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冰 《科技信息》2008,(1):236-236
为了体现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明确了高校心理教育的概念,并对心理教育和其他教育学科教育以及德育教育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从而说明各个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心理教育的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以及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将素质教育有效的践行下去。  相似文献   

2.
解析孔子教育思想在数学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善于捕捉学生的矛盾心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差异,倡导快乐教育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负性心理的成因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负性心理的形成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校体育技术课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和效果,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并与当前“竖立现代学校健康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相违背。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学生负性心理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负性心理的成因进行了详尽地分析。重点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负性心理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日益重要。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做好心理危机前的预防工作;建立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构建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体系,建立心理危机后干预体系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5.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育途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实施多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健康发展,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预防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使每一位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关键时期,担负着中学体育教学的体育工作者不但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学体育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内容丰富,更适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因此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深入分析探讨中学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要优化教学环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更好地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理与人格,激发学生的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健全人格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本质促进作用。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健全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施行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健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关键时期,担负着中学体育教学的体育工作者不但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学体育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内容丰富,更适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因此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深入分析探讨中学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师范德育工作中,通过对师范生言行表现的了解分析,进而掌握其内在的深层的心理变化,并给予及时疏通引导,可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德育教育效果的目的。本文从三个方面,粗浅探讨心理疏导和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等问题。一、正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症结的疏导和教育,是社会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师范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效果的需要。二、心理疏导和教育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和理解学生,把握住引起学生外部行为表现的心理诱因。三、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疏导方案,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标本兼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耐力素质项目要求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思想教育,运用心理调节手段对学生实施心理调控。通过缓解学生对长跑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理解长跑运动的锻炼与教育价值等心理调节手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谈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针对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异常和失衡主要表现为学习引发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问题、贫困引发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引发的心理问题、情感引发的心理问题、毕业与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等方面。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高职高专学生解决心理问题: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3)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有机结合;4)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有机结合;5)情与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也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学生的自制力。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 ,而学校教育又是其关键之关键  相似文献   

14.
蒋忠 《奇闻怪事》2009,(7):10-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不是学校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专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中专阶段是青少年身。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心理环境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应优化校园心理环境,促进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徐礼云 《科技信息》2010,(35):I0367-I0368
调查、了解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心理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探索关于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心理教育的对策,为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心理教育理论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加强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宗相 《科技信息》2010,(35):I0231-I0231,I0071
心理健康档案是学生在躯体、心理、行为方面的健康状况的动态记录,是对大学生进行预防性心理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自我发展中有着多重服务功能及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档案工作尚不完善和规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郭成洁  殷会艳 《科技信息》2012,(25):248-248
心理健康是技校学生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在社会的迫切必要。怎么样增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怎么样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等特征,确定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提升适应本领,把个体辅导和集体辅导相联合,不停提升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  相似文献   

20.
王伟芹 《科技信息》2012,(9):237-237,270
针对现在的不少大学生表现出自私、心理脆弱等缺点,教师应有意识把心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美好健康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并且利用好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