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君山茶     
君山,拥有旖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富饶、珍贵的物产,俗有"白银盘里一青螺"之称,又有"洞庭茶岛"之誉.古来名闻遐迩的君山银针茶就出产在这里.君山茶的历史据《潇湘聆雨录》记载:"洞庭君山之毛尖,当推湖茶第一."《湖南省志》曰:"君山茶色味似龙井,叶微宽而  相似文献   

2.
文琦 《科技智囊》2007,(1):82-83
在《红楼梦》中,有两位老人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风趣幽默的刘姥姥,还有一位就是荣宁二府的当家人——贾母。贾母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情节也多是和家里的孩子们吃喝取乐,但她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一位  相似文献   

3.
宝黛爱情在贾府之内是众所周知的,金玉姻缘也得到了包括元妃在内的广泛支持,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在五十七回的一段文字中,贾母却向薛姨妈暗示,她打算让宝玉和宝琴婚配,这段文字一直以来都是解开贾母对宝黛钗婚配态度的一处关键。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细致分析话语之中的深层含义,通过对《红楼梦》里的两段文字的对照解读,得出贾母提亲的用意并不在于宝琴,而是借此向支持金玉姻缘的势力发出一个信号,她还没有打算要宝钗。  相似文献   

4.
辛晶 《科技信息》2007,(10):9-9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艺术形象最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她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的。总的来说,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王熙凤的为人处事主要体现在她的语言交际能力、管理才能、口才技巧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姑娘"一词出现了一千多处,然而其所指称或表示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归类,并在与《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即Hawks和杨宪益对该词的翻译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和风俗传统不同而引起的称谓差异,以及此差异所暗含的人物间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贾琏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可是,长久以来,在凤姐强大的光环笼罩下,贾琏形象的研究较为单薄。但详细考察《红楼梦》中有关贾链的描写,贾链除了“小有才”之外,还“小有德”。而这两点正是为人所容易忽略的。  相似文献   

7.
<正>《红楼梦》是中国非常了不起的文学作品,围绕《红楼梦》已经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红楼梦》:美食家在《红楼梦》里找到很多美味且能养生的菜肴,诗人研究《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园林师探寻《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设计……今天,我们从气象的角度来看一看《红楼梦》中的季节,并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人物吧。在《红楼梦》中,对自贾宝玉降生到贾宝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长篇人情小说产生并繁荣于明中叶以后,其中以家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自《金瓶梅》出现后有了长足发展,创作于清中叶的《红楼梦》是这类作品中最优秀者。除这两部外,尚有《醒世姻缘传》和《岐路灯》。前者是明末作品,后者与《红楼梦》作于同时。只是《岐路灯》因种种原因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又以全貌面世并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盛产茶叶的圣地,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更具有丰富多彩的茶事描写,如多样的茶品、上品的茶叶、精致的茶具、讲究的茶道以及茶俗等等情节描述,体现了我国清代盛行的茶文化现象。茶文化描写并非纯属闲笔,相反它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渲染了悲剧气氛,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是景物描写的能手和巧匠。在《红楼梦》中,他把景物描写得婀娜多姿,逼真传神,像闪烁繁星,如璀璨宝石,巧妙的镶嵌在情节上,使景物与情节结合的如漆似胶,浑然一体。探讨曹雪芹的景物描写这一高超艺术,无论对《红楼梦》研究,还是对指导当前文学创作,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按一般生活习俗,结了婚的女人一过四十多岁,就有被称呼“老太太”的.照此类推,《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共有四个“老太太”: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贾母自不必说,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一出场就是一位“老太太”.那么邢、王二夫人和薛姨妈,年令是不是够得上称“老太太”呢?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王夫人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第十八回《庆元宵贾元春归省》写元妃游赏大观园时,为大观园题名、题诗。后又命众姐妹和宝玉题咏,并说:“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是我意外之想。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此四大处必得别有章句题咏方妙。”宝玉因咏《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杏帘在望》四首,其中《杏帘在望》一首由黛玉代作。这四首诗,歌咏大观园中四个重要的地方,即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和稻香村。后为黛玉、宝钗、宝玉和李纨所住,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里,贾母为了看尤二姐适不适合当媳妇,戴着老花镜,仔细打量她的手。事实上,只要善于观察,双手也会说话。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里,借薛宝钗之口,谈了绘画要胸中有全局的一番道理,这就是贾母命惜春画大观园时,薛宝钗对惜春发出的一番议论:“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要胸有全局,“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些话是曹雪芹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在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艺术规律。既可以说是以绘画反映现实的一个艺术规律,也可以看作是一切艺术作品反映现实的一个艺术规律。《红楼梦》正是遵照这一艺术规律反映了封建社会末落时期的现实生活的。《史记》虽  相似文献   

15.
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它继承了《金瓶梅》开创的文人自创和人情小说的传统,是《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中介,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和低估。其妇女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小说特别是《红楼梦》有显著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信仰空间,通常是指信徒供奉、祭祀神明,并寄希望于祈祷的方式来实现自身愿望的公共场所,在明清小说中“出镜率”极高。作为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描写信仰空间亦非常频繁,在前八十回中有四十三处提及信仰空间,后四十回中有二十一处提及信仰空间。根据其社会属性,《红楼梦》中的信仰空间可划分为佛寺、道观、宗祠和其他人物庙宇四种类型。在《红楼梦》叙事过程中,叙述者通过“声音”和“视角”两个维度将形形色色的信仰空间展示出来。其关于信仰空间的呈现,绝非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意识“搬运”,而是在现实基础上,经过作者的“才子之笔”将其文学化、艺术化了的产物。创作者有意识地利用信仰空间充当故事背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掌控叙事节奏,从叙事学角度而言,信仰空间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府里有很多娱乐活动,这些娱乐活动有的是即兴举办的,更多的则是以节日、节气为由头举办的。《红楼梦》中的节日《红楼梦》中写到的节日非常多,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春节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节日。诸多节日当中,作者提到次数最多的是元宵节,其次是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中最盛大的应该是春节,为什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元宵节的次数反而最多呢?春节确实热闹,一家人团聚,人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其翻译工程无疑是浩大而艰巨的,即使是所占篇幅极小的章回目录的翻译也是颇值得讨论的。目前,《红楼梦》有十几种英译版本,其中具有权威性的代表乃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这些译本分别代表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于《红楼梦》的理解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翻译。本文拟就杨氏夫妇的译本对古典章回小说的目录翻译做一次抛砖引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台湾杜世杰先生的《红楼梦考释》一书所遵循的学理、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其实是违背学理、六经注我的学理、方法,突出表现为对《红楼梦》中名词的任意猜想、谐韵添字的随意增添以及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任意解说。《红楼梦考释》的非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善于通过一个简单的情节表现众多的人物。第四十六回贾母发怒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情节。 贾母因贾赦要纳贾母房里的心腹使女鸳鸯作妾而发怒,以至怪罪王夫人,一时间举座皆惊,形成僵局。作者通过在打破僵局的过程中各种人物的心态表现,全面展示了人物身分、地位及性格特征。 贾母朝王夫人发怒却非同小可,这是贾府最高统治者对她最信任的而且也是最忠于她的得力当家人,实权派人物的发怒,因此,贾母这一怒必然震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形成非常紧张的局面。 作者有层次地先后写了王夫人、薛姨妈、李纨、探春、宝钗、迎春、惜春、宝玉、凤姐等九个人物在这场僵局中的表现。 当鸳鸯为了逃脱贾赦的蹂躏而跑到贾母跟前跪下哭诉,发誓终身不嫁并毅然剪发明志时,作品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