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世纪是帝国的世界,二十世纪是民族国家的历史,二十一世纪将成为城市的世纪。有专家表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两大主线。2013年前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越农村人口,未来40至5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6亿。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是帝国的世界,二十世纪是民族国家的历史,二十一世纪将成为城市的世纪。 有专家表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两人主线。2013年前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越农村人口,未来40至5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6亿。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少有机遇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了1995—2010年吉林省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城市化水平关系,从人口、产业结构和就业共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平市综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1)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15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值偏低;(2)四平市城市化人口主要为市内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这是四平市呈现“虚城市化”的主要原因;(3)四平地区工业发展的较好大环境和资源基础对综合城市化水平贡献较大,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4)四平市就业结构为“一、三、二”模式,就业结构较落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⒈“城市化”水平的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设市城市增长近2倍,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关于“城市化水平”的表述,国际国内均以“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城市化率”。鉴于我国户籍制度,对于实际“非农业人口”的数字未能准确反映,以及统计口径上的因素,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表述尚可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例如:1997年建设部“中外城市与城市化对比研究参阅资料”表述我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9%。但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7年》我国非农业人口29891万人,占总人口120583万人的2…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低,滞后于工业化。近年来,随着城市区域的发展,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大城市群,从而引发了诸如水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生态脆弱等社会公害。因此,在城市建设上,要增强城市的聚集效应,充实城市经济实力,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引导城市群的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意义上的城市 ,是指规模较大的中心建成区和周边附近非农化水平较高、与中心城紧密相连的城市化地区所组成的区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推行市领导县(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使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巨变 ,中国建制城市所覆盖的区域规模迅速成长和发展 ,使中国70%的人口置于市领导县(市)体制的制度环境中 ,城市的地理意义发生了新的变化 ,城市的区域性日益凸现 ,相应也带来了一些突出的行政区划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 ,对于提升中国城市的城市化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城市地区的行…  相似文献   

7.
清代江苏城市人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城市人口的等级模式与山东城市人口等级模式有较大的差异 ,这表明 ,建立统一的全国城市人口等级模式的设想是错误的。清代后期江苏城市人口数量没有大的变化 ,但人口总量却较清代中期有所减少 ,由此导致城市化水平略有提高。这说明 ,清代江苏的城市化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由城市人口的多少来决定 ,而是由区域总人口的数量来决定。施坚雅有关 19世纪中国城市人口的研究 ,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建设》2010,(1):12-13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两大主线。2013年前后,中国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越农村人口,未来40至5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6亿。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发展带来少有机遇的同时,也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社会稳定与安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浅议城市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标志 ,指城市主要特色、性质、地位、历史与追求的记号。当今世界是城市的时代 ,至1990年 ,全球城市化已达72.5 % ,仅首都与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有200多个。我国1994年建制市镇就已达622个 ,其中20万以上人口城市247个。在我国城市中 ,特色不突出 ,“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重 ,通过标志确认与建树 ,突出城市个性 ,增强城市知名度 ,已成为当今城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探讨。1城市标志的形成发展早期城市标志 ,从城市的名称可以推知往往借助于地理特征物来表达。如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各国的城市化在加速进展。1950年,全世界5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才6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71个,而今,超级城市多达25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则达207个,预计到本世纪末,仅超级城市将发展到60个,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达300个。目前,以世界上发展最年青的非洲而言,有16个城市的人口已超过100万。据统计,到1983年,全世界已有44%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本世纪末,世界城市人口比率将接近60%。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化途径有关各要素作了综合的叙述,并且指出研究的手段──自人口的聚集至城镇形成发展这一历史的纵剖面及地域、产业结构等横向有关要素作整体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并指出应重点研究人口指标分析、产业可比关系、城市化和城市化设施,以及城市体系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青锋  崔卫涛 《科技资讯》2012,(27):231-231
城市是随着私有制及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场所。远在奴隶社会,城市的发展已初具规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城市更愈来愈快地发展起来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三十多年以来,世界性城市化日益加速进行。据联合国人口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全世界有60%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城市有现代化的工业、建筑、交通、医疗、通讯联系、文化娱乐设施及其他服务行业,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也因人口密集、工厂林立、交通频繁等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化三个子系统,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学、物理模型和GIS技术研究了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贡献度及其协调性的空间差异,结论如下:(1)山东省整体城市化类型属空间导向型;(2)山东省17地市的城市化有显著空间差异,济南、青岛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青岛市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一枝独秀,威海市的空间城市化水平最高;(3)现阶段山东省整体城市化协调度仍处于拮抗阶段.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06,(3):F0002
现代化城缜建设是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长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又称都市化和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1995年山东省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以后,其城市化水平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化的高速推进使城市用水危机问题进一步加剧。文章首先采用联合国法和线性分析法对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按照城市用水性质分类,采用情景分析法分别对城市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量做出分析预测;最后针对山东省城市用水的预测结果,提出保障山东省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莉 《甘肃科技》2002,18(4):18-18,19
城市发展的脚步总是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科技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 ,同时也加深了对自身的发展前景的认识。科技的进步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并由此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而作为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一方面经济的不断增长促使城市化成为全球社会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扩大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 ;另一方面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又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城市化的步伐与广度在不断的提高与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的水平将会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集体土地与农民保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葵  刘胜军  孙克  秦伟  房兴柱 《科技信息》2011,(33):I0036-I0038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城市集体土地和城市农民人口的特殊现象。本文通过对农村人口生活保障现状和土地对于农民生活的特殊保障意义的概括总结,探讨在现行法律法规条件下,集体土地应怎样纳入城市建设区域,才能继续为农民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以使此类土地和农民顺利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减少这种特殊的城市化形式可能引发的经济与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8.
建筑在城市中的积累和废弃能够对城市环境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以同处于闽三角地区但处于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为例,通过物质流分析预测了3座城市至21世纪末在高速发展、历史轨迹和可持续发展3种情景下住宅新建量、保有量和拆除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未来福、厦、泉城市群的人均居住条件有望达到甚至超过欧美现有水平.2)相较于沿历史轨迹继续发展,盲目追求过高的居住条件(高速发展情景)将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倡导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能够在不影响居民居住水平的前提下,大幅节约资源并减少其环境影响.3)对于城镇化率较高的厦门,通过旧楼改造、建筑延寿等手段可显著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而对于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州和泉州,则需通过发展紧凑型城市避免“过量”的建筑垃圾产生.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四川城市化战略中,应当大力培育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发展,建设以成都为一级中心,绵阳、南充、自贡(内江)为次级中心,以攀枝花、宜宾(泸州)、乐山、达州等城市为三级中心,及一批中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着力培育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城市群以及乐(山)-成(都)-绵(阳)、成(都)-内(江)-重(庆)、成(都)-遂(宁)-南(充)-达(州)等城市密集带.以城市密集带为纽带,以成都、绵阳、南充等重点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四川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树立效益观念,积极推行政策的普惠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引导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向城市集聚,是推进四川城市化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看,培育和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既势在必行,又至关重要。从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践看,通过推进城市化在产业、人口、规模和功能三方面的变化、集中、扩展与提高等进程,可使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大幅增强。因此,中心城市必须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达到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现阶段,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大多因缺乏强大产业支撑而表现为原动力不足,因农业人口呈分散型或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