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主要集中于贵州西部,相应开展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较多,但受制于地质认识不清,尚未找到适合本地区的开采工艺,导致效果不明显。此次研究,根据贵州西部地区不同向斜的煤层气钻井及相关测试资料,从煤层气及其组分分布、煤储层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层气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区内上二叠统煤层含气量较高,所有样品平均含气量为14m~3/t,总体上六盘水毕节遵义。煤层兰氏体积较高,平均21.12m~3/t。六盘水地区煤层含气饱和度、临储比与含气量呈很好的正相关性,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万彩霞 《科技信息》2013,(20):164-164
本文所指遵义特色文化,专指遵义地域的各种特色文化研究,对研究遵义的演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对全市5年间的遵义地区特色文化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春伟  李强 《贵州科学》2015,33(2):65-70,85
本文以遵义市地热勘查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对钻孔测温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了遵义地区(水平及垂直)地温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遵义地区地温场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温场平面变化为由东向西呈逐渐升高趋势,自北向南呈近等值区分布;在垂直方向上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岩性发生变化,地温梯度随之变化。遵义地区地温场变化及地温异常主要受该地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作用、及放射性元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藏最典型的特征是煤层自生自储,因此煤储层的特征是煤层气成藏的核心要素。为了研究樊庄地区山西组3#煤储层的富集成藏特征,现在主要从樊庄地区3#煤源岩条件、物性特征、保存条件、构造控藏模式这几个方面分析该地区煤层气富集的原因。综合结论认为该地区突出的优势是煤层厚度大,稳定,物性好,含气量大,加之较好的保存条件和构造控藏模式,因此在该地区形成煤层气富集。这项研究对该地区煤层气后续勘探和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黔西地区煤层气有利层段优选及分层压裂合层排采工艺,促进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依据煤层气地质、工程资料,通过杨煤参1井与邻井的压裂排采分析,确定该地区煤层气有利层段的优选原则及精细化排采制度.研究结果表明:5~(-2)煤、7煤、13~(-1)煤、13~(-2)煤储层压力系数相近,为黔西地区煤层气合层开采的有利煤层.将杨煤参1井煤层气井合层排采制度优化为排水降压、临界解吸、憋压产气、放套压提产、控压稳产5个阶段,总结相应精细化排采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黔西地区多薄煤层气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何深平 《科技信息》2011,(16):I0315-I0316
新疆伊梨尼勒克胡吉尔台地区,煤层埋藏深度适中,煤质变质程度较低,煤层厚度较大,是比较利于煤层气资源富集,开采的地区。本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煤层气含量测试实验,进一步得到煤层气含气量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淮南矿区煤厚、煤阶、煤岩、围岩的封闭性、煤层气的含量与组分、煤层的渗透性等煤层气资源地质特征的分析 ,认为淮南矿区是具有丰富煤层气资源及良好赋存条件的地区 ;根据矿区高地应力、煤储层低渗透率的特殊性 ,提出了在该地区进行煤、气一体化开采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河东煤田柳林矿区主煤层煤层气地质演化史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煤层气演化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内煤层气的生成、赋存和散失等作用较弱;聚集高峰阶段内各种演化作用剧烈,是本区煤层气聚集的重要阶段;散失阶段主要发生各种散失作用.此外,研究区西南部是煤层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差异成因无烟煤储层煤层气解吸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成变质作用与岩浆变质作用无烟煤物质构成、孔隙发育、比表面积、吸附/解吸对比实验,分析认为,孔隙比例(小孔及以下占96%)是深成变质与岩浆热变质成因的判定标志之一;煤层气解吸率取决于解吸热与吸附热的差值,储层温度在298.15K时,排水降压适合于深成变质无烟煤煤层气解吸的能耗,解吸率高达66%,排水—降压—解吸的排采模式适应于晋城寺河地区煤层气的开发;温度增加5 K,宁夏汝箕沟地区煤层气解吸率提高9%,温度增加10 K,冷水江塘冲地区煤层气解吸率提高12%.温度增加过多,对煤层气解吸率的影响不显著。升温解吸在煤层气开发中作用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指导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煤系天然气共探合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煤层气及煤系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展开系统研究,划分含煤层气系统并分析其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神府地区稳定的构造背景和优越的沉积环境为煤系天然气成藏奠定了良好的源-储-盖条件。受区域性低渗透泥质岩层阻隔,区内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可划分为8+9~#煤-本1段、太2段砂岩下含煤层气系统和4+5~#煤-太1段、山2段砂岩上含煤层气系统2套叠置含煤层气系统,西部深陷带中南部是含煤层气系统内煤层气与煤系砂岩气的合采有利区。  相似文献   

11.
为重新梳理韩城地区煤层气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预测低产煤层气井微生物开发的潜力区,通过煤层气和煤层产出水样品采集、煤层气气体组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测试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判识煤层气的成因类型,计算煤层赋存热成因气和生物成因气的相对含量,讨论适合低产煤层气井微生物开发的潜力区。结果表明:韩城地区太原组煤层气气体组分以甲烷为主,平均含量为94.78%;煤层气气体类型是以热成因气为主并含有少量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混合成因气,其中次生生物成因气占比为4.79%~28.28%;煤层产出水中优势古菌种属为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thrix,二者之和平均占比达45.45%。基于低产井煤层埋深、构造条件、水化学条件、储层温度和古菌群落结构等关键因素,认为韩城地区中部和南部井区是有利于煤层气生物实现增产目的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多次开展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蜀南地区煤炭以无烟煤为主,与沁水盆地类似,其煤层变质程度高,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蕴藏了大量的煤层气资源。为了进一步查明蜀南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根据该区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煤层气参数井资料,从煤层分布特征、煤质特征、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特征及等温吸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储层特征,对储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蜀南地区龙潭组煤变质程度高,属于无烟煤;兰氏体积大,含气量高,气体质量好,含气饱和度高,兰氏压力小,临界解吸压力小、地解比偏低。综合评价显示该区煤层气储层质量较好,资源潜力大,但开发难度较大,尚需适宜的开采技术。建议选择长宁-叙永区块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探索煤层气勘探评价方法及有效的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3.
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成藏和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煤层气富集和产出过程中不同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耦合效应,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例,通过详细研究不同区块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和产出的影响,总结出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耦合作用下煤层气富集模式,并且结合典型煤层气开发区块产能特征提出了有利于煤层气开发的高产模式。结果表明:逆断层、向斜轴部以及单斜构造下部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保存,而正断层和背斜轴部容易导致煤层气的逸散;地下水矿化度高的弱径流区、滞留区,有利于煤层气富集;北部准格尔、保德等低煤阶地区为低煤阶次生生物气补充型富集模式,中部柳林地区为盆缘斜坡带水力封堵型富集模式,南部大宁—吉县地区为构造—水动力复合型富集模式;提出了弱水动力单斜上倾方向高部位高产模式、弱水动力背斜(或鼻状构造)轴部高产模式以及弱水动力正断层远端构造高部位高产模式3种高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贵州六盘水煤层气富集带,从向斜构造、封闭条件、煤层割理、煤的演化和含气量5个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煤层气可能富集高产的原因,认为该区大面积的向斜构造为煤层气富集高产提供了基础条件。根据各向斜煤层气赋存特征及资源状况,并考虑煤层气富集高产有利因素和经济地理条件等综合分析,提出最有利区块4个,有利区块4个。重点评述了格目底向斜和盘关向斜重点勘查目标区的最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开平—涧河地区煤层的分布、显微组分、煤级、煤相、煤岩显微裂隙分析及试井物性分析,明确了该区的煤层气赋存、生气的地质条件以及煤层的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开平—涧河地区的不同深度、不同区带的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估算,划分并预测了煤层气资源分布的有利区。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估算总资源量为1 656.32×108m3,煤层气最有利分布深度带在750~1500 m范围内,其资源量为312.82×108m3;两个Ⅰ类勘探最有利区为开平向斜的东南翼,其次为西北翼;Ⅱ类有利区为埋深在500~750 m的开平向斜两翼,以及埋深小于1 500 m的西河凸起;Ⅲ类远景区为开平向斜轴部和涧河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和分析遵义东南部地区农业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状况,采用生态风险预警评估法分别计算了该地区农业土壤中重金属cd、Pb、cr、Hg、As的生态风险预警指数,评估了该地区耕作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预警级别,得出了该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预警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仅受到Cd元素一定的污染和扰动,Pb、Cr、Hg、As的预警级别是无警。总体评估遵义东南部地区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零,属于无警级别。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是煤层中自生自储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中的含气量不仅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灾害因素之一,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煤层气资源能否进行商业化勘探开发的先决条件。因此,无论是为了煤矿生产安全,还是为了煤层气资源而准确地评价和预测煤层气开发前景以及制  相似文献   

18.
赵全忠  薛玉军  龚劲松 《科技信息》2010,(17):J0238-J0239,J0224
本文分析了由于煤储层岩性的复杂性、物性的非均质性及含气的隐蔽性导致的煤层气测井解释面临的困难,展示了和顺地区测井评价在煤层气储层划分、工业组分分析、含气量计算、弹性模量计算、压裂效果分析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了解决煤层气非均质、非线性储层评价问题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2):15-15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多储层有利勘探开发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资源量大.构造相对简单,是沁水盆地之外最有利的富气带,亦是目前煤层气勘探的热点地区。然而,区内的煤层气勘探试验并未获得较大突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张松航等通过系统采样测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的孔渗性能进行了探讨,相关研究发表在2009年《煤炭学报》第34卷第10期上,题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集与产出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六盘水地区煤层气资源及有利目标勘探区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地质特点、资源状况及地理经济条件将六盘水地区煤层气目标勘探区分为四类区。并优选出近、中期重点勘探目标为:格目底向斜南西翼,盘关向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