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作文写的越来越枯燥,越来越乏味.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作文中看不到哪怕是一丁点细节描写,自然就缺乏精彩,缺乏表现力.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应用细节描写呢?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作文写的越来越枯燥,越来越乏味。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作文中看不到哪怕是一丁点细节描写,自然就缺乏精彩,缺乏表现力。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应用细节描写昵?  相似文献   

3.
细节最感人     
每一次与同学谈论写作文,听到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写的作文总是不那么感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比如题材是否有意义,描写是否细致,语言是否活泼等等。同时还须考虑到写作文尤其是写人的作文,是否注意了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描写在一篇作文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精彩的细节可以使整篇作文有了生气,让人物的性格鲜明  相似文献   

4.
韩秀全 《科技信息》2009,(4):104-104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其讽刺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编织戏剧性的情节,运用人物语言描写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文训练如何为“三个面向”打下良好基础?作文训练怎样做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针对这个问题,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学六个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中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了“三步作文法”。这个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分为三步,每步都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一般不占用课外时间。第一步,教师引路,学生试写;第二步,教师评点,学生互相修改或自己修改后,重写;第三步,教师再评点,学生互批后交给教师修改定稿。  相似文献   

6.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灵魂。学生对生活有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产生加以具体阐述的欲望,作文时就会用具体事情、生动的形象表现这种思想,这样“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才不会是梦想。有了不断充实自己的个性化“生活百宝箱”,有了不断丰富独具特色的“材料宝库”,到作文时就有源头活水,写作时就可以左右逢源。作文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传授写作知识,而且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丰富体验,激发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7.
【案例】 《祝福》系鲁迅小说名篇。也是历来高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被作为重点课文来教。过去我曾多次教过这篇课文,但都是按传统模式进行,即梳理故事情节,分析环境描写,概括人物形象。教学中自然都是以教师的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显得沉闷,缺少生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型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位置互换”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摆脱“自我中心”意识束缚,在阅读作品时可设身处地的进入作品人物活动的境界,作文时,也可进入所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探究学生喜欢张扬个性但作文中又失去真我的原因:一是“应试教育的‘抗’创新”,二是“教师思想‘鲜’创新”,三是“学生思想‘惧’创新”。教师指导学生写“真我”作文的有效方法:一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我”,二是在作文训练中要关爱“真我”,三是要注重学生做人与作文的“真我”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儒家诗教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叙事诗往往融入大量的抒情成份,而西方文论意义上的叙事诗在我们这个“诗国”里则是难以见到的。著名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把叙事和抒情完满地结合起来,还在于它能在细节描写中融入抒情,并从中揭示出人物的心灵世界和性格特征。诗中作者匠心独运所刻划的刘兰芝的五次“流泪”,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叙事作品中具体细节描写的典范,很值得后人细心研讨。 先从总体上评析。 《孔雀东南飞》全诗一共有1700多字。序以外,正文可分为兴、被遣、相盟、逼嫁、相诀、殉情、尾声七个部分。除掉兴、尾声外,其余五个部分本来都可以描写刘兰芝的“流泪”。只要“犯而能避”,不会给读者以累叠的感觉。但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没有这样极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些能力,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读、写实践来形成。老师的“讲”是必要的。但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又能“讲”多少?故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上,也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可叹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多半仍处于读是读,写是写状况,而作文教学又难以摆脱“学生写,教师改”的旧套。学生作文勉为其难,教师改作呕心沥血,却看不到多少效果。教师也明知“多读多写”才是提高语  相似文献   

12.
索尔仁尼琴是细节描写大师,他的成名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的经典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其中尤以"吃"的细节描写最为惊心动魄,堪称全书的"文眼"。着重考察了作品中"吃"的各种细节描写手法,并分析"吃"的细节描写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迅说《红楼梦》的价值,“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环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小说的成功就在于如实描写了土地改革中“一群活动的人”,借用丁玲的话,这“是一座雕塑了各种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的丰碑,……是正确地、  相似文献   

14.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中极其重要却又难以取得很好效果的环节。学生每写一篇作文,如能反复推敲,改去疵病,不仅可以文通字顺,提高作文质量,还可以从“改”法中悟出“写”法,历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过去的作文教学评价,往往与作文指导截然分开,先作后评,生作师评。一个学生写一篇作文,从命题、指导、写作到评改,以教师始,又以教师终,教师精批细改,非常辛苦,而学生却只关心等第或分数,很少细细地去反思教师的批改和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5.
《史记》的细节描写非常成功。司马迁善于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刻划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 ,烘托环境气氛 ,反映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预示人物的结局。通过细节描写 ,阐明深化主题 ,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具体感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细节描写,是文艺创作中一种重要表现手段。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发展故事情节,乃至塑造人物形象都是必不可少的。常常有这种情形:一部作品,过了很久之后,其中故事情节乃至一些人物,随着岁月的消逝而逐渐淡忘,而作品中的一些典型细节,却久久铭刻在心中,不能泯灭。鲁迅小说《药》中关于华小栓的七次咳嗽的细节描写,可以说是神奇的匠心之笔。抓住对咳嗽细节描写这条线索进行深入分析,就能使我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更深刻,受到的艺术感染也愈强烈。华小栓这个人物,出场后从始至终未说过一句话,默默无闻看来似乎不重要,但他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作文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导致学生作文抄袭成风。程式化、成人化、泛政治化倾向严重。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作文从命题到修改乃至阅读都是教师掌握着主动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见了作文就头疼”厌烦心理,每逢作文总是无从下笔,称作文为“憋”文。新课程理念视作文为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视作文为认知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透过其颇具感性特征的景物描写,从沈从文散文语言的张力、口语化短句的运用、"用各种官能"来写景三个方面来考察其景物描写的独特性,可以发现沈从文散文景物描写"人与自然契合"的多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效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试着结合本校的作文教学现状来谈谈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几种缺失状态,为突破作文教学水平的“瓶颈”,提出了提倡语文教师写“下水作文”,强调学生深度阅读并养成练笔的习惯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