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长红  吕赟 《科技信息》2010,(2):312-312,317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自近代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陷困境进行研究。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使命和价值重构。旨在贡献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使其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稳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优势出发,分析了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因素,提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峰 《科技资讯》2009,(23):194-194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体育文化。面对人类文化的日益趋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来生存环境。农业社会正在迅速消褪,民族传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在变化中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4.
冯平 《甘肃科技》2004,20(6):176-177,175
概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分析得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演进的基本规律 :说明了吸吮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 ,加强民族团结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玉琴 《甘肃科技》2010,26(2):205-206,111
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定位及价值取向,提出了应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为学校阳光体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逻辑推理法,在比较分析了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特征,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传统体育发展的相关措施.认为:(1)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由内而外"的发展模式;(2)开发当地体育旅游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族人回归;(3)加强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活态"资源;(4)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群体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中西体育历史中对女性参与体育的歧视和女性对平等参与体育的抗争的基础上,提出:女性全面参与体育和在体育运动中地位的提高是衡量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现实反映.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发展应充分认识"性别均衡"的发展原则,重视女性参与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作用,设置和健全更多女性参与的运动项目,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女性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和项目管理,促进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物质条件与理论指导,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为社会选择提供参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一直在改革中发展,"体教结合"是坚持与完善"举国体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应然选择.并从价值工程的视角,对"体教结合"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价值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性;分析得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演进的基本规律;说明了吸吮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理论界及体育界关注的焦点,用资料分析法、对比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的角度,解析中国社会结构演变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而把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旨在客观而准确地认识过去、把握现状,构建起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背景下的基本历史逻辑,为当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民强 《科技信息》2011,(21):177-177,130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界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的时代——"后奥运时代"。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肩负着向社会大众传播体育知识和体育科学的重任,同时也给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徐昶楠  陈瑜 《科技信息》2009,(30):I0274-I0274,I0276
为了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文化在壮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开发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我们深入壮族人民生活中去,认真研究壮族体育文化发展源流,努力探析壮族体育文化思想的历史足迹并在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现实中寻找壮族族体育文化思想变迁的社会动因,揭示其民族发展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本次调查的研究宗旨。  相似文献   

13.
于晓梅 《科技资讯》2010,(6):232-23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孝"文化在当代社会依旧有它极强的生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分析,以及对当代青年的"孝"观念的阐述,来探讨在现代社会如何发扬传统"孝"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以促进家庭、社会、国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尤其在当今时代,文化传媒高速发展,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的表现更为鲜明.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受国际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各国的体育文化也会相互碰撞,相互吞并,相互融合.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一些国家的体育文化及传统体育项目会变得更兴盛,而另一些国家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项目会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在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文化肩负着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重任.在某种程度上说,学校体育文化的何去何从决定着中国体育文化的兴衰.就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得出:我国学校体育文化要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转化、同化其他体育文化,走中华民族的体育现代化之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对高校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体育教学又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水平,并将传统医疗和体育锻炼进行了有机结合。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修生养性、调息健体等观念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之中发扬光大。传统保健和现代体育的结合使得传统保健体育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向,对高校学生生活方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互动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进一步唤醒其文化自觉,强调凸显东方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发展内涵;地方性普通高校应秉承现代大学职能,发挥优势,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主动承担起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及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发展与传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民俗活动中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民俗活动花鼓灯为研究对象,探析民俗活动中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为民俗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  相似文献   

18.
侯林方 《科技信息》2012,(8):326-327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体育教育也不例外。传统的体育教学因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不利的方面也已经暴露。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更能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身体素质,文章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对体育健康课教学的重要性、优越性、可行性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素质拓展训练"的育人理念及方法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冲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就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大众全民健身计划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把全民健身计划纳入整个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是滋生现代体育的沃土,也是社区体育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健身、娱乐的价值、而且还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体现着卓越的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契合既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倡导和推广,又能够为社区成员提供适合于老、中、青、少年各阶层人士参加健身运动的项目,不仅达到了增强社区居民体质的目的,而且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