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音词一般分为同形同音词和异形同音词两类。同形同音词的特点是“声音相同而意义不同。”对于同音词语音上的要求,学者意见比较一致,大都认为一组同音词必须声、韵、调完全相同,轻重音格式及儿化情况也要相同。所以,异形同音词容易确定,一组词只要语音形式完全相同,书写形式不同就是异形同音词。而同形同音词则不然,没有词形的帮助,全靠意义仲裁,难免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
<正> 同音词指的是读音完全相同的词即声韵调完全相同,如“别离”“别针”“别去”“分别”中的四个“别”字;再如“工事”“公式”“攻势”三个词也是同音词。 同音词通常是就两个词或多个词而言的。有时它也可以理解为在语言形式上与某个词相同的词。现代汉语的同音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偶同的,并非造词时有意在声音上雷同,  相似文献   

3.
同音词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 ,是某种词汇系统中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根据词义的词汇意义 ( A)语法意义 ( B)色彩意义 ( C)的不同或相距较远 ( 1 )和相同或相近 ( 2 )给现代汉语同音词分成如下八类 :1 .A1B1C1,2 .A1B1C2 ,3.A1B2 C1,4 .A1B2 C2 ,5 .A2 B1C1,6 .A2 B1C2 ,7.A2 B2 C1,8.A2 B2 C2 ,并指出在词汇意义相近的前提下 ,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对同音词的运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陈奎彦先生的《同音词语别裁》一文提出了商榷。文章认为,同音词必须是“同音”的一组词,“近音词”不是同青词;同音词必须以“不同义”加以限制,同音但等义的词不是同音词。文章还论述了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5.
也谈音位     
词的语音形式和词义作为符号的两部分,结合紧密,不分里外,所以说“音位只是改变词的形式”这一说法忽略了音位和音素的差别。我们认为,音位是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相似文献   

6.
<正> 汉语是非屈折语,汉语里词的音节短小,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这个特点,造成了大量同形异类现象。所谓同形异类,是指词的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相同,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同形异类现象在上古汉语里更为突出,从其构成特点来看,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不同的词借用同一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即同音词;(2)同一词兼属两类或数类;(3)同一词的固定用法及其活用。其中第二种情形比较复杂。汉语是否有兼类词?兼类词的界限如  相似文献   

7.
汉语词汇中,自古以来就有合音词。如古代汉语词汇中的“诸”为“之乎”的合音词,“叵”为“不可”的合音词。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也有“您”(你们)、“甭”(不用)等合音词。合音词的特点是,以单音节词的形式,表现双音节词或短语的意义,读音上以原词或短语前一个语素或词音节的声母,跟后一个语素或短语后一个音节的韵母(或某一部分)拼合而成为单音节词,很像传统的“反切”法。因此,合音词语音形式小而词义容量大,是语言交流交际中唯一的一种一个言节两个语素的简练形式,可谓既经济又实用的浓缩语言形式。无疑,合音词是口头…  相似文献   

8.
略谈汉语中的谐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谈汉语中的谐音徐越谐音是指汉语中一些字(语素)、词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而含义不同的现象。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由于语音上相同或相近,就有可能以音混义、言此而指彼;也可能使不同的含义通过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而相互转移,由此而及彼,由彼而达此.所以,利用这...  相似文献   

9.
语法停顿和修辞停顿王求是一、停顿的分类《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版)对“停顿”的解释是,“说话时语音上的间歇.”·所谓“语音上的间歇”,应该理解为句子与句子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词与词之间的语音间歇.停顿有各种不同的分类。1.《现代汉...  相似文献   

10.
陈保忠 《科技信息》2011,(17):157-157,187
汉语普通话的命令标记“给我”因语法化而发生语音缩合成为一个词。在具体的方言天长话中,由于命令标记的“给我”的语音缩合,频繁使用,类推到所有的“给我”的组合上,使得各种意义的“给我”都发生了缩合而成为一个词.同时也类推到天长方言中表示给予义的“把我”上,“把我”也发生了同样的语音缩合。  相似文献   

11.
(上接《攀枝花大学学报》(综合版)1994年第4期第13页)2.2同音词语是现代汉语发展的客观要求2.2.0同音现象的发生和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同音词语在现实语言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汉语运用、发展的客观要求。2.2.1同音词是词汇无可取代的组成部分,对现代汉语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一种语言来说,有一批经过规范的同音词,是该种语言词汇丰富的一个标志和其词汇系统贯彻节约性原则的一种表现。据刘泽先统计,英语里的同音词约有1131组,包括2539个词;汪溶统计,《俄华字典》收有同音词281组,包括…  相似文献   

12.
同音词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某种词汇系统中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根据词义的词汇意义(A)语法意义(B)色彩意义(C)的不同或相距较远(1)和相同或相近(2)给现代汉语同音词分成如下八类:1.A1B1C1,2.A1B1C 2,3.A1B 2C1,4.A1B2C2,5.A2B1C1,6.A2B1C2,7.A2B2C1,8.A2B2C2,并指出在词汇意义相近的前提下,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对同音词的运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颇罗”一词作为一个物名是在中古汉语文献中开始出现的。关于“颇罗”,学者们各说纷纭,有“酒器”说、“马球”说、还有“吸管”说等。在进一步辨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旧《唐书》的有关记载,认为“颇罗”应是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西域诸国普遍习用的饮食器具。藏语里的“酞”无论从语音、语义、形制上都与“颇罗”相符,“颇罗”一词可以在古代藏文和现代藏语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同音词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不仅跟语音,而且跟语义、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同音词现象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在对它进行研究时要把握住在一个共时平面上进行,存在于不同时代的"同音词"不是真正的同音词,因为它并不使人产生分辨意义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用所学的外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定的语文代表和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反过来,特定的文化背景又构成不同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差异给外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拟从分析中西方两种语言的差异入手,找出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所犯错误,并提出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 一、词义及词的用法对比 在语言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词汇文化意义或联想意义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贬义的词项,在美国文化中中能具有褒义。如“野心”一词在汉语中是贬义的,但其英译ambition在英语中还有“进取心”一说,则是褒义的。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在中国,龙Q:lraanrl是吉祥高贵的象征,皇帝是“龙体”,平民百姓“望子成龙”。而在酉方国家,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此外,有些词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如汉语中的“节气”,在英语里就没有确切的对应词。 不同语言,词的用法也不尽相同。英语多有其复数形式的变化,在单数词后加“s”或加“es”。还有的名词有不规则...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一词很早见于我国古籍。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过;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晋文学家束《补亡诗》说:“文化内辑,武动外悠。”考察它的含义,前者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后者是与“武功”相对应的词汇,包含着“文治”的意义。古代语言中的“文化”概念均与现代文化学所运用的“文化”一词有区别。在现代科学上,“文化”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尤其是在人类学上,它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科学术语。在欧洲,1420年时“文化”一词尚系指“农耕”。1865年,英国人类学派的创始人E·B·泰勒在…  相似文献   

17.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又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必要手段。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粉碎“四人帮”之后,虽然在学校中逐步恢复了考试制度,但是,由于文革期间对考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有些至今仍残存在人们的脑海中。为考试而考试,就是这种消极后果之一。比如说,一些教师对考试只限于在阅卷和评分上,好象阅完卷评完分,考试工作就完了,至于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如何,试  相似文献   

18.
客赣地点方言的区分,实践上尚有不够清晰之处。有学者把永新方言说成是客家方言,可是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仅在语音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二者的方言系属。井冈山与永新相邻,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语音上的区分,对整个客赣方言语音上的区分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词分“婉约”与“豪放”两派,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受哲学影响。2.由于词家精神气度、资质性情有异。3.文化习得不同。4.题材和主题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20.
嘉善话中实词的重叠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嘉善县位于浙江省东北边境,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区,素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嘉善话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语音上接近苏沪方言,与浙南吴语差异较大。嘉善话与嘉兴各县方言在语音上更为接近,但均有差异。嘉善县府所在地是魏塘镇。本文记录魏塘镇的嘉善话。嘉善方言中,实词的重叠比较普遍,名词、动词、形容词及量词等均可以有重叠格式。在语法中,重叠并不是把两个词简单地加在一起,而是一个词的不同形式,是一个词的语法变体。本文着重揭示跟普通话不同的一些主要的重叠形式及特点,与普通话相同的,间或略有涉及。一、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