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晓鹏 《科技信息》2011,(20):I0065-I0065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解剖学实验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课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直观的掌握这门课程。作为一名解剖学实验教师有以下几点体会: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不适;认真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使实验内容更丰富、更直观;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构建"开放式实验室";加强人文教育,强化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王琦 《科技资讯》2009,(15):174-174
人体解剥学是医学当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学生解剖学的兴趣,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最中有以下几点体会。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生活实践,采用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3.
李锋 《科技资讯》2011,(7):189-189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能充分培养及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为其它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为《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这门形态学科课程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与沟通手段,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本文探讨了数码互动环境下的《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实现师生高效率的互动、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多种能力,促进了《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且枯燥难记。本课题组针对解剖学的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我院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引导教学,将枯燥的基础知识融入到临床护理的具体任务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及思维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争春  章祖宝  李剑 《科技信息》2007,(29):221-221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纽带,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只有在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发展过程,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且医学中大量的词汇来源于解剖学,因此,医学生学好本门课至关重要。本文对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气氛的营造、启发式教学、学生实践机会的增加、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第二课堂的开展等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体解剖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张友旺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172-174,189
人体标本陈列室是运动解剖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1个分支学科,属于形态学范畴,必须借助标本进行直观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运动解剖学教学时数有限,课堂上用的标本也有限。人体标本陈列室的标本作为教学标本的充实和发展,在为教学服务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结合运动解剖学课程的特点,从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场地及其室内设施、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标本、实验技术人员及制度等方面,阐述了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和管理,介绍了武汉体育学院在人体标本陈列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并对标本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院校的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度地与多学科知识如超声医学、生理学、计算机数字技术、运动创伤学和表面解剖学进行联系。由于不同学科对人体结构的描述采取了不同的观察视角,因此,这种多视角的观察方法,对于展现、补充和理解传统的运动解剖学教学内容,有着其积极的一面,因此,这样的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能使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把握人体结构,降低了课程的教学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五年制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PBL教学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今后完善PBL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子妤  黄玉芳  程雪琴  王中立 《科技信息》2012,(23):150+172-150,172
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将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5个学科的课程,以人体每个系统、器官为主线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块"基础医学教程"。从2008年起,至今已有3届学生完成该课程的学习。现将我们3年来有关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中有关病理学课程教学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之策。  相似文献   

11.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学科.长期以来,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条件、学生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出现了学生兴趣不大、理解困难、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急需结合各高职院校具体的生源情况、就业方向在《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强学生动手编程能力为目的,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学改革看法,并分别实现了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技能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教学是核类学生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发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优化实验方案、进行实地测量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改革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筱芳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6):133-134,155
情境教学借助于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改善教学环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笔者从事的《旅游实践英语》课堂教学为例,分别从创设情境,自然导入课文;创设情境,培养听力技能;创设情境,锻炼口语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课堂上情境教学的运用。在《旅游实践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模拟情境的创设,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又强化了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加强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修春波 《科技信息》2013,(5):197-197,201
在单片机课程中开展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研究。围绕课程的知识点设计案例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求解案例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单片机课程的基本知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杨宾 《山西科技》2009,(2):80-80
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学生技能的获得放在首位,钳工生产实习课改革应朝向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的方向。教学方式应该课堂化,教学思想要转变,实习课内容要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编排,学生学习兴趣要通过拓展教学手段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科学中的模拟实验方法和原理也逐渐被引入社会科学。把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方式引入会计教学过程,就产生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实验性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又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增强其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验性教学已成为会计类课程教学的重要乃至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实习效果,对非机类专业的铸造实习进行了改革。将铸造实习的过程划分为非常清晰的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简单易懂且易于实现,还增加了学生作品展示评比环节。这样划分后的每一步,学生对实习效果的预期明确,使学生觉得只要努力,就能学会一定的技术,这样一步一步使学生掌握一连串的技术;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使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增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方法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观强调实际教学情境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职前教育为例,通过组建大学与实践基地小学"教学共同体",从中探索教学理论与师范生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构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养模式,为师范生未来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中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在优化教学及上机实践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基础上,对本科《数值计算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与探索。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且对促进该课程自身发展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建设都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