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晕渲法是一种地图中形象直观的表现地貌的方法,为了直观地反映地貌的起伏形态,本文分析了如何利用ArcGIS结合Photoshop软件通过DEM叠加山体阴影的方法进行分级设色,从而生成立体效果地貌晕渲图的方法。该方法制作出的地貌晕渲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专题地图制作中,能有效增强专题图的表现力,更加形象地展现四川省的地形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反映地形地貌的特点,文中分析了如何利用ArcGIS软件通过DEM叠加山体阴影的方法进行分级设色,从而生成立体效果更加突出的彩色地貌晕渲。该方法制作出的地貌晕渲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各类专题地图,使地貌立体感得到更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当前GIS软件中的地貌晕渲模块,无论所使用的基础地理数据是等高线数据,还是其他地貌数据,最终都是要从DEM数据来制作晕渲图,控制晕渲图最终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归于DEM数据的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基于此,本文深度探讨了地貌晕渲图制作过程中对DEM数据的要求,包括DEM数据空间分辨率确定,DEM数据精度分析和DEM可视化检查及修改方法,相信能给同行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陆林涛 《科技资讯》2013,(2):9-9,13
本文分析了运用晕渲软件快速制作地貌的具体思路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部人文地图集》在技术流程、设计方法、表现内容等方面的探索,总结出了区域图集编制在选题内容和指标、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该图集以反映区域特色为主题,利用丰富的专题地图表现手法与三维、遥感等高新技术结合制作彩色数字地貌晕渲和局部区域三维景观图,使图集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可读性,为之后区域地图集和区域专题地图集的编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貌晕渲图是一种较常见的数字测绘产品,它通过模拟阳光入射产生的明暗程度反应地貌的分布、起伏和形态特征。近年来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加丰富地形地貌信息的立体地貌图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研究了不同高度比例因子曲线的渲染效果,通过基于B样条函数控制的变比例因子调整地貌晕染,改善了渲染区域中平缓地形及高低起伏地形并存情况下的立体显示效果。通过行列扫描并设定不同阈值进行水域识别,避免了虚警。首次提出通过设定红色阈值抑制偏色,有效地解决了红青分色立体地貌图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偏色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地貌图晕染效果;可在保证高色彩还原的前提下提高地貌图立体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7.
甚小比例尺地势图上的地貌要素常用等高线与分层设色配合表示。在这类地图上,等高线由具有严格数量指标的高程线转化为表示高程带的轮廓线,由表达地貌元素的形态线转化为表达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态线。它表现不同地貌类型的基本特征运用了三种方法:以等高线线性组合图形表示;以等高线与地貌符号配合表示;以地貌符号为主表示。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的基于线性高程晕渲方法重建的三维路面,对于较平整的路段,显示的路面效果比较夸张,而对于路面质量较差的路段,在显示坑槽的同时,又会忽略路段的平整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对数映射的三维路面高程晕渲方法,首先以路面平均高度值为基准将测得的路面相对高程归一化,再将归一化后的高程进行对数映射,最后将变换后的数据线性等分成20个晕渲色层。在-10~+10mm的相对高程范围内对应于10个色层,表征路面的平整特性,-10~-100mm和+10~+100mm的相对高程对应于另外10个色层,用于表征路面的变形类病害。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对路面质量较差、路面有较大坑槽和拥包的三维路面的彩色晕渲,同时还能表现路面的破损信息、局部平整度及车辙信息,增强了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面起伏的各种形态,如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从几何学的观点来说,那是三度空间的曲面,都是由不同形态的斜坡组成的;而地图是二度空间的平面。把三度空间的曲面,展绘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而且要求地形图[注1]上地貌[注2]现图具有量算性和明显性,那是很不容易的。长期以来,经过人们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种表示地貌的方法,如晕滃法、晕渲法、高程注记法、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截至现在为止,人们公认等高线是一种具有量算性和明显性的方法。在用等高线法表示地貌的地形图上,可以判定斜坡的倾斜方向、量算地面点的高程和地面坡度的大小,从而揭示出地面起伏的状态的真实情况,指出区域地貌的结构。因此,等高线法被广泛地用于地图来表达地面起伏的状态。我国的地形图就是用等高线法[注3]来表示地貌的。关于用等高线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化等高线的DEM提取及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宏  刘沛  曾昭振 《科技信息》2010,(36):I0020-I0020,I0022
本研究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从地形图中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东风镇DEM;再用DEM内插法生成检查用等高线与原等高线套合,检查吻合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并将DEM生成的三维晕渲图与等高线叠加检查,实现DEM精度的评定。实验表明,利用数字化等高线生成DEM和评价精度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1.
杨筱萍 《科技资讯》2011,(26):55-55
西部1∶5万无图区地貌复杂,测区有高山地、丘陵地、沙漠类型多样,地貌的概括是我们进行数据采集的重点,本文对1∶5万立体测图过程中地貌数据采集的综合取舍进行分析,总结了几种特殊地貌的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安徽淮南中等比例尺城市地貌图的编图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安徽省淮南地区地貌发育的特点,依据中等比例尺的地貌图的编制准则,在该区1∶10万地貌编图思想与设计方法上有一些创新:在划分出4大成因类型及6种形态类型地貌单元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地貌发育的特点,编制了普通地貌图和立体地貌图;结合城市建设的需要,编制了城市工程地貌图,将工程地质因素引入到地貌编图系列中,编制工程地貌图件,做为城市专门地貌图的补充图件,无疑对城市的短期或长期规划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使地貌编图更直接地服务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急须  相似文献   

13.
晕渲法是地图学中一种使用阴影原理,利用色调的明暗、冷暖变化来表示地形起伏的地貌表示方法,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晕渲法地图。晕渲法在晚清时期传入中国,与同期传入中国的晕滃法、等高线法相比,晕渲法传播不够广泛,留存的地图数量也屈指可数。目前笔者所见最早的实物晕渲法地图是光绪十六年(1890)洪钧依据俄国地图转绘的《中俄交界全图》。国家图书馆《舆图要录》中仅收有7幅采用晕渲法绘制的晚清、民国地图,其中晚清的2幅地图可能由日本地图册转绘而成,5幅民国地图分别由军方测量局和铁路调查局测绘而成。晚清时期,江南制造局组织翻译的军事书籍《行军测绘》(1873)、《测地绘图》(1876)介绍了晕渲法的概念;民国时期,晕渲法概念较为混乱,多部书籍中把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混淆;随着地图绘制知识的不断更新,晕渲法概念逐渐准确清晰。在近代中国,晕渲法传播不广、应用有限,不属于主流地貌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首次在具有D_(2h)对称性放电气隙中获得斑图.该放电气隙是由4个条型结构组成,每个条型都是由圆形和矩形交替排列属于D_(2h)点群,在圆形与矩形的放电气隙双重调制下获得斑图的演化是从D_(4h)向D_(2h)的转变,并实现一种可调控的等离子体光子晶体.本实验对圆形区域内的放电行为进行研究.采用高速照相机对其时空结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斑图Ⅱ是由中心点、边框点、晕三套子结构相互嵌套而成,晕的形状呈环状.用高速录像机对环状的晕进行拍摄,可以观察到晕是由随机放电丝组成.采用光谱仪分别对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参量进行测量.最后用壁电荷理论解释分析了斑图形成的机制以及环状晕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沙坪坝地区城市地貌分类与制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重庆市沙坪坝地区1:20000城市地貌试验样图为例,试图就城市地貌的分类原则,编图思想及其图面内容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普通地理图上改进地貌的表示,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我们在编制新县图中,首先遇到的也是关于地貌的显示问题。目前,对于新编县图的要求,一般是一图两用。一是挂在室内作为一览图,供了解全县概貌时使用;一是作为参考图,在进行全县远景规划时使用。位于山区的县,在高标准建设大寨县的工作中,对于地貌表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既要求具有严密的科学基础和明确的数量概念,又要求直观易读和便于使用。能否满足这些要求,就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尺度分析大别山地区的地貌特征,以美国SRTMDEM和1∶50万数字地质图为基础数据,利用DEM地貌模拟和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生成了研究区的地貌分析专题图和地貌参数统计关系图。研究认为,大别山整个造山带呈三角形的形状,南坡缓而长,北坡陡而短;造山带山势较高,山地多深谷陡坡,坡向多变;山体由北西向南东延伸,主体延伸方向是北西向;山顶面剖面呈∧形,或呈锯齿多峰形式,局部地形起伏越靠近主体山脉,起伏度越大。断裂构造严格控制水系的发育,分水岭呈"人"字形分布于造山带四周。地貌参数的统计分析表明,坡度、地形起伏与平均高程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较好的揭示了研究区的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刘杨  佟悦 《科技信息》2010,(12):103-104
本文用116Sn(11B,3n)124Cs熔合蒸发反应和束γ测量研究了124Cs核的能级结构,观测了124Cs核的高自旋态能带结构及其基态的跃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24Cs核的能级纲图。本实验经过分析,观测到了124Cs的高自旋带间结构及基态之间的跃迁关系,从而确定了晕带与亚晕带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形(DEM),运用DEM数据提取出高程数据和及地形起伏度,对广西都安县的不同地貌类形的土地利用分形研究,得到研究区基本地貌类形图,并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运用分形理论,得到不同地貌类形下土地利用类形的分形特征,揭示了不同地貌类形下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的地貌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地理研究所编出第一幅广东省地貌类型图(1:100万)。该图采用成因分类的原则把广东的地貌类型分为16类,对每一种类型作了说明;对划分山地、丘陵的高度及广东海岸地貌的分类也作了论述。但该图的分类还不够严格,如把海积平原混在冲积平原之内;把河流阶地、海成阶地及剝蚀面等不同成因的类型混在一起;不少地貌类型的界线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在分类上也过于简略。同年9月间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在进行珠江流域综合考察时,曾较全面地依地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