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陶瓷摇臂中陶瓷镶块与铝合金基体的连接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倒楔角式的陶瓷镶块,采用铝合金压铸的方法将陶瓷镶块与铝合金基体连接起来,形成全包容的连接结构.对压铸过程中陶瓷镶块所受的热应力进行了分析,并与把柄式结构在压铸过程中陶瓷镶块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比较,证明全包容倒楔角式陶瓷镶块在压铸后受压应力作用,从而极大提高了陶瓷镶块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基体上Al2O3基陶瓷涂层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消除铝合金基体上制备陶瓷涂层过程中高温对基体性能的不利影响 ,寻求一种在较低温度下制备陶瓷涂层的方法。将含有一水硬铝石和添加物的浆液施于铝合金基体表面 ,借助于在铝合金表面和涂层内部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原位生成 Al2 O3基陶瓷涂层。通过研究一水硬铝石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分解反应 ,分析了涂层形成机理 ,借助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对涂层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结合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一水硬铝石热分解在铝合金基体上制备陶瓷涂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CAI的产品创新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CAI技术针对当前新产品开发的实际,对产品创新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产品的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价值工程分析,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创新(CAI)技术,它使开发人员能够迅速找到产品的问题所在和改进创新方向,引导用户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Tech Optimizer。在产品的概念设计、方案设计以及工艺设计阶段,根据市场需求,CAI能辅助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新产品开发以及产品改进,获得产品创新方案的构思,还介绍了CAI在铝合金基体陶瓷镶块摇臂创新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陶瓷粒子增强的锌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陶瓷颗粒碳化硅、氮化硅、三氧化二铝为增强体,锌铝合金ZA-27为基体,通过对陶瓷颗粒进行预处理、机械搅拌和合金化等技术,将陶瓷颗粒与熔融状态的锌铝合金复合成均匀的浆料,用挤压铸造法挤压成型,得到陶瓷颗粒锌铝合金复合材料铸件。在金属基体上,均匀分布着陶瓷颗粒。在有润滑和无润滑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耐磨减摩性能均比ZA-27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合金行业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研究高强度压铸铝合金及其热处理对合金行业的意义重大。铝合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汽车等工业的发展,但由于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加大了对铝合金的需求量,因此,又反过来促进了铝合金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铝合金铸造技术很难满足这么大量的市场需要。该研究者在该研究中通过阐述高强度压铸铝合金及其热处理的内涵,分析了高强度压铸铝合金优化的影响因素和试验过程、试验结果以及高强度压铸铝合金热处理优化的影响因素和试验过程、试验结果,为合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压铸焊合现象可分为化学反应焊合及机械焊合,铝熔体与模具基体接触后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是焊合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合理选择压铸合金化学成分,控制压铸工艺参数,模具表面处理等手段可以减少焊合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在锻压车间,不论是模锻锤的锻模与锤头的联结或是自由锻锤砧块与锤头的联结,均系用燕尾与楔铁这种联结方式.水压机的砧块与活动横梁及下横梁的联结,亦是楔铁来紧固.在生产过程中,楔铁的紧固或松脱,传统的方法是用行车吊起一沉重的撞头,由行车的行驶,使撞头获得一定的速度,同时在撞头的两边由若干工人扶持推动,对准楔铁进行撞击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介绍了镶拼式冲裁模CAD软件系统的结构及设计方法,论述了镶拼结构凸、凹模的分块原则、拼块的设计方法以及拼块图的自动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53式7.62 mm口径穿甲燃烧弹对圆筒型陶瓷-钛合金-芳纶三单元层复合靶板结构的侵彻过程,本文开展了抗弹性能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弹体垂直入射将造成陶瓷块开裂破碎,最终撞击在钛合金单元层上形成凹坑,复合靶板穿深与试验所测结果吻合良好,相对误差仅为9.4%;陶瓷、钛合金、芳纶三个单元层消耗的能量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3.77%,13.77%,2.46%.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0°~70°系列不同初始时刻入射姿态角θ0,发现弹体侵彻过程中陶瓷单元层耗散的能量占复合靶板耗散总能的比值始终最大.进一步分析陶瓷单元层可知,随着θ0的增大,陶瓷单元层受力峰值总体呈减小的趋势.且入射姿态角不同,弹靶作用模式也存在差异.对陶瓷单元层进行耗能分析,可知其与质量损失变化大体一致.但初始时刻入射姿态角为30°时,由于弹靶作用过程以弹身接触靶板为主,靶板质量损伤大但能量获取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铝合金的压铸工艺特点和充型凝固过程的不透明性,采用华铸CAE软件对铸件进行模流分析,预测铝合金轮圈压铸缺陷位置,优化模具结构设计.模拟结果显示,采用双流道充型平稳,温度场分布均匀,具有较少的气体夹杂和冷隔等倾向,压铸件整体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自供能装置中以压电陶瓷为核心装置的动态响应特征,通过模拟自供能技术中爆电换能器冲击压电陶瓷的真实工况,揭示了冲击应力对压电陶瓷电输出特性的影响.利用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作为冲击装置,通过改变子弹的冲击速度进行冲击PZT-5压电陶瓷实验.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冲击压电陶瓷的有限元分析,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冲击速度在7~31.3 m/s时,通过改变爆电换能器的冲击速度可以改变爆电换能器的输出电压峰值,并且爆电换能器中的压电陶瓷受到的冲击应力峰值与压电陶瓷产生的电压峰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弹道侵彻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背板条件对氧化铝薄板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在抗12.7 mm穿燃弹过程中形成的陶瓷锥角大小与形态的影响,并分析了陶瓷锥形成的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背板厚度对于陶瓷锥大小的影响尤为明显,当背板厚度增大时,主裂纹汇聚的交点越靠近弹靶接触面,此时拉剪裂纹的扩展起到了主要作用,当背板厚度与陶瓷厚度之比小于1时,厚度比每增大1/6,陶瓷锥锥角大小增加5%;当界面间波阻抗差值减小即背板材料波阻抗升高时,从界面反射的应力波减弱,从而减小了对陶瓷的损伤,陶瓷断裂锥锥角大小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3.
使用铝电极的BaPbO3陶瓷的PTCR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开发具有低电阻率和正电阻温度系数(PTCR)的高居里点陶瓷材料,以BaCO3和PbO为原料制备了一组La掺杂的陶瓷材料.实验发现,烧结的陶瓷样品在室温下具有极低的电阻率,且呈现出和金属导体一样的电导体特征;使用铝电极的BaPbO,基陶瓷体表现出PTCR特性,并且这种特性可以通过调整掺杂物的量进行改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微观结构分析表明,一薄层的烧结陶瓷表层为具有金属性质的正交结构BaPbO,纳米相,并由此使其表现出极低的电阻率;具有PTCR特性的陶瓷体内部是由具有畴结构的铁电相组成,所以除去烧结陶瓷表层后,喷镀铝电极的陶瓷体表现出正电阻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初步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观应力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具体的陶瓷基颗粒复合材料,阐明微观应力对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通过调控材料内部的微观应力以改善材料力学性能.还研究了采用高频微波处理St3N4/TiC(P)陶瓷复合材料,利用Si3N4和TiC对微波能的不同吸收特性,调整材料内部的微观应力,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铜-压电陶瓷复合型驱动器的制备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开有空腔的黄铜片与压电陶瓷通过导电胶粘合并固化获得了一种具有大位移量和一定负载能力的铜一压电陶瓷复合型驱动器,实验得到的压电常数d33超过2000pC/N、本文系统分析了该驱动器的压电性能和位移特性;讨论了驱动器几何尺寸对驱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金属顶盖和压电陶瓷之间的空腔可以将压电陶瓷片的径向位移转换成整个结构的轴向位移并将之放大;随着铜片厚度的降低,驱动器的谐振频率明显下降,轴向位移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单片机及其控制电路为基础,设计了压电陶瓷变压器驱动电源,该电源为压电陶瓷变压器提供特定的振荡信号,根据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输出信号,适时调整输入频率,使其与压电陶瓷谐振频率一致,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压电陶瓷的升压比,保证了压电陶瓷变压器的最大输出。实验数据表明,利用该驱动电源控制的压电陶瓷变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结构简单,调试方便,造价低廉,实用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压电陶瓷驱动器。  相似文献   

17.
陶瓷热敏电阻氢处理降阻的研究樊玉薇,贾连娣,吴冲若(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南京210018)为使钛酸钡系陶瓷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R)的电阻率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方法是通过控制原材料纯度、微量元素分布均匀性与工艺过程一致性来减小阻值分散[1],而对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Ba0.2Sr0.8)1-1.5xBixZn0.04Ti0.98O3(x=0.00、0.01、0.02、0.03)陶瓷材料,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变温介电谱方法,对它们的晶格结构、微观形貌和复介电常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Zn2+和Bi3+进入到Ba0.2Sr0.8TiO3晶格中并与之形成ABO3钙钛矿型固溶体;2)随Bi2O3掺入,陶瓷的室温晶系结构由立方相转变为四方相,同时出现在约120K的弥散相变转化为弛豫相变;3)Bi2O3掺杂对晶粒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晶粒之间的连接性增强,陶瓷的致密度增加;4)当T=300K,f=1Hz,当Bi3+的掺杂量为0.01mol时,陶瓷样品室温介电常最大(ε'=1529.95),此时室温介电损耗值为最大(tanδ=3.366×10-2).上述结果为该类陶瓷掺杂改性研究,以及弛豫相变机制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过渡金属氧化物不仅可用作助熔剂,改善陶瓷的烧结特性,同时也可作为掺杂物在陶瓷材料中进行离子取代,改善陶瓷的性能.本文详细叙述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对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烧结特性、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压电性能、铁电性能的影响.分析总结过渡金属氧化物在改善KNN基无铅压电陶性能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为今后助熔剂改性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抗弹陶瓷材料抗弹性能的理论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杆式弹侵彻过程的力学分析,运用Tate理论方程和空腔膨胀理论,将侵彻过程的运动参量表达为材料力学性能的显式函数,进而将陶瓷材料差分效益因子表达为材料力学性能的显式函数,从而在理论上用材料力学性能的显式函数对陶瓷材料抗弹性能的试验数值指标进行了表达,以明确的数学形式表示了陶瓷材料对抗弹效能具有关键作用的力学性能参量.初步计算表明,该理论方法可以对陶瓷复合装甲抵抗杆式穿甲弹的防护效益做出近似的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