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针对混凝土双筋矩形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受拉纵筋应变超限问题,重新界定了其截面受压区的最小高度;根据混凝土双筋矩形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对称配筋梁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对混凝土对称配筋梁的抗弯承载力进行相关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用计算方法。工程算例表明:对于混凝土对称配筋梁的抗弯承载力设计问题,应采用给出的实用计算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以确保安全;若按一般"双筋梁法"计算,则多数情况下结果偏于不安全,且最大误差可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2.
依据钢筋混凝土双筋矩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与方法,介绍了双筋矩形RC梁两侧钢筋均未知时配筋设计的计算方法以及适用条件,进一步阐述了影响配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的强度等级以及构件的受力。通过工程实例对配筋设计的计算方法及各影响因素下配筋面积的变化规律,进行逐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筋设计采用近似计算与真实计算的方法,所得结果较为一致;梁截面高度、钢筋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上作用弯矩的大小变化,都将引起配筋面积发生改变,且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不同;当影响因素取值在一定范围内时,对受压区配筋面积无影响,对受拉区配筋面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李霞  赵军 《河南科学》2009,27(10):1279-1281
以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为例,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设计方法;通过与普通混凝土构件进行比较,证明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可显著提高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以钢筋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基于平截面假定通过编制非线性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不同配筋率下单筋钢筋混凝土梁和相同受拉钢筋配筋率下,不同数量受压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截面的M-φ曲线。讨论了配筋率和受压钢筋配置对钢筋混凝土梁延性及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钢筋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基于平截面假定通过编制非线性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不同配筋率下单筋钢筋混凝土梁和相同受拉钢筋配筋率下不同数量受压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截面的M-φ曲线 。讨论了配筋率和受压钢筋配置对钢筋混凝土梁延性及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矩形截面大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了对它们受力特征的认识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承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10根变截面高度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试验,研究了其斜截面承载力的“尺寸效应”;通过12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配箍筋梁的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和箍筋特征值变化对其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最终提出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锈蚀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受剪承载力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箍筋锈蚀情况下,计算6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的承载力,探讨箍筋锈蚀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建立相应的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是由剪跨比决定的,锈蚀程度只影响承载力的大小,并不改变破坏形态;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箍筋锈蚀率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钢筋混凝土破坏阶段计算,推证得知,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设计中,必须满足。 (1)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0.55h0 (2)截面的有效高度 h0(?)35~40cm这样两个条件,才能使钢筋用量为最少。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剪是分别进行设计的,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也是分别根据各自试验提出,正截面试验时所用的箍筋量和斜截面试验时所用的纵筋量,都要比设计大得多,以保证出现典型的弯曲或剪切破坏形式,但试验和公式中忽略了纵筋量和箍筋量的相互影响,文中根据塑性理论,考虑混凝土单元开裂后的性能改变,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一根给定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进行统一设计,同时,求出其极限状态时,设计所需要的纵筋量和箍筋量的相互关系,建议取纵向钢筋恰好屈服点作淡统一设计的参考点,并据此设计配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