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11岁到17岁的少年离家出走,流落街头,其中一半以上是女孩。仅西雅图一地就多达千人。这些孩子的出走不同于60年代的“嬉皮士”,他们中间许多人是被迫离家出走的。家庭的纠纷、家长对孩子的冷漠以及性关系的混乱,使孩子对家庭感到厌恶。  相似文献   

2.
一、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 一是只重学习成绩与物质要求,忽视性格品德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高考的重要性使得很多家庭把学习成绩作为孩子优劣的标准。为了保证学习成绩优秀,大部分家长不吝金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让孩子进名校,甚至不断的一味的用物质激励孩子,考出了好成绩,无条件满足孩子要求;考差了,就动辄训斥、打骂。这些做法,使子女对父母望而生畏,甚至自暴自弃,离家出走,造成严重后果。更有些家长常说工作忙,时间少、文化低,将孩子让老人带或者放到寄宿制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3.
张志茹 《科技信息》2009,(11):161-161,47
英语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使得家长们发现,孩子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懂得他们的苦心。很多学生把学习英语当作一件不得不去做的苦差事,从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丝毫感受不到乐趣。也有的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英语,成绩也斐然,但就是不敢开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不得不引起我门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进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39-239
我们家长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孩子发生各种冲突。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许多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什么他非要干什么。很多情况下,这些冲突成为孩子一种习惯,孩子往往为了冲突而冲突,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出现离家出走等情况,这个给不少家长带来很多的困惑和麻烦。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出现的,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5.
郭树珍 《科技信息》2010,(25):378-379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研究显示,50-75%的女性都将随着孩子的出生经历一段"Baby blues",多数女性征兆不明显或稍转瞬及逝,性格上出现一段不稳定情绪,比如莫明的哭泣或心绪欠佳。  相似文献   

6.
新蜂王批了败仗,也会“离家出走”,另外占领山头,做舒舒服服的大王。蚂蚁国与蚂蚁国之间的战争很惨烈,你看——蚁后在将领们的护卫下,镇定地指挥千军万马进行撕杀。满山遍野,蚁兵蚁将们驾着兵车来来去去,触角来触角往,好不激  相似文献   

7.
妈妈的唠叨已经让喳喳忍无可忍了。他决定离家出走。当地球上又将产生一个问题少年时.喳喳幸运的在游逗学院的大门口遇到了玉米博士。玉米博士给了瞳喳四个锦囊,嘱咐他在关键时刻打开,用来对付爸妈的唠叨。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05,(4):54-54
在人潮集中的游乐场所、大商场,如何能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同时,让孩子自由地玩耍,是一个让家长们头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位中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离家出走、某位大学生因恋爱失败而自杀、某位大学生因自卑而杀害同室好友等等。这些孩子怎么啦?怎么这一点点挫折都受不了?个人认为还不是成长路上缺少“挫折”的历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平平坦坦走一生并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让“温室里的花朵”经历点困难,来点挫折,使之越挫越勇”。现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点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但决非“打是亲骂是爱”。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社会行动起来吧!让孩子拥有强劲的翅膀,在人生的天空里翱翔。  相似文献   

10.
在美丽的青藏高原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秘密:妈妈们离开爸爸.带着未出世的孩子.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远得没有人知道,几个月后再回来。第二年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11.
选取西安市310个有孩子的家庭,对他们家庭出游时要考虑的因素做了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萃取出孩子的提升能力、安全因素、出游期望、食宿要求、出游距离和时间长短、出游方式六个公因子;以萃取获得的公因子和孩子的年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孩子年龄不同的家庭在安全因素、出游期望、食宿要求、出游距离和时间长短、出游方式的感知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就本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孩子年龄的家庭旅游市场开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虽然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今后的独立生活不可缺少自理能力,但是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而不知该怎么对孩子好,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帮做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孩子的爱。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事实上,让孩子从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不依赖他人,这既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民主、平等、和谐家庭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无庸讳言,当前独生子女多.受宠爱多,情感淡薄.不知艰难辛苦,不懂感恩,孩子们已经在向三无(无志向、无毅力、无感动)少年靠近了,这是中小学生成长中潜在的危机。而已往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采取说教的形式,难以收到实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德育工作做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3,(24):66-67
既然闪烁的屏幕才能抓住孩子的视线,一些专门针对儿童教育的应用软件应时而生,和“家务,你说了算”一样,致力于解决父母们解决不了的事情,时尚新潮的父母们不妨试试看!  相似文献   

15.
韩玉英 《科技资讯》2006,(29):244-244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的先决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学历和能力,于是乎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被淘汰,开始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已备将来竞争之需。岂不知,一个学生学业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干它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没养孩子前,你可是个有趣的人父母们热衷于使用社交媒体过度分享孩子的信息,其实让朋友们厌烦透了。几年前,参加聚会时,总会碰到钱包里塞满孩子照片的父母,但是现在,父母们更喜欢在网络上炫耀。你总能看到家长们自豪地将孩子的照片作为微博头像,微博里面总会提到自己孩子的名字,提到幼儿园或学校名字,图片经常会暴露自己居住的小  相似文献   

17.
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位中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离家出走、某位大学生因恋爱失败而自杀、某位大学生因自卑而杀害同室好友等等.这些孩子怎么啦?怎么这一点点挫折都受不了?个人认为还不是成长路上缺少"挫折"的历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平平坦坦走一生并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生活在石油行业的小学教师,我呼吁要关注石油企业的职工子女们的健康。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他们的父母长期生活偏远的野外,每次外出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他们的孩子有的是妈妈辞掉工作自己带,还有一些就靠家里的长辈帮助照顾孩子。由于这种近似于单亲的家庭关系,导致了很多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中华 《科技资讯》2006,(9):184-184
工作间隙,我们往往会扯起自己的学生,也多次听到同行抱怨,现在的学生太脆弱、太骄横、太懒惰…….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们,面对这些孩子,往往是忙得焦头烂额,最终却无事于补,脆弱的依然哭天抹地,骄横的还是横行霸道,懒惰的照旧“壁上观”。我们做学生时那种积极健康活泼明朗的心理状态在这些所谓的”三太”学生身上,似乎已如昨日黄花,难寻芳踪。不知道老师们在无奈之余是否注意到,学生心理不健康是造成我们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下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第2期问题精彩回复: 俺是红色,俺有七个兄弟姐妹,有一天为点小事俺和他们吵架了,一赌气俺就离家出走,这倒好,急坏了俺的兄弟姐妹和小哥迷们,他们纷纷写信来劝我,看了他们的信,我感到好温暖,于是我决定立刻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