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但黄师傅我却一向对此言嗤之以鼻。不信?你看我在这直销村开了10几年茶馆,来游说我做传销做直销的没有一个营也有一个连了,我却硬是一直“守身如玉”到现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在这个地方,黄师傅看惯了行业的悲欢离合,但当他又亲眼目睹了一场父亲骗女儿的悲哀传销骗局时,毕竟还是忍不住老泪横流。是什么东西让父亲敢于欺骗亲生女儿,又是什么让女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请听黄师傅婉转道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叫周二毛的传销受害者。通过黄师傅与周二毛接触后才发现,非法传销真正的可怕在于,即使周二毛主动跳离了传销窝点,但他的价值观还是脱离不了非法传销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今天开讲的是打传,谣言太多,真假难变。信者,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不信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直销该怎样做呢?很简单,就是自身体验产品,再把体验的结果分享给别人就可以。直销就是由自用到分享的过程,直销中销的是自己,卖的是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张桂松夫妇在新家购置家具时,首先相中了一张木质餐桌,上面刻着"知足常乐"几个字,当时他一看就对妻子说,"我不喜欢知足常乐",后来一眼相中了"乐在其中"。张桂松第一份工作是在电信局这样让人羡慕的单位里,但他永不甘于平庸。他做过传统的经销商,卖过西瓜,饲养过家禽,还卖过传呼机和手机,那时他对直销有种本能的反感甚至嗤之以鼻。他现在是一位职业的直销人--天狮集团的荣誉董事,他和儿子还有妻子均为五星金狮(占据了天狮金星海外体系中1/5的名额),他的家人被称为天狮家族。他说他要改变天狮人的人员结构,他做到了;他说他要在5年内拿到天狮所有的奖项,他也做到了;甚至他身边坐着的只有21岁的儿子,在马来西亚天狮年会的领奖台上挥一挥手便将这个公司的从业结构平衡至老中青齐备的局面。下一步,张说他要带领自己的团队进入国际市场,这又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时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直销人,需要经常与伙伴及新人沟通的拥有一部时尚且实用的手机是很有必要的。一款具有丰富的扩展性和较强的商务功能的手机,会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给你很大的帮助。下面为直销人推荐三款手机,希望能够真正给你的直销生活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8.
邹盛元是不幸的,因为家庭的贫困,他险些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是几个哥哥的牺牲才成就了他的大学梦;邹盛元又是幸运的,他刚到深圳的第二天,在很多人还不知直销为何物时,他就接触到了直销、接触到了完美,并在直销领域一路走远,直至今日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自从进入直销圈子,就经常听到一些直销朋友经常说他(她)受伤了,不想再做直销,见了直销人就躲,甚至不愿和周围的亲朋好友谈起自己的直销经历。几年的直销经历,我也不断思考这种现象,梳理身边朋友身上发生的此类情况,最后总结成了直销人的十大致命伤。  相似文献   

10.
在雄心万丈地向商务部交了2000万元直销保证金之后,富饶企业集团董事长孙景业做梦也想不到,几个月之后,他和他的经销商就会被内蒙古海拉尔公安跨省追捕。虽然一个月后他终于被无罪释放,但是他的企业——曾被誉为大连民营企业的后起之秀、被行业视为中国民族直销企业生力军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地方科技》2006,(1):58-60
一直以来,与其他行业相比,直销业不太容易被普通的民众理解,直销在中国被人接受的程度很低。截止目前,仍然有很多人谈传色变,虽然刚宣布的直销法明确了直/传销的概念,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直销的社会地位就提高了,直销的社会形象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个带着原罪的直销行业,在已经合法化的今天,想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本行业的社会形象是直销企业当务之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高源是位机械工程师,早年当过医生,现在是中国新闻传媒出版社属下的记者。他经验丰富,在直销行业闯荡了10余年,到2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他待人谦和,心胸宽广,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开始讲述他的直销生涯,并构想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3.
笔者采访过很多直销人士,对于为何选择直销,他们的很多回答都有些相似的,比如觉得从事直销可以实现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可以浓缩人生奋斗历程等等。张继巍坦言,自己在不断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对直销这种经济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证,而论证的结果是他对直销的完全认可。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直销能够解决以往传统经济模式很难解决的几大难题。这也是他从心底认同直销并决定从事直销的很大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90-92
No.1 Japan Life:中国直销从偷渡开始 随着直销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腾飞,特别是日本的企业开始向外输出直销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一家卖磁性保健床垫的Japan Life公司以高于日本三倍的价格在深圳开始以传销制度销售床垫,标志着传销正式登陆我国。  相似文献   

15.
直销商在展业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卖产品不如卖自己”。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直销商个人口碑在直销运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直销商来说做直销的过程也是不断打造直销商个人口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第一次接触到直销这种商业模式起,张小伟就一直对直销有着理智而准确的认识。1997年,正值那场传销风暴的高峰期,张小伟在朋友的怂恿下加入一家销售摇摆机的传销公司。出于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张小伟付出极大的热情去了解它,在了解了直销文化和直销精神后,他很是看好这种商业模式的前景,随即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在这个事业中。虽然他的热诚和努力最终化为黄梁一梦,但他并没有对直销从此灰心丧气,而且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并不是像竹篮打水一场空般的没有半分收获,“直销在国外已经被证实了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只是由于操作不正确,让它暂时误入迷途。有了这段经历,我更坚信自己当初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做直销久不得志的李万复最近异常兴奋,逢人就说他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好项目,并广泛邀人加入。他口中的颠覆传统直销概念的产品叫“湿厕纸”。  相似文献   

18.
大家或许没有注意过,也或许曾经注意到但是没有深究过,直销行业有这样一个现象:大到企业,小到职业经理人、一线营销人员,一旦进入直销行业,就很难回头,很难再退出直销行业。即使表面退出了,但还是心系直销,这似乎成了业界一个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9.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面对陈湛这样—个性情中人,突然很想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他送别。他说他又要走了,而且在中国直销真正开放前不再回来。从安利到天狮再到美罗国际,从海外到国内、从国内到海外,陈湛的直销之路就一直这样曲折前进着,这样的经历也几乎让他变成了一个标准的海外直销人。回来两年多,他已经有些看不懂中国直销业了,他觉得中国直销业的糟糕情况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想象,他甚至认为中国的直销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因此,陈湛再次选择了从国内到海外,不仅是出去“取经”,而且要“修庙赚钱养和尚”,他试图找出一条中国直销企业可以遵循的道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和骆超的分道扬镳,王君平先生也就渐渐淡出了直销界的视线。有一句话叫“他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有他的传说”,用来形容王君平先生给直销界带来的影响,再贴切不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