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热冲裁零件微观组织及尺寸精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的冲裁温度和模具间隙比对B1500HS钢板进行了热冲裁试验.根据冷却曲线,研究了冲裁温度对硼钢组织转变和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落料件的尺寸,分析了冲裁温度和模具间隙比对尺寸精度的影响;通过观察零件的断口形貌,分析了冲裁温度对断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冲裁温度一定时,落料件的尺寸随着模具间隙比的减小而增大;当模具间隙比一定时,落料件的尺寸误差随着冲裁温度的降低出现"正—负—正"的增长波动趋势;当冲裁温度为600~650℃或750~800℃时,落料件具有较高的冲裁精度;落料件的硬度随着冲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冲裁温度为650~800℃时,落料件的组织为马氏体,硬度值HV约为550;冲裁断面光亮带的宽度随着冲裁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冲裁间隙、模具结构型式、制件毛坯、冲压设备等设计因素对冲裁模具寿命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提出了模具设计时根据冲裁件形状、尺寸、精度、材质和制件批量等方面的要求选择冲裁间隙、模具结构型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冲裁模压力中心就是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平衡地工作,模具压力中心必须通过模柄轴线而使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否则会产生偏心冲击,形成偏心载荷,从而加速压力机和模具导向部分的磨损,使凸凹模发生偏移,配合间隙不均匀,刀口迅速钝化,从而降低冲裁模的寿命和冲床的导向精度.  相似文献   

4.
空心薄臂零件侧孔(槽)冲裁模具结构相对复杂,是模具设计中的难点.通过对空心薄臂零件侧孔(槽)冲裁模具两种典型结构的分析,阐述侧孔(槽)冲裁模具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注意事项,从而确保空心薄臂零件侧孔(槽)的加工质量,并实现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国内外模具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工艺分析及相关计算入手,详细介绍了锁垫片冲压模具的设计,指出在设计时不仅要根据冲裁件的材料确定模具的材料,还要根据冲裁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和精度要求来确定冲裁的工艺方案,从而确定模具的类型;设计合理的冲裁间隙是此次设计的重点,它直接影响冲裁件的形状、尺寸、精度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具材料在选择时要注意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工作强度,要尽量保证选择标准件,这样可以提高模具的寿命,同时还能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冲裁件图形和尺寸的数字模型.借助该模型及相应的程序,自动生成图形的函数模型,从而获得冲裁件内外轮廓的节点坐标并提供冲裁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后继程序所需的其它信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冲裁模间隙对冲裁质量和模具寿命的影响,介绍了本厂在生产中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能、厚度、使用要求、设备能力选择合理的冲裁模间隙,保证冲裁质量、提高模具寿命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刘镜成 《广东科技》2007,(10):78-79
针对产品数量大,焊接精度要求较高的钢管组合件,不锈钢管弧口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是保证钢管焊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关键因素.对不锈钢管弧口的加工,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在砂轮机上采用手工磨削的加工方法.但该加工方法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和加工安全性差.针对传统加工工艺的缺点,经过实践研究:用模具冲裁的方法加工不锈钢管弧口,取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使用模具冲裁加工不锈钢管弧口,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工件变形小,安全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用模具冲裁加工不锈钢管弧口的新工艺,以及该冲裁模的设计与制造.  相似文献   

9.
冲裁结构CAD模具设计模型及相关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冲裁模具CAD的一个子系统冲裁结构CAD为分析对象,研究了其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具结构总体设计模型与模具零件描述模型(包括形状描述、装配关系描述和装配位置描述3个子模型),并对系统实现过程中采用的装配消隐技术、装配图明细表自生成技术及冲裁模具零件图自动剖切技术等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使用这些技术将显著提高模具设计合理性与效率,最后给出了冲裁结构CAD子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图。  相似文献   

10.
吕东升 《科技资讯》2011,(14):89-89
阐述变压器制造中模具冲裁间隙的选取方法,以及根据冲裁剪切面判断间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厚板冲裁时影响冲裁力的几个主要因素,并由实验确定了对于给定厚度的板料,斜刃口模具倾角α对冲裁力的影响是主要的,凸、凹模间隙次之。在模具结构设计方面,斜刃口模具可采用快速换模结构,以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树的模具装配图生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冲裁零件形状多变、不利于模具装配图中各零件间装配关系表达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知识树的图形信息处理模型.使用该模型处理冲裁零件信息,并采用图形消隐技术参数化生成装配图,清楚地表达了装配图中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该图形处理技术不仅适用于模具装配图的生成,而且可用于其他机械产品设计中装配图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表征材料变形中逐渐劣化的过程,引入考虑损伤与裂纹萌发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Abaqus/Explicit的二次开发接口,编写耦合Lemaitre损伤模型的用户子程序,根据算例验证其可靠性.通过反复加载-卸载拉伸试验并利用弹性模量变化法来获得损伤参数值.建立辊式冲裁工艺有限元模型,应用Lemaitre损伤模型来预测断面质量,并进行试验验证.分析冲裁间隙、模具磨损与板厚等工艺参数对断面质量、冲裁力及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刃口断面质量总体上要好于后刃口,但光亮带具有一定的倾角;塌角区会随冲裁间隙增加而增大;模具磨损程度增加会导致毛刺急剧增大;最大冲裁力与扭矩会随着板厚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浅论冲槽模具刃口磨损与模具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槽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崩刃、刃口磨损、断裂等,文章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对刃口磨损与崩刃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防止冲裁模具刃口磨损以提高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Solid Works的力实体模型建立和计算方法.在分析冲裁力的基础上,根据冲裁力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olid Works的力实体模型的概念和建模方法,推出了多工位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际应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计算,与冲模结构设计参数一致,是非常实用的冲裁力计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龚冬梅  许锋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5):101-102,112
文章详细介绍了运用AutoCAD2004求解冲裁模具压力中心的方法和步骤,使大家认识到高科技软件的应用带给人们的便利与高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的同步剪挤式精冲法,就是使钣料在冲裁过程中同时具有剪切和挤压的双重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改变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自动实现的.由于这种剪切和挤压的双重作用,即可在钣料剪切区建立足够的静水压力,使金属的塑性提高,抑制剪裂纹的产生,从而使塑性剪变位延续到冲裁的全过程,最终实现钣件的精密分离.这种精冲方法简便易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现有各种精冲法的不足.本文详细讨论了同步剪挤式精冲的变形特点和力学模型的建立,提出了一套精冲力的计算方法;并介绍了有关的技术要点.上述工作,对于精冲的实际应用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多孔冲裁过程尤其厚板多冲裁中时常发生的凸模受力断裂问题和零件孔距增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冲裁过程中冲裁力与凸、凹模之间的间隙所产生的力矩是其主要原因。结合实例,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如使用弹性退料板,加强凸模固定部分与工作部分的光滑过渡等措施,可有效地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适当减小模具设计孔距可提高零件的孔距精度。  相似文献   

19.
压力中心的确定是平板件冲裁工艺分析和冲裁模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笔者首先阐明平板冲裁件压力中心计算公式适用于不规则或不对称如弯曲和拉深件压力中心的计算;然后指出对称冲压可以简化复杂平板冲裁件模具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而较复杂的弯曲和拉深件则可采取原点对称来进行冲压中心计算和模具设计;最后给出在两种压力中心计算的情况下,弹性元件的布置和压料圈的设计方法,可满足模具与压力机找正压力中心。  相似文献   

20.
对冲裁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简介了冲裁模具的设计特点与要点以及模具设计中的关键、主要零件制造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