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采用落锤式冲击试验机进行了42根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测量试件的应变时程曲线和冲击力时程曲线,分析其抗冲击动力特性。试件在产生压缩变形的同时,其表面中下部多处出现局部鼓曲现象,钢管与内部混凝土之间产生相对侧移;在相同冲击荷载作用下,随着钢管壁厚增大,试件表面应变减小,钢管约束混凝土变形的效果显著;在低速冲击范围内试件所受冲击力峰值变化不大。试件破坏形态和实测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力学性能,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屈服后承载能力,以及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CFRP型材-方钢管混凝土固简柱的抗侧向冲击性能,采用水平撞击装置对3个CFRP型材-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侧向冲击试验.根据柱的破坏模式、局部变形、整体变形及冲击力分析柱的动力响应,研究了CFRP型材、边界条件、冲击能量与冲击冲量对试件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FRP型材-方钢管混凝土固简柱呈现弯曲破坏,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且随着支座约束能力的增大,抗侧向冲击性能增大.增加单位冲击冲量可使悬臂试件的峰值位移下降7%,而两端固支试件峰值位移仅变化1%.随着支座约束能力的下降,冲击冲量对试件变形的影响程度增大.在钢管混凝土固简试件中内置CFRP型材可使冲击位置处峰值位移下降9%,且降低程度随着支座约束能力的下降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元方法,以ANSYS为平台建立了南阳淅川段习营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求解桥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结合桥面振动实测频率,验证了桥梁模型的准确性.计算结果显示,桥梁1阶竖向振动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接近,模型精度较高.拱桥第1阶振型为拱肋横向弯曲,第2、3阶振型均为桥面系竖向弯曲.低阶振型主要以拱肋的横向振动或桥面系的竖向弯曲为主,说明该桥拱肋横向刚度明显小于竖向刚度,桥面系横向刚度远大于竖向刚度,体现了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性能特征.计算结果为结构性能评估与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轴向受压短柱承载力的统一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分别对轴心受压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核心混凝土和薄壁钢管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轴向极限应力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侧向力对核心混凝土、薄壁钢管和钢管混凝土柱的3个约束效应系数,推导出钢管混凝土轴向受压短柱承栽力的统一解。与有关文献的试验结果比较,结论基本一致,证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对钢管混凝土的理论分析有很好的适用性。该推导结果为钢管混凝土承载力分析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孙颖;缪鹏飞;毕岩凇;滕振超 《河南科学》2025,(4):543-552
为研究圆钢管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侧向冲击性能,对已有的冲击试验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5%以内,建模有效。在验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冲击速度和落锤质量的圆钢管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在侧向冲击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圆钢管为内部核心混凝土提供良好的保护,冲击速度与落锤质量对于构件的位移及动能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增加冲击速度和落锤质量均会使组合柱的冲击力和冲击处位移增加,落锤动能增加,从而使冲击作用的持续时间延长,进而增加构件的变形和能量吸收。因此,应合理考虑冲击速度和落锤质量对构件抗冲击性能的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圆形和方形薄壁钢管混凝土短柱及薄壁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为对象,研究了外包钢管受力状态对短柱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了截面形状对外包钢管受力状态及其对核心混凝土约束的影响。通过CFRP约束对受力性能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外包材料受力状态对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圆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约束作用强,试件极限承载力较高,其中圆钢管约束柱中钢管的约束作用更加显著,极限承载力大于圆钢管柱;CFRP约束后,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均得到有效改善。方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效果弱,试件极限承载力较低,且方钢管约束柱的极限承载力小于方钢管柱;CFRP约束对其极限承载力无明显提高,但有效改善了其延性。 相似文献
8.
以洛阳瀛洲大桥主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空间力学计算模型,利用子空间迭代法计算了该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并对其模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工程建设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实验室试验 ,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向受力失效时的基本特征 ,测试了其轴向抗压承载能力 ,并与单一的钢管和单一的混凝土承载能力相比较 ,证实了钢管混凝土承载能力“1+ 1>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核心高强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对 10根核心高强钢管混凝土柱试件轴心受压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对核心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并分析了核心柱的钢管含率、纵筋配筋率、配箍率和截面形式等因素对该种构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悬臂钢管混凝土构件在横向冲击荷载下的力学性能,根据“统一理论”确定构件的极限弯矩,利用理论公式计算构件的挠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相应工况,并与理论结果比较,得到了构件重点部位的应力、应变和加速度时程,结果表明,当套箍系数、材料强度和尺寸一定时,构件最终挠度与冲击能量成正比;冲击能量从自由端向固定端传递,固定端截面逐步进入屈服,最终形成塑性铰构件成为机动结构,丧失承载力;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好的耗能和变形能力。应力、应变呈现典型弹塑性材料自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落锤试验装置对简支、悬臂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大质量低速撞击试验,从变形、吸能能力和塑性铰等方面对试验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简支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变形可超过其跨度的1/10,其最终位移与撞击能量基本为线性关系;撞击能量相同时,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变形大约是空钢管的1/2,即吸能能力是空钢管的两倍;钢管混凝土试件形成的"塑性铰"可消耗80%以上的撞击能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小变形条件下讨论两端固定梁在跨中任一点处受横向质量冲击时的刚塑性动力响应分析问题。给出梁的全部运动过程的解。文中将梁的运动分为三相,各相解析解均可给定。 相似文献
15.
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仿照拱结构静力稳定问题的分类,提出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作用下基于Liapunov运动稳定性定义的动力第一类稳定的概念和基于极值理论的动力第二类稳定的概念,研究其动力稳定问题.前者本质上为弹性动力屈曲,通过改进的时间冻结法即动态特征值方法进行研究;后者本质上是动力极值问题,根据Budiansky&Roth失稳准则(简称B-R准则)结合动态增量法进行研究.从稳定的角度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动力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L形和T形型钢异形截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6根型钢异形截面柱和两根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柱的轴心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对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受压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型钢异形截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塑性要优于普通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塑性。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高强混凝土框架长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分析轴压比对延性的影响.共进行了6根试件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的延性低,轴压比是决定高强混凝土试件延性和耗能的主要因素,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延性和耗能降低。 相似文献
18.
钢管混凝土模型拱的弹性动力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一钢管混凝土模型拱桥为例,首次进行了此类桥型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稳定性分析,探讨了结构动力稳定临界荷载的判定方法,初步建立了适合拱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判别准则,并研究了初始几何缺陷和地震加速度输入方向对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实际结构的动力稳定性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DYNA,模拟了悬臂和简支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侧向冲击数值,计算了动塑性极限弯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