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索尔仁尼琴与俄罗斯的悲欢离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飞 《世界知识》2008,(16):56-58
俄罗斯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于8月3日夜间11点45分在他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布罗茨基说:“当我们阅读一位诗人时,我们是在参与他或他的作品的死亡。”而在索尔仁尼琴这里,当我们谈论他的死亡,我们也就是在探讨他的不朽。  相似文献   

2.
对民族性格的研究是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他的小说揭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各个不同的侧面,指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在此基础上,索尔仁尼琴进一步探讨了民族性格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内在有机联系,指出了国家灾难之源、民族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3.
对民族性格的研究是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他的小说揭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各个不同的侧面,指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在此基础上,索尔仁尼琴进一步探讨了民族性格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内在有机联系,指出了国家灾难之源、民族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4.
凌沧洲 《世界博览》2010,(13):81-81
索尔仁尼琴是世界知名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如《古拉格群岛》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成为暗夜中人类的星光,其中译本也早已出版。许多中文读者早闻《红轮》大名,知道这是索尔仁尼琴后半生致力的一部鸿篇巨制。2010年6月,《红轮》第一卷中文版问世,是中文出版界的大事,也是文史工作者的“盛宴”。  相似文献   

5.
索尔仁尼琴是苏联时期著名的作家和持不同政见者的代表,在他的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俄国知识分子的品德与个性.他以其曲折艰辛的历史际遇以及深邃致远的历史思考,在20世纪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荣获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尔仁尼琴是苏维埃俄国“秘密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创作是俄罗斯“秘密文学”光荣传统的一部分。他的创作经历是苏联时期地下作家苦难命运的一个缩影。他以自己的创作,不仅延续和发展了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表现了俄罗斯文学的自由精神与专制压迫的永恒对立。  相似文献   

7.
索尔仁尼琴是细节描写大师,他的成名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的经典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其中尤以"吃"的细节描写最为惊心动魄,堪称全书的"文眼"。着重考察了作品中"吃"的各种细节描写手法,并分析"吃"的细节描写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具体的史料,分析了苏俄三位伟大作家与苏俄领导人的交往,以及由此对各自思想和创作造成的影响,从而探讨了文学与权力的关系。希望作家们能以索尔仁尼琴为榜样,承担起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美貌成诅咒     
正简单说吧:这是个因为"不约,太后,我们不约",最终导致美少年叛逃敌国的故事。索尔仁尼琴在著名的《古拉格群岛》第二部分,说了这么个细节:1937-1949年期间,许多被发配到流放地的苏联女子,都过着糟糕的生活:一个营房里挤了五百个女人,污秽残破,难以形容。有规定禁止男性进入女性营房,但并没有枪支来维持这个规定,如我们所知:在流放地,没有武力威慑,一切规矩都默认可以破坏。男性犯人会涌入营房,四处端详。女性营房里无可遮蔽:没有帷幕,没有像样的隔挡。索尔仁尼琴的原话是:"唯一的保护措施,是你老或者丑。"不老或不丑的女性,自然会遭遇不  相似文献   

10.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和末世论倾向。在《玛特辽娜的家》中,作家从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角度描述了苏联农村的末世景象,同时塑造了玛特辽娜的"圣徒"形象。作家借玛特辽娜之死拷问人性、涤荡道德,以期建成精神空间的"诺亚方舟",避免人类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印度副总統拉德哈克里希南博士最近正以貴宾的身份,訪問了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罗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国家。 1888年,拉德哈克里希南生于马德拉斯附近的薩凡配里村。他先后求学于馬德拉斯基督教学院和馬德拉斯大学,并于1909年完成了学业。 1918年,拉德哈克里希南在买索尔大学开了哲学讲座,1921年,他应印度最大的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的邀請,主持哲学系。同时,他完成了他的有名巨著“印度哲学”,因而被公認为当代印度著名哲学家之一。从1931年到1936年,拉德哈克里希南担任了安得拉大学的副  相似文献   

12.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是苏联作家中令人瞩目的一个。在其长篇小说《癌病房》中,描写了一群癌症患者的不幸遭遇,审视现实,反思历史,剖析社会机体上的"毒瘤",控诉了斯大林时期肃反运动和个人崇拜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这是一部呼唤人道主义的作品,表现了作家对不合理制度的不满。文章主要从作家的个人流放经历,东正教的影响和俄罗斯民族的人道主义传统三个着眼点入手,解析出作品中内含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由陆卓宁主编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2006年5月在民族出版社出版。20世纪的台湾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其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对抗强权、文化坚守、民族回归的文学精神,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家及其优秀作品,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用通俗的文笔系统而客观、全面而简约地介绍了20世纪(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末期)的台湾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多元的风貌以及与祖国大陆文学的渊源关系。内容丰富、脉络清楚,呈现出一幅20世纪台湾文学发展的全景式图案。定价:20元。(唐海琴,巴音)《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出版@唐海琴 @巴音…  相似文献   

14.
徐复观对孔子"仁"的诠释贯穿其学术思想发展的始终,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在1955年之前,他承继熊十力的思路,融合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释仁;从1955年开始,他切断仁与科学宇宙论的联系,同时又对仁作了本体论化的解释;1970年代以后,他指出仁的性格不是超验的,而是历史的、实践的,这才割断了仁与超验本体论的联系,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消解。这一过程是徐复观对熊十力学派本体观由承继到批判的演变过程,并能说明他消解形而上学思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马尔科姆·弗雷泽将于8月上旬来我国访问,这是他第二次访华.1976年6月他在任总理后第一次出国访问时曾访问过中国.弗雷泽1930年5月21日生于墨尔本.祖辈是苏格兰移民.祖父西蒙·弗雷泽爵士曾任澳大利亚第一届联邦议会参议员.父亲尼约尔·弗雷泽是大牧场主.弗雷泽继  相似文献   

16.
以杭州市科委主任高德仁为团长的杭州市科学技术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4年10月26日至11月4日赴日本福井、大阪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考察,取得圆满结果。  相似文献   

17.
非 洲 老 一 代领 导 人 朱 利 叶 斯·坎 巴 拉吉·尼雷 尔 是 中 国 人民 的 老朋 友。他早年就 献身于坦噶 尼喀的民 族 独 立 运 动 ,1962年 12月 9日坦 噶 尼 喀 宣 布 独 立 时 他 就 任 开 国总 统。1964年坦 噶尼喀和桑 给巴尔联 合 并改 名 坦桑 尼 亚 联 合 共和 国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0月下旬,在苏州市金阎区人民法院庄严的刑事审判庭中。一位(?)气未尽的小伙子站在被告席上。他神情黯然,无可奈何地接受着法官的审问。"姓名?""毛明华。""出生年月?""1976年2月6日。""文化程度?""高中。""捕前职业?""苏州市某区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班学习1993年12月至1994年5月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苏州某区办事处实习。"此时。旁听席上传来一片嘘声。是的,他太年轻了,才满18岁。人们不敢相信,跟前的他竟在两个多月里,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38000余元,成为苏州市10多年来最年轻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1999,(1)
在江苏省武进县,有个孟河镇。这座风光秀丽的江南小镇,因哺育了马培之、费伯雄、巢祟山等多位中医大家而闻名于世。我国近代中医教育事业的伟大先驱者、著名中医学家丁甘仁先生就出生在孟河镇。丁甘仁生于1866年,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两年之后。丁家世代克勤克俭积累下的家业,在战乱中损失殆尽。丁甘仁6岁入私塾学习,10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在12岁那年,家里已无力继续供他读书,父亲想让丁甘仁弃学经商。少年丁甘仁却另有志向,他向父亲提出了学医的请求,父亲欣然同意了。丁甘仁由此走上了拜师学医之路,先是求学于马绍成,继而跟费伯雄的弟子丁松溪学习,后来又作了马培之的学生。1884年,18岁的丁甘仁来到苏州,开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5月1日,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正式即位,日本进入"令和时代"。鉴于近年皇居与首相官邸之间的重重风波,德仁这位"新"天皇与安倍这位"老"首相之间未来的相处模式及其对日本的影响都值得观察、耐人寻味。作为"人"的德仁历史上"万世一系"的日本皇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