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总结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发病比例,相应的处理措施及预防方法。方法117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尿道成形术后产生并发症19例,年龄为36月~24岁,平均为4.6岁。发生并发症的尿道下裂临床分型为阴茎头型10例,阴茎体型5例,阴茎阴囊型、阴囊型或会阴型等重度尿道下裂4例。成形尿道长度为1.2~4.4cm,平均为2.6cm。结果术后随访1~3年,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其中尿道瘘者为11例(57.9%),尿道狭窄4例(21.1%),尿道憩室1例(5.3%),尿道口退缩1例(5.3%),阴茎弯曲畸形矫正不全1例(5.3%),阴茎皮肤外观重度不良1例(5.3%)。尿道瘘和尿道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并发症发生率(P<0.05),尿道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尿道狭窄发生率(P<0.05)。结论尿道瘘是尿道下裂成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尿道狭窄次之。选择适宜的术式,严格精细的手术操作,是减少该类并发症的关键;适宜的切口敷料,恰当的尿液引流方法,支架管放置方法,合理的术后用药和加强护理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尿道干裂是小儿常见畸形之一,成形方法很多。我院自1988年9月开始采用带带阴囊正中皮瓣成形尿道,且在明茎头部形成正位尿道外四,明茎背例皮片胶侧转移一期修复尿道下裂对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年龄4-16岁,平均7.4岁。其中,阴茎型尿道下裂8例(38.l%),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2例(57.l%),会阴型尿道下裂1例(4.8%),本组采用阴囊皮管法形成尿道15例(71.4%),皮条法形成尿道6例(28.6%)。1.2手术方法1.2.1矫正阴茎下曲:阴茎头用丝线维穿牵引,向上拉直阴茎。于冠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阴茎、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基础上进行改良,治疗冠状沟型、阴茎体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为临床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本组20例患者,在阴茎、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阴茎体腹侧、背侧都呈十字型切开,切除纤维索,再利用阴囊表面纵隔皮瓣做成尿道,上翻后缝合处位于背侧,使尿道纵向成型及吻合腹侧皮肤褥式缝合。结果一期手术治愈17例,外形效果满意,治愈率85%,其中冠状沟型5例,阴茎体型治愈14例,阴囊型治愈1例。术后尿道狭窄1例,尿道瘘2例。结论在阴茎、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基础上进行改良,设计出阴茎、阴囊、会阴联合皮瓣一期尿道成型的新技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疗效满意,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我院对6例老年男性患者留置导尿管后发生尿道狭窄病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腹部手术后老年男性,年龄50—65,术后因不能自解小便,留置导尿时间为3—5天,采用18号硅胶气囊导尿管,拔出导尿管7—15天,患者出现排尿费力呈进行性加重,尿滴沥不尽,给竹林胺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15—32天(平均20天)后患者排尿困难明显加重,尿线直径0.2cm,尿后滴沥,但无明显尿不净感,检查发现尿道口狭窄,12号尿道扩张器不能通过,故行尿道造影、6例患者均为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外口切开术后患者痊愈。2 讨论尿道狭窄主要有以下三类:先天…  相似文献   

5.
杨国荣  申小忠 《甘肃科技》2016,(17):126-127
探讨县级医院尿道下裂分期手术治疗效果及经验总结。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2015年收治的尿道下裂患者32例,其中阴茎型18例,阴茎阴囊型11例,会阴型3例。采用分期进行手术修复。32例患者完成分期手术。Ⅰ期手术所有病例均阴茎弯曲矫正良好,30例皮瓣成活良好,2例皮瓣坏死。Ⅱ期手术20例尿道一期愈合,尿道瘘10例,尿道裂开2例。对于基层医院开展尿道下裂手术笔者等认为分期手术优于一期手术,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为后期手术修补提供再次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阴囊皮瓣尿道成型术中背侧包皮的临床利用价值。方法收集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21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分析总结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期手术治愈18例,外形效果比较满意,治愈率85.7%,其中冠状沟型5例,阴茎体型16例。术后尿道狭窄1例,尿道瘘2例。结论在阴茎、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基础上进行改良,利用背侧包皮覆盖在腹侧并包埋重建尿道的尿道成型的新方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2例,发生率41.02%.其中:术后感染4例,切口裂开4例,肠梗阻1例,尿潴留6例,吻合口瘘5例,造瘘口狭窄3例,造瘘口感染3例,后尿道损伤1例,造口旁疝2例,术后死亡3例.说明如何防治并发症是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各国兽医外科工作者,对于马属动物阴茎截断术,有许多报导,特别是对尿道造口及阴茎断端止血的方法、做了颇为细致的研究。多数研究者如巴耶尔、季赫宁、沙特莱握斯、斯麦瑟、黑泽亮助等学者以及兽医大学外科教研组、甘肃农大外科教研组等,主张于阴茎腹侧做三角形尿道口,  相似文献   

9.
探讨泌尿道内窥镜手术治疗不同原因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应用尿道冷刀内镜下切开,并与电切镜配合治疗33例尿道狭窄患者。结果;除2例后尿道长段狭窄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避免了开放手术,4例患者曾接受了定期尿道扩张治疗;1例患者术中发生灌注液外渗致阴茎皮肤轻度水肿,余未发生明确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窥镜手术切除输尿管膨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输尿管膨出患者采用经尿道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均经IVU、B超及膀胱镜检查确诊,采用电切镜行输尿管囊肿低位横行切开术4例,3例肾积水消失,1例肾积水改善;7例行输尿管膨出囊壁部分切除术,积水全部消失。11例手术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平均随访19mo,3例术后出现输尿管反流,2例2mo后自行缓解,1例术后3mo行开放手术抗反流。结论:经尿道内窥镜手术切除输尿管膨出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创伤小,恢复快。经尿道囊壁部分切除术效果更为理想。当输尿管反流不能自愈时。应行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吻合术。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1─1993年6月行手、足等部位手术30例.使用静脉内局部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行静脉内局部麻醉病例分为:手部19例,足部8例,阴茎3例,麻醉效果良好。2、适应证静脉内局部麻醉适用于手、足外伤清创缝合、截指(趾)肿瘤摘除、包应环切及阴茎部分切除等手术。3、方法首先扎紧止血带、手部手术在腕关节上方,足部手术在踝关节上方、阴茎手术在阴茎根部,而后在止血带下方选择满意静脉,常规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5-15毫升(视麻醉范围而定)缓慢注入。4、注意事项应用静脉内局部麻醉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12.
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全膀胱切除术后保留较好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方法:按经典方法行全膀胱切除术,但术中尽量保留膀胱外括约肌及膜部尿道,并取约60cm带血管蒂的末段回肠,于肠系膜对侧缘纵形剖形成肠片,再将该肠片以“W”形折叠、,缝合为球形的新膀胱。双侧输尿管断端吻合于球形新膀胱、新膀胱的底部与尿道残端吻合。结果:1994.4-2000.4进行该手术26例,其中23例术后能自控排尿、无尿失禁、每次排尿量200-600mL。3例术后排尿困难。所有患者术后血电解质基本正常。B超检查无肾、输尿管扩张积水,膀胱造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尿道镜检查无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新膀胱术术后有良好的排尿功能,膀胱容量大、压力低、自控排尿功能好,术后并发症少,是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方式的一个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剜除240例。前列腺重量30~120g,平均75g。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0-80g,平均60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5d拔除留置导尿管,全部病例排尿通畅。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5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2例,尿道狭窄1例。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34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本病是女性下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于青壮年妇女。尿道口解剖结构上的异常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主要是尿频、尿急、尿道口痛或烧灼感。特点为发病急,易反复。药物治疗多难凑效,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根据尿道口不同病变情况,可采用:1.单纯尿道口切开扩张术、手术要点:①于12点处作一纵形小切口。②强调尿道扩张必须扩至F_(45)。2.处女膜撒切除、尿道口成形术、手术要点:①先作尿道口切开扩张(见上述)。②切除处女膜撒,再在尿道与阴道口之间作整形,延长其间距达0.7~1.2厘米。本组治愈好转率达92.8%。本组与蔡氏治疗病例作了比较,治疗效果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18例均为性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18岁至40岁,平均26岁,均有不洁性交史,病期7天至3个月之间,平均20天左右,6例合并有慢性前列腺炎,5例有淋病病史,16例男性病人均有轻度尿痛、尿频、尿道口发红,尿道有刺激痒感,挤压时尿道有少量透明粘液性分泌物流出,尤其晨起更为明显,2例女性病无自觉症状,仅有阴道轻度发痒或白带增多。1.2实验检查 采用国产试剂盒衣原体荧光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由北京科生技术公司提供,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法(DFA),男性患者用藻酸钙涤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和分析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无力(M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CT确诊有胸腺异常的MG病人21例,其中伴胸腺增生者11例,伴胸腺瘤者10例,按Osserman临床分型I型6例,ⅡA型2例,ⅡB型6例Ⅲ型6例,Ⅳ型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者3例,总有效率为90.5%,以I型效果最好,与其他各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疗效较男性好,30岁以上组和浸润型胸腺瘤及全身型患者术后易复发,结论:胸腺切除术是治疗MG有效的免疫疗法之一,各型均应尽可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我们于1992年9月至1994年8月间对所有未用过抗生素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多线培养,确诊为变形杆菌肠炎者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小于1岁11例,2岁~3岁24例,大于3岁4例.就诊前病程1天~13天.伴基础疾病者9例,其中上感4例,营养不良1例,佝偻病3例,肠套1例.全部病例无不洁食物史,其中5例病前1天~2天内有海产品饮食史.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1996年9月至1998年12月间对73例除皱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3例患者,女性71例,男性2例,年龄均在29-65岁,其中以40-50岁为多数,小切口除皱术患者47例,大切口除皱术患者26例,均在0.7%利多卡因加付肾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均严密观察病人5-7天,结果表明,满意者54例,基本满意者6例,不满意者11例。2并发症与临床分析在73例额颞部除皱病人中作者分析了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共17例患者除了共性血肿、刀口处头发脱落、疤痕大、局部麻木感的并发症外,由以下原因所造成的井发症具体分析如下:2、1术后…  相似文献   

19.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是发生在小儿颈部的一种先天性疾患 ,其发病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1] 。我科近 3年来共收治 18例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和瘘 ,其中外院术后复发病例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共 18例 ,男 11例、女 7例 ;年龄 2~ 12岁 ,平均 8岁 ;甲状舌管囊肿 12例 ,甲状舌管瘘 6例 ;曾有反复感染史 10例 ,占 5 6% ,其中有 4例囊肿入院时合并急性感染 ;外院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 5例 ,表现为第 1次术后 3至 6个月囊肿复现、反复破溃、流液、瘘管形成。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行颈部B超检查 ,发现位于颈前的一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光…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 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 82例 ,88眼进行手术 .结果表明 :手术后第 1d出现角膜内皮线状混浊 2 2眼 ,占 2 5 % ,其中 18例为Ⅲ级核以上者 ,占角膜内皮线状混浊的 81.82 % ,前房有不同程度混浊 ,均于术后 3~ 5d消失 ;术后3d裸眼视力≥ 0 .5者为 34眼 ,占 38.6 4 % ,1周者为 4 8眼 ,占 5 4 .5 5 % ,1个月者为 6 1眼 ,占 6 9.32 % .高龄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适宜的 ;手术后反应与其他年龄组相似 ;手术后视力与眼底情况密切相关 ;表面麻醉或球周麻醉下进行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