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黄瓜苗期病害黄瓜苗期经常出现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沤根.猝倒病若在种子发芽出土前发生,则造成烂种;若发生于幼苗期,则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当病斑扩大至绕茎一周时,病部收缩成线状最后倒伏.立枯病多发生于苗床,茎基部呈椭园形褐色凹陷病斑,当病斑绕茎一周时收缩、干枯.沤根是由低温高湿引起的生理病害.发病植株,根呈黄锈色后腐烂,幼苗萎蔫,不发新根和不定根.  相似文献   

2.
一、沤根病 1.症状及病因。西芹沤根病多发生于幼苗阶段。幼根外皮呈锈褐色,逐渐腐烂;地上部分生长受抑制,病株白天萎蔫,夜晚恢复,最后枯死;病苗极易从土中拔出,往往在同一苗床上大面积同时发生。苗床温度长期处在10℃以下,且湿度过高、光照不足,是引起西芹沤根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育苗阶段遇到连续雨、雪等恶劣天气,畦面长时间处于低温高湿时。根系呼吸作用减弱,更易导致沤根。  相似文献   

3.
五、沤根 沤根常在大葱成株期发生. 防治方法:1.稳定地温,苗田温度保持在20℃以上.2.降低田间湿度.苗田在浇足底墒后,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必要时应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阴雨天或田间湿度过大时,可用草木灰或细干土撒于苗田,以降低田间湿度.3.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栽植大葱应尽量选择在砂壤土地,并大量增施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缓冲能力,改善通气、透气条件,以减少沤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冷害的识别 1.叶片焦边.子叶期表现为叶缘失绿,白边,焦化;定植后上部叶片叶缘呈暗绿色,干枯、黄化.连阴天时,地温下降,如果土壤水分过大,植株易发生沤根,新生叶片出现焦边,甚至出现腐烂.  相似文献   

5.
五、沤根 沤根常在大葱成株期发生。 防治方法:1.稳定地温,苗田温度保持在20℃以上。2.降低田间湿度。苗田在浇足底墒后,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必要时应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阴雨天或田间湿度过大时,可用草木灰或细干土撒于苗田,以降低田间湿度。3.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栽植大葱应尽量选择在砂壤土地,并大量增施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缓冲能力,改善通气、透气条件,以减少沤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 新建沼气池进入养护期时就需要收集发酵原料,进行堆沤处理.最好选用牛粪、马粪、猪粪和羊粪做发酵启动原料.堆沤时,应在收集到的启动原料堆上泼水,保持湿润(以料堆下部不出水为宜),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以利于聚集热量和富集菌种.堆沤时间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气温在15℃左右时堆沤5~6天;气温在20℃以上时,堆沤3~4天.对养殖场的原料必须进行预处理,因为养殖场的原料一般会含有消毒液.  相似文献   

7.
早春季节,很多种植户在定植瓜果类蔬菜幼苗后发现:苗子出现老化、变黄、沤根、不发棵的现象,甚至出现死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把早春瓜菜定植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整理归纳如下,望广大种植户在生产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以果胶酶产生菌HDYM-01和HDYM-02为出发菌株,经扩大培养后加入到沤麻池中进行温水沤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菌沤麻工艺出麻率较正常沤制高,进行F检验证明差异极显著。利用加菌沤麻所得沤麻水进行回用沤麻试验,结果表明加菌沤麻水回用工艺出麻率较正常沤制高,经F检验差异显著。两项工艺均可使沤麻时间缩短24h,提高强度20~30N(牛顿)。  相似文献   

9.
<正> 西瓜枯萎病又叫萎蔫病、死秧病。患病初期表现为西瓜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数天后整天萎蔫,以至死亡 亦有一蔓或二蔓发病,其余正常的情况 剖开病株根茎部观察,导管组织变为褐色或黑色 西瓜枯萎病由真菌侵染引起 通过种子带菌、土壤带菌、病残体沤制的肥料带菌等途径进行传播蔓延,发病危害 重茬田或乱茬(烂茬)田种植西瓜,土壤中一般带有病菌;土壤湿度大或长时间下雨骤晴,温度较高;种子带菌或品种抗病性差,均易引起枯萎病的发生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类具有垂直感染、预防接种的SIRS传染病模型,得到了无病平衡点、地方病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通过对系统进行线性化,讨论了特征方程根的分布情况;再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了无病平衡点及地方病平衡点全局稳定性.最后数值模拟验证所得结论,解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志 《河南科技》2009,(12):19-19
早春季节,很多种植户在定植瓜果类蔬菜幼苗后发现:苗子出现老化、变黄、沤根、不发棵的现象.甚至出现死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把早春瓜菜定植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整理归纳如下.望广大种植户在生产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
由沤麻液中分离并选育得到两株果胶酶产生菌,分别命名为HDYM-01和HDYM-02。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等方法进行鉴定,确定HDYM-01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cchei),HDYM-02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通过对沤麻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确定了在沤麻过程中兼性厌氧菌起主要作用,在沤麻过程中可培养的兼性厌氧菌数最多,可达7.3×107cfu·mL-1。而对沤麻过程中优势菌群的分析可知,假单胞菌属是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13.
<正> 1.大力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的办法有:沤制高质量的土粪等农家肥;增施秸杆肥。特别是夏秋施秸杆肥,要分层施用,加少量氮肥或人粪尿并结合灌水进行;提倡果园种草和畜禽养殖,走种养结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技》2006,(20):21
白皮病是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菌体为杆状,多数2个相连,有1~2根鞭毛,借以运动.  相似文献   

15.
苗木假植技术唐河县林业局陈斌出圃后不能立即定植的苗木,必须马上假植才能安全保存。假植过程中要保证苗木不失水、不沤根、不冻伤、不混杂。假植方法有室内假植和室外假植两种。一、室内假植室内假植必须用湿沙。地面上先铺一层10em厚的湿沙,靠墙根堆一道高、宽各...  相似文献   

16.
<正> 大白菜软腐病是白菜三大病害之一,一直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白菜黑腐病的加重,为软腐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病害又有发展。该病与黑腐病并发时,造成根颈腐烂;轻时根及短缩茎维管束变褐,严重时植株萎蔫、倾倒、髓部中空;重病田可造成70%以上的损失,甚至毁灭绝收,成为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软腐病主要在大白菜包心后发生,起初植株外围叶表现萎蔫,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外叶不再恢复,露出叶球,植株倾倒;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提取玉米根和叶片组织的DNA,再选用玉米丝黑穗病菌的特异性引物(GSP)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发现,GSP引物在玉米根组织中丝黑穗病的检测率在80%,叶片中玉米丝孢堆黑粉菌的检测率为15%.表明,可以利用GSP引物通过检测玉米根部组织,快速发现玉米丝黑穗病病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挖掘具有亚麻脱胶潜力的微生物资源并验证其在温水沤麻中的脱胶效果,本文首先考察了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HDYM-02产果胶质降解酶的能力。结果表明,魔芋粉和果胶能显著诱导供试菌株产生两种果胶质降解酶,其中果胶裂解酶的活力最大值分别为(1 678. 33±3. 68)和(1 602. 67±14. 01) U·mL~(-1),果胶酸裂解酶的活力最大值分别为(670. 67±5. 31)和(488. 33±4. 92) U·mL~(-1)。进而构建加菌沤麻体系,沤麻液中的果胶裂解酶和果胶酸裂解酶的活力最大值分别为(721. 86±16. 02)和(213. 99±0. 70) U·mL~(-1),显著高于不加菌的自然对照组(P 0. 05)。同时,加菌组亚麻纤维失重率达到16%,亚麻原茎中的果胶和果胶酸利用率分别为(85. 88±0. 69)%和(63. 09±2. 16)%,均显著高于自然对照组(P 0. 05),比自然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 12和1. 85倍。结果表明,供试菌株B. cereus HDYM-02可同时产生两种果胶质降解酶,这两种酶能高效去除亚麻胶质组分,在亚麻生物脱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 棉花根际微生物与棉花品种抗枯萎病性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简要报道了棉花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不同播种期(春播和夏播),棉株不同生育期(2-3叶期,6-7叶期和现蕾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和根际真菌区系的研究结果。通过这项研究,将会揭示棉花品种抗枯萎病性与棉花根际微生物的关系。这项研究结果不仅为  相似文献   

20.
朝天椒炭疽病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消灭寄主,减少越冬病源。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地方,朝天椒收获后,发动辣农将病残体(根、茎、叶、果)带出田外,采取深埋或烧毁等办法,减少翌年病害发生。 2.调整茬口,轮作倒茬。为避免连茬种植,结合本地环境条件,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二熟,改种植单一为多项产业发展。合理的轮作倒茬,消灭中间寄主,使其失去繁殖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