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回顾恙虫病及其媒介恙螨的研究历史,介绍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查阅大量有关恙虫病及恙螨研究的文献资料。从恙虫病流行情况、疫区分布、季节分布、病原体发现及证实、传播媒介及传染源种类与分布、恙螨的区系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恙虫病广泛流行于日本、澳大利亚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广大亚太区域,疫源地包括海岛型、山林型及丘陵型,四季均有流行;恙虫病立克次体型别有10余种,各型致病力有所不同;鼠类及纤恙螨属恙螨为主要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已发现主要鼠类传染源20余种,确定媒介恙螨6种。结论:随着恙虫病流行范围的扩大以及发病人数和频率的增多,恙螨宿主动物数量及种类丰富程度、各疫源地尤其是新发现疫源地的类型、流行季节、传染源以及媒介恙螨仍需要进一步调查,恙螨与疾病传播相关的基因及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经多次重复感染试验 ,证实来源于血吸虫疫区 (洞庭湖 )和非疫区 (宁夏青铜峡 )的东方田鼠均具有抗日本血吸虫病能力 ,这种能力是可遗传的 ,与获得性免疫关系不大 ;体内外的检测与杀伤试验显示东方田鼠体内存在的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抗原的天然抗体IgG3和补体可能在其抗血吸虫病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东方田鼠和腹腔巨噬细胞 (Mф)、嗜酸细胞 (Eos)对血吸虫童虫具有天然的黏附能力 ;用东方田鼠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获得了 5个阳性克隆 ,其中 4个克隆为新基因 ,…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通过对我国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免疫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年龄相关的优势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同种型特征及与化疗后再感染状态相关的优势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分子机理,进而确定其抗原特异性,为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4.
耕牛日本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消灭耕牛血吸虫病是作为消灭血吸虫病的五条标准之一。开展耕牛血吸虫病的防治,不但能增强耕牛体质,提高耕作能力,同时可减少、消除血吸虫卵的大量排出与散播,对加速消灭血吸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过去两年试验工作的基础上,1972年继续进行敌百虫治疗耕牛血吸虫病试验,还进行了锑—273、呋喃丙胺等药治疗试验。一年来通过24头牛(黄牛23、水牛1)安全试验,123头牛(黄牛99、水牛24)的临床治疗试验和两批(32头黄牛)人工感染血吸虫病牛治疗试验,得出了初步的看法。现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行贷款项目在菲律宾和中国相继结束,用于血吸虫病监测和防治的资金将减少,该病的流行、感染强度和发病率可能回升,特别是那些较贫穷和偏远地区。目前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模式已更趋局域化。在中国和菲律宾的中至高度传播地区的社区纵向研究提示,虽然每年的病例普查和用吡喹酮治疗降低了血吸虫病的流行率、感染强度和发病率,但日本血吸虫病仍呈稳定的低水平流行(15%~25%)。中国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资料证明,随着80年代钉螺面积的扩大,人群血吸虫流行率也随之上升。国家调查资料显示,家畜的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率为7%,水牛的流行率为9.6%…  相似文献   

6.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一种雌雄异体的腹足纲动物,作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唯一的中间宿主,控制湖北钉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环节,快速鉴别钉螺雌雄的方法可为血吸虫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室内鉴定、野外鉴别室内复查的方法,对湖北荆州钉螺进行了清...  相似文献   

7.
宋红霞  薛晓东 《科技信息》2009,(30):304-304
血吸虫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的寄生虫病,也是一种典型的经水源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全球人类寄生虫病中,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大热带寄生虫病,也是我国建国后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本文就日本血吸虫的危害与诊治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该课题在南京长江中心的潜洲和子母洲进行钉螺和沟鼠血吸虫的调查研究,沟鼠阳性率有随着沟鼠体重增加而增高的趋势,300g以上沟鼠阳性率高达92.9%.两个洲上无居民、家畜,也未发现其他鼠类和哺乳动物.研究结果表明,潜洲和子母洲存在日本血吸虫病沟鼠疫源地.这一研究成果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对策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动物建立血吸虫病病理模型常用于寄生虫学教学及科研,本实验可直观的展示血吸虫病的生活史过程及血吸虫对机体损害情况,同时,可采集到血吸虫虫卵、童虫、成虫、血清等材料,提供教学、标本制作及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血吸虫成虫的获取,一般先将动物处死后用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准确掌握永胜县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确定调查点。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顶管孵化法分别对人畜进行查病,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开展螺情调查。结果:人群感染率为3.74%;家畜感染率为1.59%;活螺平均密度为3.5只/框,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026%,感染螺平均密为0.0009只/框。结论:重度流行区疫情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轻度流行区的疫情有一定的反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南昌县泾口乡544 .5 hm2 草洲实施封洲禁牧2 年(1996 ~1997) 后的结果,草洲的阳性钉螺由0 .002 19 只/0 .11 m2 下降到零;耕牛血吸虫病由4 .01 % 下降至0 .46 % ;居民血吸虫病由7 .44 % 下降至1 .81 % ,达到有螺无害控制草洲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弓背蚁社群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日本弓背蚁的社群生活史;结合室外观察和室内饲养方法,对日本弓背蚁社群生活史各阶段社会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蚁后在社群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日本弓背蚁社群建立过程可为社会行为演化的“亚社会路线”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养殖鱼、鸭生物灭螺防治日本血吸虫病技术,在全市选点示范扩建鱼塘和沟渠稻田放养鱼,鸭采食钉螺进行生物灭螺防治血吸虫病,通过五年的示范研究和推广,使疫情得到显著控制,钉螺感染率和感染钉螺密度分别下降71.84%,80.00%,耕牛和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73.36%,48.05%,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化很有民族特点,它具有吸收性:全方位地吸收世界各国化;它具有混合性:各种化混杂在一起。究其原因,是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的影响,由此导致了日本民族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并促进了多元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观察外源性L-精氨酸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将54只健康小鼠分为正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L-精氨酸组于感染后第6周将1 g/L的L-精氨酸水溶液给小鼠饮用。于感染后的第9、11、13、15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处死取肝脏做病理观察;并对随机选取的30个视野下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及两者之比值作定量分析。结果:感染组与L-精氨酸组小鼠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在感染第9周后逐渐减小,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值变化较大;L-精氨酸组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感染组减小明显(P<0.05)。结论:L-精氨酸具有减少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组织内I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在肝片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ET)检测肝片吸虫患者、肝片吸虫病兔、正常兔、血吸虫病兔和血吸虫患者血清的抗体。结果以CIET检测肝片吸虫患者和病兔血清中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和92.3%。同时检测正常兔、血吸虫病兔和血吸虫病人血清,皆无沉淀线形成,阴性反应。结论CIET用于肝片吸虫病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日本血吸虫水溶性止卵抗原和兔抗山羊酶标复合物。经测试确定了: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5ug/ml);酶标复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1:2500)以及血清不同稀释度下的阴—阳临界值,从而成功地建立了山羊日本血吸虫病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法。以1:80稀释作参考,对25份标准阳性血.清和19份标准阴性血清的考核结果证实:在最适条件下,该法特异性,敏感性良好,具有临床和科研应用价值。随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7只实验山羊血吸虫病抗体消长作了长期、细致地观察,结果表明:特异性IgG最早于尾蚴感染后第40天出现;吡喹酮治疗后,7个月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观察外源性L-精氨酸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内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将54只健康小鼠分为正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L-精氨酸组于感染后第6周将1g/L的L-精氨酸水溶液给小鼠饮用。于感染后的第9、11、13、15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处死取肝脏做病理观察;并对随机选取的30个视野下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及两者之比值作定量分析。结果:感染组与L-精氨酸组小鼠肝脏内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在感染第9周后逐渐减小,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值变化较大;L-精氨酸组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感染组减小明显(P〈0.05)。结论:L-精氨酸具有减少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组织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内蒙古1983~1992年对全区四型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用Shannon-Wiener提出的多样性公式和Pielon提出的均匀度公式计算各疫源地啮齿动物,被检出鼠疫菌动物及血凝阳性动物的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同时对3种类型动物的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各疫源地每一类型动物的多样性受种数和均匀度两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二战期间,日寇在玉山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充分暴露他们的非人性。在玉山,日寇对生命常常以不正常的手段虐杀;对妇女兽性地淫暴;对法理公然践踏,实施惨绝人寰的细菌战;对人居,予以彻底性的焚毁。日寇之所以如此惨无人道,根源在于日本的文化传统,在于日本的国民性中。武士的生死观,模糊的善恶观,服膺的侵略观,森严的等级制,高度的男权化,为日寇非人性化提供了成长土壤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