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鸡白痢是危害雏鸡较严重的、多发性的、呈急性败血症的传染病,其死亡率占雏鸡死亡总数的51.3%,而且一旦发生,经济损失严重,百病消的应用完全控制了雏白痢病的发生,体现了“防重于治”的生产原则。  相似文献   

2.
雏鸡白痢(Pullorosis)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为严重的雏鸡传染病,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治办法.我们从鸡血清γ-球蛋白的制备,纯度及含量的测定,安全试验,热原试验,保护效果及扩大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血清γ-球蛋白能有效地控制雏鸡白痢的发病率, 为免疫学防治雏鸡白痢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鸡白痢油乳灭活疫苗分另别对7日龄雏鸡进行1次、2次或3次免疫,获得鸡白痢抗体水平分别为0、1:2、1,4、1:8、1;16、1:32的雏鸡群,对各抗体水平雏鸡群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每天通过观察雏鸡的精神、食欲、饮欲、粪便等症状情况和发病死亡鸡只的病理变化衡量,雏鸡不同鸡白痢免疫抗体水平与抵抗能力的关系.结果 表...  相似文献   

4.
活菌制剂对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拮抗及预防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锦楠  涂祖新 《江西科学》1998,16(3):171-174
从健康鸡的新鲜粪便中分离到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佐以地衣芽孢杆菌,按不同比例制成活菌制剂。比较其对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复合菌的组合适宜,对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此复合菌培养物预防人工感染的雏鸡白痢病,其预防保护率为85%。  相似文献   

5.
鸡白痢杆菌病通常主要危害雏鸡,成鸡多为隐性感染。但近年来发现育成鸡和成鸡因本病造成死亡较高,严重发育不良,不产蛋或停产,须加强对种鸡群的PD净化。检验种母鸡群体内是否含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以往都是采用快速全血平板凝集反应及血清凝集反应。本人经过用细菌学检验,从种母鸡粪便中分离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现将实验过程报告如下: 一、实验目的 目的在于发现种母鸡群中的带菌鸡,以防止传播,彻底净化种鸡场,建立健康鸡群,杜绝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污染。 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者应用临床诊断、病理解剖、流行病学、细菌学检查及内外寄生虫检查等方法,检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棚养褐马鸡不仅有传染病——鸡新城疫和雏鸡白痢病,而且有寄生虫——鸡异刺线虫和鸡剌皮螨。  相似文献   

7.
张中月  张银初  丁峰 《科技信息》2011,(20):394-394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常见和多发的传染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仔猪白痢虽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常引起病猪脱水消瘦,如不及时治疗,多数死亡或转为慢性,即使恢复也成为僵猪。因此,仔猪黄白痢不仅直接造成养猪场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导致大量的饲料浪费,大大降低了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合称,是由大肠埃希式菌引志的哺乳期仔猪常见的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是造成仔猪育成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鸡葡萄球菌病是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皮肤坏死、脐炎、滑膜炎、关节炎等。二月龄以下的雏鸡死亡率较高,多为急性败血症的症状,成年鸡发病的较少,又大多表现为慢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人工饲养褐马鸡的主要疾病进行了研究。已知虱子病的发病率虽然高,但死亡率却低,现已基本上能够防治;白痢病的发病率虽不太高,但死亡率却高,现已基本上以预防为主。治疗效果不佳,是危害幼褐马鸡的最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多年临床实践,筛选出一种纯中药制剂—禽康,用于防治鸡肠道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试验表明:该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能促进雏鸡生长,提高产蛋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断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鸡白痢沙门氏菌可感染各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均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细菌学方法仍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随着血清学技术、PCR技术、快速检测试剂盒逐步应用于鸡白痢的检疫之后,对鸡白痢的防制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毒力质粒和耐药性研究,为药物、疫苗防治打开了新思路.减毒菌苗、灭活菌苗、脂多糖(LPS)抗原、卵黄抗体、活菌生物制剂、抗生素、磺胺药、中草药、有机酸等措施在鸡白痢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也有老鸡群发病的报导,但证据表明,这种发病可能是由于CAA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与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或与包涵体肝炎病毒等混合感染造成的。总的说来死亡率不同,通常为5%—10%,但也有报导说高达60%。死亡率最终取决于由父母垂直感染的鸡所占的比例。发病率基本上变化在20%-60%之间。  相似文献   

14.
高温是影响夏季畜禽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高温中畜禽热应激造成鸡产蛋率下降10%~30%,禽畜体质下降并造成诱发感染,使发病率、死亡率升高十倍以上,严重影响畜禽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2003年-2004年我给各农户做 技术服务,发现禽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在85-90%以 上,死亡率在6%-17%,继发感染率死亡率可达 50%以上,病鸡发病日龄在14-35日龄,临床病症 主要以拉稀、呼吸困难较多,结合中西医治疗,疗效 较好。  相似文献   

16.
鸡胚胎发育过程中钙,镁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鸡胚胎发育过程中钙、镁代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卵壳在鸡胚胎发育过程中为雏鸡提供了8912%的钙,近63%的镁,而且主要的摄取阶段是在胚胎发育的中、后期  相似文献   

17.
对后期死亡鸡胚的卵黄囊和肝脏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通过化生试验进行初步鉴定,在15枚死胚中,大肠运往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的检出率为33.3%,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检出率为40%。  相似文献   

18.
从10只18日龄健康雏鸡的空肠、盲肠段分离出6株乳杆菌,经毒性试验筛选出1株安全、无毒、无害的乳杆菌编号SM71,并用SM71菌株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_(141):K_(85)做了体外抑菌试验,抑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肉用雏鸡对营养的要求比较高,对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如管理措施不当,常因疾病和其他原因导致死亡。1.雏鸡白痢1.1临床症状:主要症状是拉黄白色水样稀便,肛门周围羽毛严重污染,排粪困难、常伸缩肛门,精神沉郁、不愿走动、聚成一团,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低头缩颈、闭眼昏睡,食欲废绝、有软嗉囊症状,个别患鸡呼吸困难、哮喘,体温升高,呈急性败血性经过。常发病后1~3天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