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列宁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未来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又得以很好地发展,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们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理论是对我国国情认识上的飞跃,是新时期建设的出发点,我们要牢牢把握,避免左右摇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我国国情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二者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邓小平的国情思想是毛泽东国情理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 ,并纠正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于中国国情的某些错误观点的分析和认识 ;同时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并深入研究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情理论体系 ,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行动指南。一、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本文从国情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出发,阐述了国情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进而指出必须在充分把握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国情的基础上才能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也才能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经过多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清了中国的国情,也就是说,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等基本问题,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走了一段相当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中共“一大”时期,由于早期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出了一个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视野中的民族大学生社会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院校是国家专门为少数民族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从转型社会、和谐社会和风险社会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联系现实、从多面向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我国国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价值观,科学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建设社会、服务于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裴丽 《当代地方科技》2010,(24):173-174
中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是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划分的基本的问题之一,它是历史学领域很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和明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关于该问题仍然一直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和思想,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进行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选择,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法治建立的思想基础是法治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普遍而深入的形成。在中国建立法治制度,就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现实状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的法治道路。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是中国实现法治的社会基础。探讨和认识我国正在建设的法治国家与我国以前和现在所不同的特征,是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必须深刻认识民主政治发展的艰巨性.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实践,使民主政治建设既有的根基不稳固;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使民主政治建设背负的包袱太沉重;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使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束缚难排除;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挤压性矛盾,使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任务很紧迫.如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模式、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如何进一步丰富民主形式、如何发扬基层民主、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如何促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解决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立基于"网站群"理念的政府门户网站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所遵循的基本思想,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抓手和基于——“网站群”的理念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路,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具有现实性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要害是主观与客观相脱离,既脱离时代的客观实际,也脱离本国的国情;既缺乏深刻的社会发展规律概念,也缺乏深刻的生产力概念,好凭主观美好望愿和主观想象办事。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还有某些闪烁着真理火花的观点,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重要来源的话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空想论就明显成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阻力。当前,我们有必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排除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空想的干挠,对于指导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前进,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国芳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4):34-35,62
1958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探索一条快速发展并且适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而发动的,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发生,是由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的国情、人们迫切要求发亮落后面貌进而焕发了前所未有的高昂的建设热情、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并超额完成给党和人民带来的冲动和误解、以及小资产阶级的狂热等因素决定的,对“大跃进”的再认识,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果实,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也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所以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教育性质问题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高度重视教育性质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性质有不同的认识,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阶段性和历史的继承性。一百年来,党对教育性质的认识不断发展与丰富,构成了党的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性质的继承和创新,反映了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需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性质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一百年来,人民性在党的教育性质认识中占据核心位置,从教育要唤醒工农,到教育要向工农开门,再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人民性始终构成党的教育事业的价值轴心,坚如磐石。党在不同时期对教育的其他性质的论述,最终是为了充分实现教育的人民性。这是党的教育事业,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与国情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是现实发展的依据和基础 ,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和延续。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 ,要认识今天中国的国情 ,就必须对历史的中国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历史学在国情认识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资本主义概念的再认识,提出了"社会性质的资本经济"概念,并指出这一概念对探索适应和促进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生产方式、解决所有制改革深层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大力发展社会性质的资本经济;发展社会性质的资本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设计好的实践教学工作过程是确保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社会实践过程深化了学生对本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的认识,也深化了社区工作内容的认识,提高了我们时专业发展与建设的认识。这种教学活动也推动了我们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学习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邹嫱  尹湘萍 《科技资讯》2009,(9):205-205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结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节约型校园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切实提高师生素质,培养良好行为品质的需要。高校可以从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工作机制、讲究工作实效和资源整合共享四个方面来建设节约型高校。  相似文献   

18.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样,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等问题的认识,求教于同志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还处在高度民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民主政治作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处在高度民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反革命分子、严  相似文献   

19.
王春爱 《科技信息》2010,(23):266-266,267
对外文化交流在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些疑虑和恐俱、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方面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促使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国民性和国情有更多了解认识。而高职英语教学突出实用性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促进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余洋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1):124-126
历史哲学是指18至20世纪西方哲学中探讨历史规律或历史过程,研究历史认识方法和性质的各种学说和理论,形成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论述的学说,是马克思毕生两大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哲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唯物的科学的历史哲学,也是一种具有革命精神的思辨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