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小麦品种:7023、郑引一号、丰产三号、阿夫、矮丰三号、郑州683、郑州761、博农74—22、濮阳五号、百农3217(第二次会议通过),宛7107、偃师四号、豫原一号、郑州三号,郑六辐、召麦二号、小偃四号、安选五号、偃大25(第三次会议通过)。 2.棉花品种:河南79、岱字16号、中棉所7号、86—1,豫棉一号(原名278)(第二次会议通过)。 3.玉米杂交种:郑  相似文献   

2.
<正> 予麦18号小麦,原名矮早781,是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于1987年用郑州761与偃师4号杂交,经连年选育而成的高中产兼用的小麦新品种。1990年10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予麦18号。为了使广大农民群众对该品种有个系统的了解,加速繁殖推广,尽快地在生产上发挥作用,现把该品种历年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栽培要点等作以下介绍,供本年度种植予麦18的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封杂一号”高粮品种,是我所以“原新一号”不育系作母本,“封粮一号”作父本杂交育成,是一个粮杆兼用的优良杂交种。从1974年至1975年在本所观察及1976年至1979年参加全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证明“封杂一号”均比“晋杂五号”“郑杂三号”有所增产。同时,“封杂一号”在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花期即可相遇,解决了杂交种在制种时由于播期少有不适,花期不能相遇,造成减产的问题。几年来,该品种的示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山西省西安泽县及我省的开封、商丘、南阳、新乡、安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技》2006,(10):6-6
“岱香”是采用早实核桃品种“辽核1号”为母本,“香玲”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成的核桃新品种,于1997年被评定为优系,1998~2002年进行复选、决选,并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栽,均表现树体矮化、早实、丰产、优质、抗逆性强。2003年11月通过鉴定,同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5.
<正> 1980年小麦在低温和多种自然灾害条件下,突破了小麦千斤。其作法: 一、重施底肥、增施磷肥、氮磷配合以农家肥为主,亩施粗肥8方。亩施复合肥——磷二铵(含氮18%、磷46%)40斤,饼肥50斤。二、选用良种,合理密植选用“百农3217”、“郑州761”“练丰1号”三个良种。于10月11日播种,亩播量12斤,亩留苗14万株。三、加强田间管理根据苗情于11月中旬亩追尿素25斤,然后灌水一次,11月下旬中耕一次。返青期追尿素15斤,施肥后进行喷灌和深中耕。  相似文献   

6.
<正> “新香糯一号”属于中晚熟、粳亚种、糯变种香稻。该品种是新乡农科所于一九七三年用“新稻2号”和“辉县香稻”杂交经过七代选育而成。它比原来的老香稻产量可高出一倍左右,株高降低三分之一,米质优良,浓香味佳,是难得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该品种秆矮抗倒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经过两年省、地区和多处示范,一般亩产  相似文献   

7.
<正> 河南省科学院于五月十五日在新乡县原种场召开“豫同407”小麦现场汇报会。应邀到会的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省种子站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小麦育种专家、农业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人士在现场对“豫同407”小麦进行了观察及评价。“豫同407”小麦系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卢甲纯等同志于1982年用“予原1号”小麦和“黔花3号小麦”杂交后代,采用幅射的办法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据现场观察,该品种基杆粗壮、叶型好,成穗率高,抽穗整齐、穗大粒多。1989年小区鉴定折亩产469公斤,比“予麦2号”增产15.8%。该品种在我省  相似文献   

8.
<正> 我所从1963年起搜集各地优良品种,1974年用“庆丰”做母本,“中育”一号做父本杂交选择,1982年培育成功“汴梁一号”西瓜新品种,经过两年推广,表现较好,一般亩产6000斤左右。最高亩产超万斤。汴梁一号品种特征特性:汴梁一号属  相似文献   

9.
谷子新品种—豫谷五号安阳市农科所雀恒敬,王润生豫谷五号是安阳农科所采用“豫谷一号×安096”杂交,连续六年于所内、海南进行北育南繁,于1985年育成。199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3年又通过国家级审定。该品种幼苗绿色,鞘浅紫...  相似文献   

10.
“石莓3号”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90年以自育优系“183—2”为母本,以“全明星”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大果、优质的中早熟草莓新品种,于2001年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正> 豫棉三号(原商丘64)系商丘地区农科所和郑州市农科所协作,共同育成的适合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育成后,经过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和河南省棉花生产示范及大面积示范,均表现早熟、优质,是当前理想的棉花新品种。1988年4月由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棉三号,现省内外推广面积100余万亩,深受各地棉农的欢迎。一、选育经过豫棉三号是用商邱17作母本,珂310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三次海南加代和两次单株选择育成。1982年冬到海南加代的编号为823-2,表现开花吐絮较其它品系早且集中,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洁白  相似文献   

12.
<正> 棉花新品种82—10于1980年以中棉所十号为母本,黑山棉×棉乡一号为父本杂交,又经海南两年加代选育而成。试验示范证明该品种是一个纤维品质较好,早熟、丰产,综合性状好,适宜棉麦(油)一年两熟种植的棉花新品种。一、产量表现。1983年新乡县关堤乡刘庄村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在亩产小麦600多斤的基础上于六月三日播种棉花,亩产籽棉319.2斤,皮棉127.7斤,比中棉所十号亩产籽棉267.4斤,皮棉95.5斤分别增产19.4%及33.7%。1984年棉花品比试验,在晚熟条件下,由于该品种早熟性好,表现更为优异,籽、皮棉产量依次亩产405.8斤、184.6斤,经新复极差测验较中棉所十号增产达到极显著标准,分别增产37.9%及84.6%。同年在新  相似文献   

13.
“平安7号”是由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于2008年9月8日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该公司继“豫麦49”、“平安3号”、“平安6号”之后通过审定的又一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 新棉82—10系原新乡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以中棉所十号为母本,黑山棉一号和棉乡一号杂交的一代为父本进行杂交,经海南两次加代繁殖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的短季棉花新品种。1988年春经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决定大面积推广,並参加了河南省短季棉新品种生产试验,据统计累积种植面积十万余亩,净增收670多万元。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110天,霜前花88.2%,适宜早茬,麦垄点种或麦后直播的短季棉新品种。出苗好,生长稳健,结龄性强,花权少好管理。棉铃开裂好而且集中,孕大易收摘,衣分高为40%。纤维品质好,1984—1985年经北京市纤维检验所测试七个  相似文献   

15.
(一)来源及产量表现:‘.78104.’小麦,系堰师县农科所用堰师9号作母本、小燕5号作父本,经杂交于1986年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1987一88年度在堰师县种植1500亩,据调查:本所火田亩产盯弓公斤;平川地区亩产盯5公斤至400公斤;丘陵旱地亩产200公斤左右,一般比堰师9号增产12%。表现抗旱、抗涝、优质、高产,是水旱地兼用的新品种。深受农民欢迎。 (二)特征、特性:该品属多穗型、弱春性、株高90cm,植株紧凑、生育期225天,杆硬不倒。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41克,口松易落粒。抗三锈、抗干热风、抗青干,比堰师9号晚熟两天。 (三)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 绿豆新品种“中绿一号”,原名 D0809,来源于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一九八二年引入唐河县后,连续三年参加全县十三个点次品种对比试验,同时组织了三个乡(镇)一万四千四百亩大面积示范。其主要优点是:1、高产稳产。比当地当家品种“唐河针拨”增产20%以上,而且产量稳定。一般亩产125—150公斤,最高单产可突破250公斤。2、早熟优质。该品种生育期80天左右,籽粒油绿光亮,商品价值高。3、结荚上举集中,便于收摘管理。根据“中绿一号”的特点,1985年,唐河县组织  相似文献   

17.
<正> 豫谷2号(原名5498)是河南安阳农科所用1976年采用“安30×小柳根”×北京2122复合杂交,连续6年在安阳,海南交替选育,历经8个世代于1981年育成。198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谷2号。1982—1989年的七年中参加了地区、省、华北协作区三级四次区试和生产示范,99处试点平均亩产328.75公斤,比对照种豫谷1号平均增产11.52%,居首位。其中88-89两年省生产示范中,平均亩产340.5公斤,比豫谷1号亩增产58.5公斤,增幅20.9%。经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还具抗谷锈病突出,兼抗白发病和谷瘟病等优良性状。90年累计种植面积135.4万亩,净增粮5416万公斤。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技》2009,(10):7-7
“驻大麦7号”是由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二棱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于2009年5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大麦新品种田间鉴定。该品种成熟早、品质优、综合性状好,有望成为河南省和黄淮流域下一代主栽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浦江1号”是由上海水产大学选育优良品种,2000年通过农业部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农业部审核,确定为适宜推广的优良水产品种。该品种的生长特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正> 掖单12号是山东省莱州市农科所1987年选育出来的,株型紧凑、果穗较大,是当前综合性状最好的一个玉米新品种,组合为478×515。1990年引进我所进行小面积高产试验,获得745.3公斤/亩的产量,超过了我所玉米高产记录。1990-1991年两年进行了密度和肥料试验,为以良种良法相结合,迅速地在我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一、播种技术:掖单12号是中熟品种,要抢时早播,于6月15号以前播种结束,最好是麦垄套种。播种量是每亩5斤,种植的适宜密度是每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