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报道在不同温度(970—1050℃)下烧结的 Li-Ti-Zn 微波铁氧体样品的磁滞参数和穆斯堡尔谱.实验结果表明1030℃是这种微波铁氧体的最佳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穆斯堡尔效应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不同添加物的SrFe_(12)~-O_(19)铁氧体永磁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以观察到材料中的不同添加物与铁原子核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的差异,以及它们对磁性能的不同影响。加入适量的SrSO_4和H_3BO_3作为添加物,有利于磁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对Co-Sn替代钡铁氧体系列样品进行了室温下的 ̄(57)Fe穆斯堡尔谱测试,给出了各子谱的相对强度、各晶位的超精细磁场与替代浓度的关系.MS结果表明,Co-Sn对Fe原子的取代是在12k晶位上进行的.采用晶场作用下的单粒子模型,由MS结果出发,对宏观磁性浓度的变化作了理论分析,所得结论与宏观磁性测量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用(Zr~(4+)Mg~(2+))离子代换纯锂氧体中的Fe~(3+)离子,得到Li-Mg-zr系列铁氧体复合材料。通过穆斯堡尔效应、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等方法,探讨分析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磁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并对实验过程中影响产物组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煅烧温度和分散剂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产物组成有较大影响,分散剂浓度对产物组成影响不大,但对粉末的晶粒尺寸和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对M型钡铁氧体进行磁性能分析,得到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加入质量浓度为20,g/L的聚乙二醇,同时在850,℃下煅烧3,h,不再进行450,℃预烧.  相似文献   

6.
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酸再生法制备的氧化铁粉样品进行了微观结构和粒度分析;并用穆斯堡尔谱(Mssbauer)仪对酸再生氧化铁及锰锌铁氧体样品在室温下的超精细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对照的进口酸洗氧化铁具有比较均匀的小颗粒分布;而进口、国产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的四极分裂都较小,表明酸洗氧化铁粉铁周围的电场对称性较好。穆斯堡尔谱图及参数表明:相比于主要原料氧化铁,锰锌铁氧体中的磁性相Fe周围的配位环境已相应改变。随锌含量的增加,二线谱的比例显著增加;当锰含量比例较低时,锰锌的加入更倾向于形成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  相似文献   

7.
应用传统的陶瓷制备方法,制备了烧结温度分别为1200℃和1250℃的双钙钛矿结构率磁电阻(GMR)材料Sr2FeMoO6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室温磁阻和穆斯堡尔谱研究,发现较低温度烧结的样品晶粒相对较小而磁阻较大,从而暗示晶界上的自旋极化电子对磁电阻效应有明显贡献。同时,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的穆斯堡尔谱,看到了晶界上Fe离子磁状态的改革,这从另一角度证实晶界上的载流子散射是室温下电阻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晶粒之间自施极化电子的跳运受到外加磁场的影响,产生 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钇的磁铅石型系列Z型钡铁氧体纳米颗粒.通过对相结构的分析表明:Ba3-xYxCO2Fe24O41(x=0,0.1,0.2,0.3,0.4)样品在1300℃下烧结5h后成相主要为Z型钡铁氧体,同时伴有少量W型、Y型杂相.还对添加稀土钇及间隔一段时间后吸波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稀土钇(x=0.1)在微波X波段平均吸波性能达到最大,抗氧化能力也明显增强,过量或少量掺杂钇都会影响材料的吸波性能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了A位La被Eu替代的锰氧化物La0.5Eu0.2Sr0.3MnO3和La0.4Eu0.3Sr0.3MnO3的磁性、导电性、磁电阻效应.一定比例的Eu掺杂能够使La0.7Sr0.3MnO3样品出现M-I转变.穆斯堡尔参数表明在250 K附近存在一种磁结构转变;高温区T>260 K时,θD=120 K,低温区T<360 K时,θD=260 K.  相似文献   

10.
以穆斯堡尔效应为理论依据,对镍锌铁氧体和钢铁酸铅介电体的混合烧结体──一种多功能的磁性材料的穆斯堡尔谱线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材料中存在着微晶粒之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穆斯堡尔谱学研究了河南西峡铬铁矿3个矿物样品。两个铬铁矿的谱被拟合成3套双峰,一个谱被拟合成4套双峰。然后用次近邻效应和B位上阳离子二项式分布计算结果解释了出现3套或4套双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Co掺杂对Zn1-xCoxO稀磁半导体光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掺杂的ZnO基稀磁半导体,研究其粉体和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Co2 随机替代Zn2 位置进入ZnO晶格,并引起晶格常数的变化.紫外-可见透射光谱表明样品的禁带宽度随着Co掺杂浓度的增大呈现非单调变化规律,低浓度掺杂样品的光学带隙随掺杂浓度增大而减小(红移),这是由于Co2 替代Zn2 ,局域d电子与能带电子之间的sp-d交换耦合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在10000~40000cm-1范围内,观测得LiNbO3晶体掺Fe3+离子的发射光谱与赵等的理论预言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Fe3+离子杂质在LiNbO3中取代Nb5+离子。  相似文献   

14.
纳米晶Ni_(1-x)Zn_xFe_2O_4铁氧体的水热合成与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在180℃下合成纳米级的尖晶石相NiZn铁氧体,使用Χ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表征NiZn铁氧体纳米粉体的相组成、微结构以及磁性能.XRD衍射谱和红外光谱(FTIR)表明180℃合成的纳米晶NiZn铁氧体为单一尖晶石相;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分析表明Ni0.6Zn0.4Fe2O4颗粒为立方片状,颗粒均匀,尺寸在20nm左右,晶格结构完整,面间距0.44nm.Ni0.6Zn0.4Fe2O4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分别为11.9emu·g-1和93.5Oe,NiZn铁氧体的矫顽力随着Zn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此为A位和B位磁性离子间超交换作用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5.
The mean hyperfine field at the Fe nuclei in amorphous alloys Fe_(■0-x)T_xB_(20)(T=Co,Ni, Mn, V, Ti) by fitting the Mossbauer spectra is displayed. The behaviors of both the hyperfine field and the atomic magnetic moment in these amorphous alloy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both the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出1,8-萘啶氮氧化物与6个3d元素(锰,铁,钴,镍,铜,锌)高氯酸盐的固体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熔点及溶解性测定.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XAFS技术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1-xCoxO稀磁半导体材料结构随Co含量(x)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含量的Co掺杂ZnO(x=0.02,0.05)时Co2 离子完全进入ZnO晶格中,替代了Zn2 离子,并且造成了Co2 离子周围局域结构的膨胀.当Co的含量x增加到0.10或更高时,只有一部分的Co2 离子进入晶格,剩余的Co2 和Co3 析出晶格形成Co3O4相.  相似文献   

18.
BaM六角铁氧体的磁晶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半经验地得到了Fe~(3+)自由离子及其络离子系统的径向波函数R_3d(r),解释了3d电子的电子云延伸效应。并根据晶场理论用点电荷模型和高阶微扰近似,计算了BaM六角铁氧体2b晶座Fe~(3+)的单离子各向异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PEG—EBT—(NH_4)_2SO_4体系对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7~10(NH_3H_2O~NH_3Cl)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Cu(Ⅱ)、Co(Ⅱ)、Ni(Ⅱ)、Zn(Ⅱ)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d(Ⅱ)与Cu(Ⅱ)、Co(Ⅱ)、Ni(Ⅱ)、Z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色散方程,研究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杂质模的不稳定效应,分别模拟了不同杂质离子所激发的杂质模在不同参数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杂质模驱动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通常随杂质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数增大而增大,但也有反常的情况,质量很大的杂质离子可能导致更小的不稳定性.杂质模的激发必须使杂质离子浓度超过一定的阈值,杂质离子越轻,电荷数越低,阈值越大.更强或更弱的磁剪切效应都有利于抑制杂质模的不稳定性.在k_(θρ_s)谱图中,钨(W~(+8))杂质模有更小的谱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