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VoIP语音通信技术和Ad Hoc网络技术融合,结合网络层的AODV路由协议和传输层的RTP/RTCP协议设计网络层算法,实现了具有全双工的多跳自组织语音通信系统.通过实际网络场景,分别从丢包率、延时和语音MOS值等方面对传输质量进行了大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多跳语音通信系统在传输跳数较少、路由切换不频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良好的语音传输.  相似文献   

2.
IPv6环境下匿名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匿名通信技术作为保护隐私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由于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相对固定,攻击者可以通过追查IP来破坏系统的匿名性。为了提高IPv6网络中通信的匿名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在IPv6下的P2P(peer-to-peer)匿名通信方案。该方案改进了IPv6下的地址生成算法,以及现有的基于葱头路由的匿名通信机制。通过利用IPv6地址空间大的优势,周期变换节点IP地址,避免了因IP地址标识而导致的隐私泄漏;通过葱头路由机制来保证IP地址的跨网段隐藏以及数据的加密。实验表明:2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匿名通信系统的匿名性,并且该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兼容性都没有减弱。  相似文献   

3.
针对车辆通信网络建立了智能交通系统单跳场景下的V2I和多跳场景下的V2V无线数据通信.鉴于国内外尚无完善的仿真环境,以及交通仿真相对于网络仿真的复杂性,使用OPNET Modeler软件对车-X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建模和仿真.仿真给出了在V2I场景下改变车辆行驶的速度和通信范围,不会影响信息的可靠传输;在低速运动的V2V场景中,AODV协议比DSR协议更适合作为车辆通信网络的网络层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4.
在均匀分簇的基础上,分析了多簇群情况下单跳和多跳模型能量的有效性,给出了两种情况下计算最优簇首数目的算法.考虑到单一的路由模式会引起网络能耗不均衡,提出并改进了多簇群情况下利用时间分量的单跳和多跳相结合的混合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分量的混合通信模式在能量有效性和能耗均衡分配方面均优于单跳、多跳模式.  相似文献   

5.
组播技术随着高带宽一对多多媒体应用的普及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技术。IPv6中通过组播代替了IPv4中的广播,更加坚定了组播技术的地位。研究IPv6下组播技术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组播地址,组播管理协议,组播路由协议,以及有关组播安全等,从而为IPv6环境下实施组播技术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P2P网络中存在的不同地址前缀区域拓扑不匹配,即物理网络中相邻的两个区域在覆盖网络中相距很远,反之亦然,以及由此造成的底层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采用IPv6地址层次性和其泛播通信机制对节点标识符的重新设计,改进了Chord6模型.该方法不仅使得各个区域间具有拓扑一致性,而且使得路由表具有地址聚合的特性.实验表明,该方法与Chord6相比,在覆盖网络中路由跳数上减少了约10%,在物理网络中端到端的延时降低了约10%.  相似文献   

7.
6to4隧道是IPv4过渡到IPv6时产生的一种过渡技术,该技术能够解决IPv4网络中的IPv6站点之间的通信和IPv6站点和IPv6骨干网之间的通信.本文通过对6to4路由域中存在的非对称路径问题的研究,讨论了6to4 Relay Anycast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路由策略的解决方案.在路由策略解决方案中,设计了新的拓扑结构,在该拓扑结构上实施了静态路由、BGP4 等方法,从而消除了非对称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IPv4向IPv6过渡的阶段,由于软硬件技术的更新限制,IPv4仍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IPv4的无类域间路由与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仍在网络中广泛应用,IPv4中很好地利用了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与私有地址相结合缓解了地址不足的矛盾,同时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无类域间路由与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也功不可没。该文通过对其技术的剖析,帮助爱好者在实际网络规划中合理掌控网络大小。  相似文献   

9.
多出口是目前高校校园网普遍采用的设计方式,文中以Web服务为例.在IPv6/v4多出口环境下,在不增加负载均衡等相关设备的基础下,通过策略路由、NAT地址转换、策略DNS巧妙结合,实现单个IPv6/v4域名对应多个IP地址的方案,从而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功耗自适应分簇(LEACH)路由协议中均匀分簇方式和簇头选择的不合理以及远距离数据传输过程中能量消耗过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分簇的多跳路由算法LEACH-MRUC.在分簇过程中,该算法充分考虑了节点的能量及地理位置,同时采用非均匀分簇方式构建规模不同的簇结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簇头与基站之间采用单跳和多跳相结合的路由方式来进行通信.仿真结果表明,LEACH-MRUC算法既使得网络的能量消耗有效地得到均衡,又使得能量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显著延长了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