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合并糖尿病,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母儿死亡率高,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舒适的改变;(2)有胎儿受伤的危险;(3)有感染的危险。糖尿病对病人危害最大的是并发症,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并发脑梗死(DIS)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临床疗效对452例DIS的糖尿病病程、伴发病、并发症,白细胞、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等17个指标进行对比及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功能缺损度、脑梗死部位和大小、伴发病、并发症、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内皮素.结论积极处理神经功能缺损度严重、高血糖和脑干、大面积、多发脑梗死,防治感染等并发症,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病、)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200例(糖尿病组),其中:无心血管病并发症患者102例(无并发症组)、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98例(并发症组),非糖尿病人群200例(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心血管病并发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统计与测定,并做联合分析。结果:(1)糖尿病无并发症组:FBG为(8.18±2.61)mmol/L、HbAlc为(7.26±0.38)%,并发症组:FBG为(9.36±3.21)mmol/L、HbAlc为(12.11±3.14)%,心血管病并发症占49%;对照组:FBG为(5.66±0.48)mmol/L、HbAlc为(5.72±0.33)%,心血管病并发症占23%。(2)心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组为49%,对照组2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3)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并发症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虽然空腹血糖(FBG)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并发症组无显著差异,但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尿病并发症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提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3倍,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FBG、HbAlc有关,尤其是HbAlc。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马彦龙 《甘肃科技》2006,22(6):198-198,231
感染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对兰石医院2001-2004年住院的DM病人合并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姚妍妍  乔石  王会  陈俨 《科技信息》2013,(35):274-275
本文针对唐山地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D组按不同年龄段分组,分别对遗传史、膳食史(内容及习惯)、饮酒、劳动强度、体型等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ND组多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和非常显著差异性(P<0.05,P<0.01)。ND组存在多种易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更早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有必要对这组人群进行必要的预防性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2011年2型糖尿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为病例组,同时期入院的2型糖尿病未发生任何感染者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营养状况、基础疾病、住院天数、感染前住院天数、入院时并存感染、低血清白蛋白、恶性肿瘤、急慢性并发症、住院过程中最高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球蛋白、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促胃动力药等18个暴露因素是糖尿病住院病人获得性肺炎的关联因素;低血清白蛋白、餐后2h血糖、促胃动力药是糖尿病住院病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密切注意病人的营养状况,纠正低血清白蛋白、控制血糖水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从而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加工分离程序的扩展模型,能更科学地区分意识和无意识的独立作用,避免了两的相互感染。经对焦虑大学生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焦虑个体只存在内隐的心境一致性记忆;(2)焦虑个体的认知是以“危险”为主题、与威胁感相联系的;(3)焦虑个体对积极事件存在外显记忆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方法以吉林市妇产医院和丰满区妇幼保健院2004~2006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53例作为研究组,与同期112例非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羊水过多、妊高症、早产、胎儿窘迫、巨大儿、剖宫产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感染、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少、胎儿畸形、死胎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GDM的母婴并发症明显增加.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能较好控制血糖,加强围生期GDM孕妇的管理,可降低GDM母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对1例糖尿病病人12年血糖测定的动态变化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探讨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等生化指标,对单个病例进行追踪分析。(1)早期强化治疗效果明显;(2)坚持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历时12年的基础治疗,空腹血糖共监测123个时间点,有三个时间点超过血糖控制目标的理想值范围,占2.4%.非空腹血糖共监测455时间点,有35个时间点超过血糖控制目标的理想值范围,占7.6%;有6个时间点超过血糖控制目标的良好值范围,占1.3%。(1)早期强化治疗对血糖的严格控制使病人受益,提示诊断糖尿病后尽早控制血糖的重要性;(2)通过对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动态监测,可用来评价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的效果,这种数字记录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重要方法,督促病人调整饮食,坚持运动,长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分析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随机选择 2型糖尿病 2 16例 ,分析患病年龄及病程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其次为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 (DN) ;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与糖尿病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 :血糖、血压的不良控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患者保持接近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分析针对结肠息肉内镜摘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问题。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肠息肉内镜摘除手术治疗患者32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析患者手术前息肉的大小、形状以及手术治疗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等,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特征以及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症组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出血、感染、穿孔等,且两组患者在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息肉大小、息肉形态、息肉数量方面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采取热活检钳钳除术、APC、圈套器套扎高频电切除术、EMR、ESD等治疗的并发症发病率之间对比具有差异,圈套器套扎高频电切除术、EMR、ESD的并发症高于其他手术,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根据研究可知,患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息肉直径在2cm以上,息肉数量超过2个以上,带蒂息肉,采取圈套器套扎高频电切除术、EMR、ESD都是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出现的危险因素。结肠息肉内镜摘除术治疗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出血、腹痛、感染,影响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息肉数量、是否存在蒂息肉、息肉直径、合并高血脂或高血压,医护人员要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尽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时病原菌的菌群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及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糖尿病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特点;住院天数、病程、血糖水平、有无接受侵入性医疗操作等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结果:108例糖尿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微生物11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34%,主要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属占34.48%,以葡萄球菌属为主;真菌占5.18%;两种细菌混合感染占6.48%,细菌与真菌并存占0.93%.药物敏感试验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但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很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血糖控制不好、住院天数长、接受侵入性医疗操作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增多,且预后不良.结论: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重视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牙源性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比较糖尿病组(32例)与非糖尿病组(40例)患者牙源性间隙感染的严重程度、疗程长短,进一步观察患者对自身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及这种认识对临床症状和治疗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易累及多个间隙(P<0.05),其疗程明显延长.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发现由于患者在感染前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或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良.结论:糖尿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较重,病程迁延.要注意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血糖的控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控制感染、处理病灶.  相似文献   

14.
刘丽江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4):94-94,93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也正在快速上升,其中主要是2型糖尿病。开展糖尿病教育和防治工作。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糖尿病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长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除应控制血糖外,也应治疗与其相关的其它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33例,予以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1年,随访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等。结果:33例IgA肾病患者,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显著减少(P=0.000),eGFR显著改善(P=0.005)。治疗12个月尿蛋白较3个月显著减少(P=0.002)。有8例并发肺部感染,泼尼松/甲泼尼龙治疗为肺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gA肾病3个月即能显著缓解尿蛋白,但超过3月增加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机会,本组病例肺部感染与肾功能状态和甲泼尼龙治疗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本组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可显著缓解尿蛋白排泄,稳定肾功能,疗程宜在12个月以上。合理评估肾功能减退与相关的治疗风险、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尤其应避免联合使用甲泼尼龙)可减少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母婴并发症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A组)及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其妊娠结局,包括孕产妇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DKA、早产、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并发症(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死宫内、RDS、畸形、窒息)。结果A组的孕妇并发症除产后出血较B组明显升高;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死宫内、畸形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妊娠对孕妇及胎儿有更大的危害,要加强对其孕前、孕期及孕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骨牵引针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骨牵引针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应用骨牵引治疗的患者的针道分泌物或渗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拟对11个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针道感染11例,感染率90%。针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固定时间,伤情,合用激素与否,和有无伴有糖尿病。结论针道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固定时间,伤情,合用激素与否,和有无伴有糖尿病。因而,对有高危因素存在的骨牵引治疗者牵引针的针道要临测各项感染指标,避免针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TXB2的含量,探讨这些指标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阐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在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及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50例(单纯糖尿病20例,糖尿病并发症30例),正常对照50例,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CD62P,PAC-1及TXB2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HbA1c的浓度分别是(6.81±1.12)%,(7.77±1.31)%及(3.0±0.39)%,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症组的HbA1c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症组的CD62P,PAC-1及TXB2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糖尿病并发症组的上述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指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HbA1c、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监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变化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于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并发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类固醇糖尿病21例,将患者按照并发症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非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114例患者在激素冲击疗法过程中并发类固醇糖尿病2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中性别差异较大,在年龄、体质量指数、c反应蛋白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占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皮炎、感冒、泌尿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过程中,易发生类固醇糖尿病,在控制各危险因素的同时,治疗期间要及时监测血糖,对于确诊患者应及早采用降糖药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压力容器在油气储运单位非常普遍,油气储运单位一般具有以下流程:(1)介质进站、旁通流程;(2)过滤、分离流程;(3)增压外输流程;(4)计量流程;(5)高、低压泄放流程;(6)收、发清管器流程等.所涉及到的压力容器主要有过滤分离器、旋风分离器、过滤器、缓冲罐、凝析液储罐等.由于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该文主要分析压力容器潜在的安全管理缺陷及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