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航天遥感应用涉及资源和地质勘探、生态环境监测等民用,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军民融合视角分析我国商业航天遥感发展现状,从军工优势技术溢出融合模式、民用先进技术转移融合模式和军民技术双向循环融合模式3个方面,分析我国商业航天遥感企业发展。基于我国商业航天遥感的中科星图和二十一世纪空间两家典型商业航天企业,从融合环境、军民交互、契约关系、合作成本和创新发展五个军民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剖析我国商业航天遥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与军事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提高地方高校培养军队科技人才质量是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紧贴军事斗争人才需求,从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军事需求、完善融合机制、加强平台建设、拓展培养渠道、建立军事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模式实验区等6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军事科技人才军民融合度,发挥地方高校培养军事科技人才的作用,提升地方高校培养军事科技人才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出发,研究RFID技术在军民一体化物流中的应用,分析RFID技术在民用和商用的经验和成果。并将它们运用于军民一体化物流中,从而实现我军后勤保障中的可视化和一体化,减少在后勤保障中的库存浪费,以提高我军在信息技术战争中的打赢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美国非常重视大数据在国家安全领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并采用政府牵引、军民一体的研发模式,加大了对可视技术和云计算的发展力度。本文重点描述了美军大数据技术研发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以及大数据在美军联合作战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美军大数据研发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民技军用是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1]。本文以侦察用无人机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为例,采用Patsnap专利分析平台,从全球专利申请情况、全球竞争态势分析、技术热点分析等角度对全球和中国侦察用无人机的技术发展进行分析,探索研究民用优势技术服务于军事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建设,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从而为军民融合背景下的专利技术转移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章吉 《科技潮》2006,(1):48-49
空天一体战是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纵观战争发展史,每一次新技术革命,在军事领域都会引起战争形态的重大甚至革命性的变化。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同样促进了空天一体战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邵昕 《科技信息》2010,(32):I0123-I0124,I0126
技术转移是技术社会应用的一种基本形态。鉴于国防军工技术转移对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分析技术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体系及实现机制。提出实现国防军工技术转移的对策与建议。该研究对实现国防军工技术转移,寓军于民,军民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军民融合的概念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和探究历史来把握概念,系统地呈现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概念演变的进程。从古代中国的“耕战结合”“寓兵于农”等,到新中国的“军民两用”“军民结合”等,再到现代中国的“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等一系列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烙印,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军民融合是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的落脚点之一,也是国防和军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军民融合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了国外军民融合的不同模式,综述了我国军民融合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归纳了我国军民融合过程中思想观念、法律法规、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成果转化等问题,并从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军地协同、政策保障、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防院校在几十年从事国防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科技资源,擅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并在成果转化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国防院校科技成果主要面向国防工业科研院所、企业,部分面向军工的科研项目开始转型,走军转民、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构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伟 《创新科技》2012,(11):14-16
<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民用技术和军事技术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民用领域的高新技术基本上都可以用于军事目的,而高新技术中的信息技术更是具有高度的军民两用性,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报道,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同时列出的关键技术中,有80%是相通的,而俄罗斯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70%以上。据国外专家估计,  相似文献   

12.
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是统筹国防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需求对象和投入主体、创新风险和动力来源、主要效益和组织方式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产业技术创新的不同特点,然后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从资源集聚、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运用等几个层次构建了系统分析框架,提炼出了多种可能的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方式,接着剖析了军民融合对带动民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其自主品牌产品高档化、产业环节高端化、产业发展主导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姜明珠  温伊宁 《科技资讯》2006,(33):145-145
本文从机电一体的发展得出集成是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动力,然后阐述了机电一体化集成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机电一体化集成的原理和方法,为以后研究集体化集成提供了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飞斯信息虽是一家市场化公司,却同样肩负责任和使命。我国从2005年起就开始陆续推出军民双向技术的相关政策,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军工民品企业,再到推进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等等,已经为军民双向技术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军民双向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大国竞争正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关键技术与产业面临限制和打压的环境中,面向军民两用的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的“卡脖子”特征主要发生在面向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应对重大社会挑战三个层面,是军民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赶超的重大使命。因此,军民科技创新网络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网络的耦合关系和网络组织中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分配,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结合关键技术与产业的创新特征,围绕技术赶超的“原路模仿型”“弯道超车型”和两者相结合的“双元交叉型”三种发展路径进行设计,推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战略意义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互相依存,当前我国一方面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国情,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工作。伴随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进步,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分类逐渐模糊化,据统计,绝大部分的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可通用。军方科研单位及军工单位积累大批可产业化的军民两用技术。有些民用技术成果已转化到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常金玲  王跃 《创新科技》2017,(11):10-12
在新时代,加快科技领域创新驱动,推动军民深入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统筹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本文通过梳理与分析河南省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结合河南省军民科技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实施军民科技融合一体化战略、军民科技共建共享战略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实施三个战略对策做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4,(24):10-11
<正>1越南拟推进军民两用技术【越】《全民国防》2014年11月"军民两用技术"是指既能研制军用产品满足军事需求,又能研制民用产品投入市场的技术。其优势在于不仅能提高本国军事实力,还有助于提升本国在民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南国际地位上升、同各战略伙伴国关系日益密切、外国禁运得以逐步取消、在国际军用技术市场上取得了初步经验,这些因素有助于越南将军用技术转换为军民两用技术,服务于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推进越南军民两用技术进一步发展,越南国防工业总局副主任段雄明少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自2015年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的一环。分析了目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站位,丰富学生就业的渠道,探索特色明显的民办高校办学举措。  相似文献   

20.
马杰  唐凯 《科技信息》2011,(5):I0139-I0139
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革命家、军事家,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进行了有积极意义的指导。文章从恩格斯的军事历程考察其军事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从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作用、武器装备使用中协同使用、军事技术发展与军事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恩格斯军事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恩格斯军事思想对现时代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