学研究成果验证可见宇宙在太极宇宙模型中的适用性,同时应用哲学语言论证太极宇宙模型所表述的哲学宇宙精神.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11,(8):93-93
A:“宇宙有多大”是一个千古谜题。古人只能笼统地说“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就连牛顿也只能假定宇宙(空间和时间)是无限的,潜台词还是“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周妍 《科技咨询导报》2007,(18):131-132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时空观的发展过程,从古代的天圆地方时空观到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中心论;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中心论到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每一次变革都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突破,一次飞跃,都是对旧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因此在科学研究上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影响最大、讨论最多的“宇宙定律”莫过于17世纪的“第谷-开普勒-牛顿三部曲”。事隔300余年,依然觉得有一些旧话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14.
威廉·赫歇尔是公认的恒星天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宇宙论更是兼具突破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点。18世纪的宇宙观已经完全突破古代静态、封闭有限的观念,转向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宇宙生成论。在威廉·赫歇尔以前,康德、赖特等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宇宙论。然而此时的宇宙生成论多是牛顿力学外衣下哲学思辨或神学的产物,缺乏观测证据。赫歇尔吸收了前人宇宙是生成演化的思想,并根据自己独特的统计和分类方法将星云按照其形态、亮度排列出了一个演化序列,演化被引力所支配,形成了一个不断收缩、物质凝聚的宇宙图景。该宇宙论同古代水晶球模型以及20世纪天体物理学兴起后的膨胀宇宙观皆形成鲜明对比,代表了前天体物理时期天体力学体系下的宇宙论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非线性二次引力理论中,探讨了整体宇宙弦的引力场,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结果相比较,其度规获得了一个相当于长程牛顿势的修正,表明在远处有一高阶的吸引力。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运动的整体宇宙弦的吸积问题,弦尾部的吸积效应也作了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欧洲普朗克望远镜最近测量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存在宇观不对称,这种整个宇宙的不对称性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人们需要对传统理论进行新的考察。任何理论在创建时都有一些假设前提,这些假设前提构成了理论的基础。在牛顿力学中,牛顿假定存在惯性系,所有牛顿力学方程只对惯性系成立。相对论则以四条公理作为逻辑起点。讨论理论的逻辑起点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尤其是研究理论的适用范围时,内部逻辑很难帮助找到突破口,而解剖理论的基础则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运用了一些新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这些新的方法和结论将有助于对未来理论发展趋势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有限宇宙论未能就宇宙因子Λ的形成原因作出解释.本文从无限子宇宙模型出发,提出Λ的成因在于:在极大尺度范围,引力子被吸收的影响及引力场对高速粒子的排斥效.  相似文献   

18.
宇宙学家发现,宇宙膨胀的速度没有像他们一直以来认为的那样因为重力的作用而减缓,其速度一直在加快。因此,弄清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是当前宇宙学的首要问题。两者都能揭示出宇宙的起源和命运,以及统治整个宇宙的物理学法则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宇宙大爆炸的起点疑难出发,依据宇宙观测的新证据,论述了宇宙在时间上既无起点也没有终点.从最小的物质构成到最大的宇宙形成两个方面说明宇宙自然的逻辑前提,认为在可理解宇宙的概念下,大爆炸是循环宇宙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宇宙子概论     
阐述了新的宇宙图景,提出了广义场的物质结构模型,对质量,质量亏损,力和引力场等物理参量重新进行审定,给出了宇宙常数q,描述场的大统一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