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远程证明方案中安全性差、不能反映用户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属性的远程证明方案。该方案在证据的可信生成与可信验证中用到了基于口令的加密(Password Based Encryption),利用可信平台模块模拟器(TPM Emulator)、Java TCG Software Stack来构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用户属性的远程证明方案是可行的,相对于AES加密的远程证明方案,一方面提高了证据的可信性与传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出用户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磊  郑磊  张志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5015-5020
云计算能减少公司在网络服务上的投资成本,但同时也存在让公司担忧的问题:云端的用户数据安整性、用户网络连接的可信性、云服务商的保密性等可信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可信云计算机平台设计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可信网络连接的网络接入控制机制,并在该机制中采用群笛卡尔积加密算法的密钥机制来实现vTPM的完整性验证模块。经过安全性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提高云服务商对用户接入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信计算思想提出了一个车联网云平台用户间的安全通信模型.该模型借助可信第三方,在申请通信服务过程中为车联网云用户生成临时身份,即对车联网云用户身份进行匿名化处理,以实现对用户身份隐私的保护.在通信过程中,该模型采用双线性对签名的算法分别对用户的身份合法性和平台可信性进行认证,并有效地使用了随机数、密钥和时间戳,以密钥和散列函数确保了签名的不可伪造性,以时间戳确保了密钥的时效性,以随机数机制防止了重放攻击.分析结果表明:在车联网云平台中采用该通信模型可以使通信过程具备可信性、安全性和匿名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网络可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采用可信度量机制以保证网络计算终端的安全为基础,利用远程证明机制对网络接入终端的可信性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决定对整个网络计算环境的访问控制,利用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实现了全新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可信密码模块是以我国研发的密码算法为基础,结合国内安全需求与产业市场,借鉴国际先进的可信计算技术框架与技术理念自主创新研发的.本文中首先对可信计算平台密码技术方案和国际可信计算组织规范在密码算法、授权协议和密钥管理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基于可信密码模块,提出的基于隐藏属性证书的远程证明方案,用属性证书代替平台配置信息,不仅能有效防止隐私性的暴露,而且可以在系统升级和备份过程中完成可信检测,提高了实现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AIS可信性是企业评价和选择是否使用云会计的关键考虑因素。在阐述软件可信性内涵的基础上,从过程和结果可信的角度给出了AIS可信性的定义;结合会计及会计软件要遵从的相关法律规范,审计、税收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对AIS的可信性要求,以及用户对AIS可信性的期望,给出了云会计环境下AIS可信性应该具备的可信属性;基于AIS可信属性的重要性,构建了一个基于层次结构的AIS可信性模型;将AIS可信性划分为基本可信、关键可信和增强可信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可信属性体现了AIS可信性的重要性及其用户对AIS的可信性期望程度。最后,以金蝶K/3总账系统和网上银行系统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安全问题,利用移动Agent框架作为底层平台,应用VMC概念将移动Agent和SNMP Agent相融合,构建一种基于可信移动Agent的安全体系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体系结构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确保移动Agent的可信性.因此,该体系结构在受到Agent到Agent平台或Agent到Agent攻击情况下的安全性得到评估,证明在网络管理任务中其性能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通过单台物理终端同时运行不同安全等级业务系统、多域访问不同安全等级云服务,综合利用虚拟机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信云计算环境下的多域访问终端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可信密码模块(TCM)虚拟化和信任链传递机制实现可信环境的构建,利用Hypervisor多级安全访问控制框架和多域通信管理保证多级安全云服务的隔离和多域并发访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为多域访问提供基础平台的支撑,同时可信机制给系统带来的性能损耗相对较小,可以满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使用直接匿名证明方法进行远程证明易受伪装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匿名证明和安全传输层协议(TLS)的匿名远程证明协议.使用可信平台模块,完成平台配置和匿名身份的度量并生成签名信息;改进身份认证和证书校验机制,并使用TLS协议的扩展消息传输远程证明内容;结合匿名证明、完整性报告和密钥协商机制设计总体协议,从而在交互双方构建出匿名认证的可信信道.分析表明:改进方案满足身份认证的不可伪造性、匿名性、可控的可链接性和不可克隆性,能够抵御重放攻击和伪装攻击,且设计的协议兼容扩展的TLS协议架构,便于部署.  相似文献   

10.
在Openstack云接入认证过程中引入可信网络连接(TNC)思想,实现了一种强身份认证的终端接入云C-TNC协议.该协议从信道安全、平台安全、用户身份安全角度出发,将可信连接思想应用到云平台接入过程中,有效弥补了目前Openstack云平台存在的认证不足问题,从接入源头保证了云环境的安全.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本协议可以有效防止由接入终端不可信导致的各类安全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