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定势是指一种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在思维不受到新干扰的情况下,人们会按既定的思维方式或用既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种通过先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影响,其思维会产生两种对立的结果,就是正迁移与负迁移.该文试图探讨促进思维定势正迁移的一些方法,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1 数学学习中影响思维定势正、负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在现有的思维定势上发生的,因此迁移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这种迁移可能是积极的(正迁移),也可能是消极的(负迁移).影响思维定势正、负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道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形式.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学生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它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捐极的一面,这就是形成思维的果极性和情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广阔性和灵活性,必须经常启发学生从习惯思维的反方向思考问担,也就是必须加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是教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有许多数学家运用过向思维,取得了重大的创造性成果和新发现.如非欧几何就是一千多年来从正面去证明欧几里得第五次设失败之后…  相似文献   

3.
化学习题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解题技巧、解题方法,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消除学生思维定势影响,培养求异思维;鼓励创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克服思维呆滞,培养直接思维,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防止知识负迁移,培养对比思维.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这样教学,学生灵活迁移知识能力与思维素质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复变函数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容易和数学分析中的类似概念混淆,产生思维定势,不能正确理解概念.把复变函数中的概念和数学分析中的类似概念进行对比讲解,不但能增加课堂趣味性,而且能充分展示类似概念的异同,进而让学生达到真正理解概念的目的.文中将探讨如何恰当地利用对比教学法向学生讲解复变函数.  相似文献   

5.
人们的大脑在接受一系列按一定时间、一定秩序重复进入神经中枢的信息时,就会引起一定秩序的反映,这种反映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趋势使人们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教育心理学所说的思维定势。化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表现为学生思维的一种趋向性与专注性。正确利用这一思维规律,有助于学生运用记忆中储存的知识信息促进正迁移,缩短知识的更新周  相似文献   

6.
注重反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多向思维.在数学分析教学中,不但要从正面去理解、证明有关的概念、定理等知识,还应该克服思维定势,从反面、多方向、多角度去理解概念和定理的实质,适时地构造反例,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势双向地影响着双语转换过程中的思维,即翻译思维。翻译思维中的思维定势不单是一种"倾向性和心理准备",还是思维认识的一种结构;译者所具备的翻译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不一定会形成思维定势,它们仅仅是思维定势形成的必要条件。存在于翻译思维中的思维定势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自动性等特点,对译者产生双向影响。在翻译思维过程中,译者应该扬长避短,并运用发散思维对原文进行调整、创造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比使思维定势从旧知识向新知识,向知识的纵深、横向,并在相近学科知识的掌握中产生正迁移,顺利实现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朱丹 《山西科技》2006,(1):83-84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打破思维定势,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存在,使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去创造,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新一代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定势对学生接受物理新知识、新概念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对学生学习知识产生正迁移,也可产生负迁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高中生化学学习思维定势的负效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中高二学生进行思维定式的问卷调查,分析思维定势的产生原因和存在的负效应,探讨针对高中生化学学习思维定势的纠正策略。结果思维定势的产生原因可从学生、教师这两大方面进行分析,高中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负效应。结论思维定势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成绩提高有一定负效应,应该从学生和教师这两方面进行纠正,夯实基础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试误法,可以帮学生克服旧的思维定式,更快更牢地接受新知识,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柯 《华东科技》2011,(2):46-47
当创新思维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时,我们就应该去考虑其根源所在。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七种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包括经验偏见、利益偏见、位置偏见、封闭思维、惯性思维、线性思维以及惰性思维。而在上述的七种思维障碍中,前三种属于偏见思维,后四种属于定势思维。偏见思维,还涵盖了文化偏见、点状思维、刻板印象等类别。而在定势思维中,还有习惯思维、心理图式以及狗鱼思维等。  相似文献   

14.
步入大学之门的学生们表面上“营养丰富”,实质却“素质贫血”,他们不懂得正确地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怎样通过教装、言谈举止、必要的礼节去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采.因此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交际礼仪》课程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剪裁,摆脱“授人以鱼”的旧理念,并代之以“授人以渔”的新思想,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傅敏 《科技信息》2012,(35):I0351-I0351
在高考理综化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科学、合理地运用比较法,可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辨别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6.
要想使一节数学课取得成功,问题设置的时机应该哈到好处。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表明:学生在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的。因此,只有把握好设问的时机,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何谓好的时机,主要表现在:当学生正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当学生受旧知识的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时;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表现为思路单一、呆板。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的很大成分是存在着思维定势的影响。下面分析思维定势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创造思维的 ,以及我们在教学中所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思维定势造成对命题条件的忽视学生解答问题时 ,有一种定势 ,希望运用大脑皮层中储存的原解答方法解决新问题 ,这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活动。但是 ,当两个问题形似质异时 ,如果不能分辨出它们的区别 ,抵制思维定势的影响 ,就容易导致照搬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来解决条件变化了的新问题 ,表现出对数学条件的混淆。如 :解方程x2 (-…  相似文献   

18.
在几何的证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探求证题思路,而探求证题思路又依赖于题目中的某些触发因素.思维定势是我们探求证明思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两个例题,论述了运用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探求证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释疑解难.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手段。课堂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善教者,必善问。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质量的提问,会“一石激起千重浪,”荡起思维的层层涟漪;一组有质量的提问,会推波助澜,把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向新的境界:一堂讲究提问技巧、策略的课.会一环扣一环.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去点亮学生心灵的火花。  相似文献   

20.
导入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资源,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导入方法,去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自然过渡,从而大大提高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