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对唐诗繁荣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发表了不少有益的见解、这此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唐代经济繁荣,二是唐代政治比较民主,三是唐代思想比较自由,四是唐朝皇帝的提倡,五是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六是诗歌本身在唐代的必然发展,七是唐代的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发达给诗歌的影响,等等。诚然,这些见解都是  相似文献   

2.
唐代音乐诗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它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处萌芽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唐代音乐诗在创作的内外部原因、题材、主题及创作动因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审美价值以及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以证明它们的创作实践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充实与丰富。  相似文献   

3.
童玲  赵菁菁 《科技信息》2010,(3):138-139
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齐梁诗歌,为唐代文人的表达提供了借鉴的营养,《玉台新咏》所收的闺怨诗歌体现出的风格与追求,对唐代闺怨诗的影响贯穿有唐一代。唐代闺怨诗与《玉台新咏》中闺怨诗的因缘包括承与变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唐代闺怨诗的题材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唐代闺怨诗对《玉台新咏》中闺怨诗的意象的传承与突破;唐代闺怨诗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继承与突破。唐代闺怨诗在充分继承前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壮大,与前代闺怨诗相比,又有了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4.
离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频繁的离别既丰富了离别诗的素材,又构成了唐代离别诗繁荣的基础;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则是唐代离别诗兴盛的直接原因,科举制、军功授官制、荐引制的实行都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离别诗的兴盛;唐代对诗歌的重视是离别诗繁荣的政治原因,统治阶级对诗歌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了诗歌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则增强了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绘画艺术也是十分活跃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唐代画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绘画题材。中国绘画题材的所有领域,在唐代几乎都被触及和开拓了。山水、花鸟、人物的色彩语言体系也在此时期建立起来,尤其是人物画科中的仕女画受到上层阶级的青睐,在色彩的运用上,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和装饰趣味。本文以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为主线,来分析仕女画中色彩的装饰性。  相似文献   

6.
唐代文苑最为繁荣,成就最高无疑是诗歌。可与诗歌并举,在文坛上放出异采的,是被鲁迅称为“成就乃特异”的传奇小说。所谓传奇,即“传”写“奇”事。唐代传奇在某些方面虽沿袭六朝志怪、搜神、轶事琐闻的题材,但由于受唐代“古文运动”的影响,唐代传奇绝大部分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脱离了六朝志怪、搜神、记轶的幼稚阶段,而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陈木 《科技信息》2012,(31):281-282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发达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唐代的社会体育在其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而唐诗给这一时期的社会体育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给后人。唐代体育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体育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体育项目都是现代竞技体育的雏形。作者试通过唐诗管窥唐代的社会体育。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需要运用高度精炼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感情,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就有别于其他文体。随着时代的推移,诗歌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我国古代诗歌,最早有《诗经》的四言体,接着有《楚辞》的骚体,逐渐发展为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五、七言古体,到了唐代,又由古体诗发展为近体格律诗,进而又有盛行于宋代的长短句和元代的散曲。唐代以前的古体诗大体上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9.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其题材多样,内涵丰富,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唐代的政治经济也得到全面的发展,兼容并包的文化环境自然促进了边塞诗的创作.辽远的地域,奇特的风光以及独有的风情,为边塞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诗人由于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在独特的边塞风景描写中,也就寄托了丰富复杂的情感态度.本文旨在浅析边塞诗所表现出的独特地域特色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特征.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歌革新运动,是唐代文人在唐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反对六朝淫靡浮艳的诗风,重新恢复和确立诗歌抒情言志、反映社会民生传统的一场深刻而卓有成效的文学革命。陈子昂是这场运动中振臂一呼、为群雄开路的旗手,张九龄则是继陈子昂之后,顺应其革新精神加以改革和发扬,从而对唐代诗歌的自由发展和昌盛繁荣作出了卓起贡献的先驱。对他们的诗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代诗歌理论的沿与革和创与因的辩证发展关系及其演变的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盛唐诗歌繁荣自有盛唐时代的社会条件,但它也不是一夜之间自然到来的,初唐诗人的百年探索与实践,为盛唐诗歌繁荣的到来作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主要有四个方面:(1)昂扬基调与气势的形成;(2)声律的完善和体式的齐备;(3)内容题材范围的扩大;(4)艺术追求的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2.
唐诗与音乐     
马力 《科技信息》2008,(4):135-135
唐代是诗的大国,音乐发展亦呈现空前繁荣局面,唐诗与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本文从音乐入诗,唐诗入乐和唐诗音乐之美三个方面就唐诗与音乐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贺是唐代比较标新立异的一位诗人,他仅活了27岁,但在他"昙花一现"的短暂生命里,他呕心沥血于诗歌,独出机杼,自成"长吉"一体。他的诗歌想象怪异,意象虚幻巧妙,意境幽奇冷艳,一方面,他在诗歌中塑造了很多"鬼"的形象,开拓了诗歌题材的"鬼"之世界;另一方面,他的诗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幽冷凄艳的独特视觉感,显得很具有视觉冲击力。总之,在唐代诗歌创新方面,李贺的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盛唐诗歌繁荣自有盛唐时代的社会条件,但它也不是一夜之间自然到来的,初唐诗人的百年探索与实践,为盛唐诗歌繁荣的到来作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主要有四个方面:(1)昂扬基调与气势的形成;(2)声律的完善和体式的齐备;(3)内容题材范围的扩大;(4)艺术追求的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歌的夸张在边塞诗和李白、杜甫的诗中得到了很典型的运用和发展。唐代边塞诗运用夸张很为普遍,展现了盛唐气象的阳刚之美。李白、杜甫诗中的夸张也是如此,但又有不同的特色。李白诗中的夸张随处可见,想象奇特,气势非凡,展现的是美妙奇异、无可仿效的天才美。杜甫诗中的夸张气象万千,沉郁顿挫,气势磅礴,又规范在工整的音律对仗之中,展现的是可学可至的人工美、规范美。这也说明了夸张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歌及其不同审美特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的夸张在边塞诗和李白、杜甫的诗中得到了很典型的运用和发展。唐代边塞诗运用夸张很为普遍,展现了盛唐气象的阳刚之美。李白、杜甫诗中的夸张也是如此,但又有不同的特色。李白诗中的夸张随处可见,想象奇特,气势非凡,展现的是美妙奇异、无可仿效的天才美。杜甫诗中的夸张气象万千,沉郁顿挫,气势磅礴,又规范在工整的音律对仗之中,展现的是可学可至的人工美、规范美。这也说明了夸张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歌及其不同审美特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歌发展到贞元、元和年间又出现了一次高潮: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和诗派相继涌出,整个诗坛宛若群星灿烂,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众多的诗人在艺术上各有创造,各有特色。即使是同样的题材,由于诗人的构思不同,表现手法相异,作品的意境风格也就迥然各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这样的例子,这里试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8.
南诏崛起于西南,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再是落后的蛮荒之地,而已经成为"馨香礼乐之域".南诏的文学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多具有唐代文学的风采.南诏大理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理应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歌中以七言绝句所拥有的读者为最多。唐人七绝的高手甚多,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李白、王昌龄、李益、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处于中唐的刘禹锡,其七绝创作在题材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盛唐李白、王昌龄等既有继承,更有突破,形成独特风貌,从而也确立了很高的历史地位。本文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对刘禹锡在七绝方面的贡献作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左汉林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64-1367
黄庭坚对杜甫和杜诗非常推崇,既注重其思想意义,更推崇其艺术技巧。黄庭坚在自己的诗歌中大量使用杜诗的典故,作诗喜以杜诗为韵,更重视对杜诗句法的学习。但是,黄庭坚学杜颇有未至之憾,他的诗好用僻典,在句法和形式上故意求奇求怪,并有以文为诗的倾向。他的诗歌题材狭窄,眼界不宽,也缺乏情韵,特别是对民生疾苦不大关心。这都是黄庭坚诗歌的学杜未至之处,也是其诗歌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